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时在另一个场地里比赛的赵曌和季灵风而言,除了要对抗对手的球路和初登国际大赛的紧张外,还要对抗钟芒带来的这一阵阵声浪。赵曌甚至在发球时想等待呼唤声停下来,而被罚了一张发球违例的警告。
“你也太吵了!”重新回到球员区的季灵风一看到钟芒仰着下巴进来,便吐槽了一句,“还让不让别人打了。”
“赢球,原来是这种感觉!”钟芒丝毫没有打理灵风的问题,还沉浸在自己的胜利里。
“你今天状态是够兴奋。”
“你知道我局间休息就看到对方信心不足了,那我还不飞快赢下!”
“有时候我很是羡慕你这种,表演型球员。”
“表演型?!这是什么词,你觉得我是演的?”钟芒皱起眉头。
“不是说你是演的,是……”灵风沉思了几秒,“怎么说呢?就是观众越多你就越表现好,球场人来疯型。”
“这形容越来越不怎么样了……”钟芒瘪了瘪嘴,表现出不大高兴的样子,不过她相信灵风只是说说,说不定是真的羡慕。钟芒练球时经常又跑又跳,又喊又叫,只要打出自己心目中的好球,从不吝啬给自己加油打气。赵曌和灵风就不同,最大的自我加油,也不过是按照教练教授的一声短促的“飒”!甚至经常听到她们的主管教练在催促“喊出来喊出来”。
“呀,我的手环!”球包往地上一丢,人一溜烟就不见了,后背传来渐行渐远的一声“帮我看着点~”
“看……得意过头了吧~”季灵风走过去捡起她的球包,整整齐齐地放在自己球包旁边。
对于肖舒而言,这场赛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小不点不再是体育新闻里一闪而过的身影,而是可以完完整整看一场球的重点观察球员,在国家队主力的单打比赛结束之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也获得了在电视上一展身手的机会。
巡回赛结束后,学校的信箱里不再出现充满惊喜的明信片,本来每周会打回来的电话,因为再次封闭集训没了声响,肖舒去哪里都带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次,有一次在课堂上响起来弄得她面红耳赤。不知道是自己在电话里的语气不对,还是小不点每天的训练太累,她们的通话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开始可以讲十多分钟半小时,最近连五分钟都没有。生活平静如肖舒,每天三点一线地在宿舍-课堂-实验室跑,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和小不点分享的东西。说那些老师们总是在撮合男老师和白露自己,总觉得这不是给小孩子分享的话题,钟芒那些充满专业术语的描述除了让她心疼外,找不到什么好的安慰方式。渐渐地话语便成了不会超过四个回合的对话:
“最近教练抱怨我的力量不足,今天去练了会哑铃,右边胳膊老疼,今天就多练了会左手。”
“要注意别受伤了。”
“我现在肩胛骨肌肉会疼……刘教练说……这很正常。”
“原来肖医生看过那个地方吗?”
“嗯……”声音小小的,肖舒有一种错觉小不点不想要她担心,但又想要她的担心。
“那冰敷会管用吗?”
“有点吧,我现在睡前都会喷一点队里发的那个缓解疼痛的喷雾剂。”
沉默的时间一旦超过2秒,肖舒就会主动中断通话——“那好嘛,我就不再和你说了,你练球也很累的,早点休息。”
开局的不利让肖舒心里紧张,很快那熟悉的喊叫声便重新在电视上透出来,推进的镜头让肖舒如此真切地观察小不点。那个脑袋大大,眼睛大大的小不点,盯着球的眼神里只透露出一个讯息——我要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