古人相信声音具有力量。
不同的声音传递出的含义和作用完全不同,其所蕴含的能量也不可相互比拟。
从人类听到第一个音符开始,声音带来的影响注定永远根植在人的灵魂之中。
在科技文明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古人类一直信仰的都是泛灵论。
他们认为世间万物、山川河流、动物生灵,一切的自然物体都是有灵性的。
天地间有人类看不见的神明。
大部分普通人无法直接用语言和神明以及灵物沟通,因此他们开始寻找能与神交流的少部分人。
这一部份人被称为巫。
巫是神明与世间交流的媒介,而巫所使用的与神明沟通的工具就是声音。
人类部落氏族时期,声音工具都是掌控在巫使手里,例如前些年出土的骨笛,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同样,铜铃在早期是巫使与神明沟通的桥梁。
以音请神,以舞娱神。
这是中国最早的祭祀文化,甚至在二十一世界的现如今都没有丢失这种传统。
除此以外,中国的祭祀文化还有很多其他能通灵之物,不仅仅指局限于声音和沉香,像舞蹈、面具、神器,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祭祀神明。
小哥看见的这尊巨大的青铜花铃,同样也是祭祀文化中的一环。
花铃的铜壁极厚,内部有极其特殊的结构设计,那些凹凸不平的花纹底下是一个又一个小的凸起和形状不同的腔室。
这些腔室会增强声音的反射,让铜铃发出的声音经久不散。
小哥观察青铜花铃的时候,瞎子也没闲着,直接嚣张走进与小院相连的几间木屋,如入无人之境。
木门没有上锁,主人似乎完全不怕陌生人闯入。
而事实也是如此,几个木屋虽然有人生活的痕迹,但却根本空无一人。
屋里只有摆放齐整的生活用品,能看出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应该只有一个人。
衣柜中挂着几件衣服,清一色的黑色长衫,有点像民国时期的盘扣装。
看样子这里生活的还是个男人。
虽然耳朵不好使,但瞎子的眼睛还非常之敏锐。
他能看见所有家具上都蒙着一层极薄的灰,非常少,表面却很完整。
连日常会使用的牙刷都落了浅浅的灰。
热带地区是不太容易落灰的,这种程度的灰,说明木屋主人至少离开这里一月有余。
黑瞎子仔细检查了一番,几间木屋除了生活用品和沉香香料外,其他便没在有什么可疑的东西。
瞎子拿了一块香料放在兜里,想了想,又在装香料的抽屉里放了一张100面额的泰铢。
这是他压箱底的钱。
“啧。”
瞎子肉疼地咂了下嘴,暗自嘀咕自己对哑巴和他媳妇可是真心天地可鉴。
他还在寻思一会怎么坑一下外面的哑巴,结果出来时,就见这人站在院子里,手里捏着一条通体花色的蛇,脚边放着从青铜花铃里拆除的圆柱铃舌。
“哑巴你这不行啊,这是破坏人民群众财产吧?”
瞎子挑了下眉,抱着胳膊调侃。
小哥淡淡看他一眼,没有理会这不靠谱的说法,他知道瞎子也能分辨唇语,直接道。
“看这里。”
小哥一手卡着蛇头,一只手抓起它的尾巴给瞎子展示。
蛇的体型不大,长七十几公分,粗只有两指,通体深褐色,带着很多黑色斑点。
蛇头部位的眼睛已经退化了,蒙着一层厚厚的灰色眼翳,蛇信是纯黑色,正飞速从蛇头中探出,吸取空气中的气息。
小哥抓在手里的蛇尾和普通蛇尾不同,原本该是圆润的尾巴,此刻像被人斩断,硬生生接上了一截青铜色的新尾。
一个不到巴掌大小的青铜花铃坠在蛇身后面充当了新的尾巴。
小哥把青铜铃举起,给瞎子看里面的铃舌,并不是单纯的小铜柱,而是一个三角形状的空心青铜。
青铜随着蛇尾的抖动不断敲击着青铜铃。
如果两人的耳朵都还能听到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刚刚听到的那让人凶燥的声音就是从这上面传出来的!
“这是......响尾蛇?”
瞎子诧异地看向蛇尾,又仔细看了几眼蛇头和蛇身。
三角状的头部,眼睛和鼻孔之间凹陷,是响尾蛇科的热感应颊窝。
响尾蛇是蝰蛇科中响尾蛇属和侏儒响尾蛇属物种的统称,除了热感应颊窝外,尾部尖端还有角质环,由角蛋白构成,这种角质环会随着响尾蛇的蜕皮不断生长。
响尾蛇的角质环摆动时会发出嘎嘎或嗡嗡声,这是分辨响尾蛇最明显的标志。
瞎子自认对蛇是极了解的,这蛇从外形上看几乎就是响尾蛇,但这条尾巴他的确没见过。
“怎么除了尸蟞王,蛇也难逃被改造研究的命运?”
瞎子摸着下巴,笑容露出些许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