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吧,觉得真实的实力发挥出来了。”
“自己觉得有什么不足吗?”
“临场应变还不够,台内球处理得很潦草,不过我的高吊弧圈球还是不错的,还有反手反撕那一拍,为自己赢得了很多机会,机会球的把握上一半一半吧,打好的有,打丢的也不少……”谈起乒乓球,钟芒放松了一些,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听着钟芒一顿输出,女人没有打断,几分钟后甚至把后背靠在了椅背上,手肘撑在椅子,不时根据钟芒的话在手边的硬壳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
哐哐哐输出了一番,钟芒终于停下来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女人显然注意到了,起身去办工作旁的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不是常见招待客人的白色纸杯,而是一个全身蓝黑色没有任何图案的陶瓷杯。钟芒管不了那么多,抬起杯子咣咣咣地大喝了几口。
“听上去,你在打一个人的乒乓球。”
“乒乓球本来就是单人项目啊,团体赛都是分拆成三场比赛的,又不是三大球,需要多人配合。”钟芒把杯子咣地放在茶几上,发出不小的声响。
“这是你喜欢它的原因吗?”
“嗯?”没有意料中的反驳,反而问了另一个问题,“我喜欢乒乓球,是因为从小就喜欢,我从小就立志要当乒乓球冠军。”
“嗯,不过任何运动都不可能是单人项目吧。”
“什么意思?”乒乓球明明就是单人项目,男单女单冠军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这难道有什么歧义吗?钟芒愤愤不平,语气变得生硬起来。
“我的意思是,球台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对手,不是吗?”
对手?钟芒生生噎住了。如果这么说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
“我看过你的几场队内比赛,也观察过你的日常训练,你打球的时候很沉浸。”钟芒没弄明白她到底要说什么,直愣愣地看着她的眼睛。
“目光坚定,意志品质很顽强,这些都是成为世界冠军的几个必要条件。”突然的夸奖让钟芒有些得意,坐在沙发上忍不住把脚翘了起来。
“缺点嘛,也一样,太沉浸了,眼里只有那个40毫米的小球,看不到旁的东西。刘教练应该不止和你说过一次这点吧。”
钟芒沉思了几秒,脑海里除了刘教练说过关于技术方面的叮嘱外,找不出任何关于沉浸的回忆。
“回忆里找不到的记忆,并不代表没有,可能只是大脑选择性的遗忘了。”女人之前的微笑消失了,变成了另一幅模样,钟芒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或许这就是别人提到过的“专业”。
“和佐藤龙伊的那场球,你意外地关注起对手的情况,场上发生了什么吗?”
“她的削球节奏和队内训练的不太一样,太靠网了,我惯用的高吊弧圈球不好打,后来刘教练利用暂停告诉我要变在她的前面,我开始尽量把角度打开。”
“落点不同,应对的方式就不同,旋转不同,挥拍的角度就要有变化,道理其实很简单,执行起来却不容易,对吧。”
“你也打乒乓球?”如此专业一针见血的点出关键,不是圈内人做不到,钟芒开始对这位坐在椅子上的“老师”高看了一眼。
“不,我学过网球。”女人眨了眨左眼,在沉静中露出些许俏皮,“同样是隔网相对,同样是拍类运动,网球界常常在说,高手有阅读比赛的能力,要读的不但那颗在球场上飞舞的球,是站在对面的人。毕竟……”女人站起身来,抬起自己的咖啡杯喝了一口,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时钟,“球类运动不是一个人的比赛。今天就到这里吧,三天后同样的时间,还在这里。”
钟芒跟着她的目光看了看时钟,已经过去45分钟了,自己丝毫没觉得有这么久,毕竟一堂45分钟的训练课对体力很好的她来说,都倍感吃力,“你没说,你是谁,这是什么课?”
“游云熹,国家队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员。”游云熹站在写字台前,合身的小西装衬托出她高挑的个头。
游云熹?运动心理学?自己成研究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