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清卓疑惑:“你是怎么在一碗饭里思考出答案的?”
“这很难吗?我喜欢就行。”江韫北硬装。
岳清卓骂他:“那你不早说,让俞麒白算这么久。”
江韫北哼一声,他也后悔没早说。
俞麒正好在他说出的同时算出答案:“和我算的一样,选理科优势大点。”
徐澄月点头:“可以啊江韫北,按近五年高考理综出题偏向来看,你几次拿高分都稳稳踩中高考常考题型和知识点,甚至一两个冷门的你都中了,你是住在高考理综出题老师脑子里了吧。”
江韫北胀气的胃被这句话拯救,嗝也不打了,骄傲得很:“欢迎高考找我押题。”
徐澄月拿胳膊肘杵他,“夸你两句就上天。”
方之敛也算好了何意霖的,文科的优势比理科高10%。
“这样啊。”何意霖朝他道谢,把买的饮料给他。
好像和抛硬币一样,硬币还在空中时,心中那杆称已经不自觉做出倾斜,倾斜的方向与结果不一致,或许答案就出来了。只是她还在犹豫,但没让朋友们知道。
午饭结束后回教室,徐澄月知道江韫北只干了一碗白饭,打算把最后一个面包给他垫垫肚子,喊他一声,没得到回应,转过身去,他不在。
他同桌回答:“走廊上。”
徐澄月看过去,他正接过何意霖给的三明治。她乐呵一声,正好,她自己吃了。
分科表交上去,每个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把另一条路堵死,专心往那条路上走,此后若没变故,大概率是不会往回走。
期末考试,成绩和排名的分水岭就出来了,选理科的同学文科成绩拖了后腿,选文科的同学则反之。没有变化的,大概只有20班那帮人。
学校这次贴心地把总榜、文科榜、理科榜都贴上,希望挽救一部分同学的信心。
成绩出来了,暑假也如期而至。学校一早告知过,升高三那个暑假会提前一个月开学,这意味着这个暑假是他们高中生涯唯一一个完整假期。
徐澄月向来没有“假期就是拿来超越别人”的信条,刚出学校就兴致勃勃问朋友们怎么打算。
何意霖沮丧地告诉她,她报了数学和地理辅导班,假期要在补习中度过。
她最终还是选了文科,其实收表截止前一天她还犹豫不决,问了许多人意见,把他们投的票都记下,最后一个投票人是徐澄月。
她没有直接问,而是反问她为什么坚定选理,得知她的自我分析后,她才小心试探,如果有某些除学习以外的因素动摇她的选择,她还会这样选吗?
徐澄月毫不迟疑点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中之重,像大人,他们现在的重中之重可能是家庭,也可能是职业生涯,我们呢,是学习,是高考。我还是秉持学习和高考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一切,但并不代表,在这个时候,可以降低它的重要排序。既然它是最重要的,那其他可能影响到它的,我就会舍弃,等能力足够了或者梦想完成了,如果当时影响我的东西还在,就努力去找回来,不在了,就让它过去。我很清楚,我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虽然有时候我也会偷懒也想着学习先放一放玩了再说,但还是会分清轻重。想通这点之后,就不会让自己走岔啦,不小心走岔了也能拽回来。”
这段回答,是促使何意霖做决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让她第一次看见,看起来嘻嘻哈哈随心所欲的徐澄月,其实有这样高于她所以为的思想深度和成熟理智。
知道何意霖的安排,徐澄月有些遗憾,她原本想制定一次他们一块出游的旅程。
何意霖反过来安慰她,让她好好玩,记得带礼物回来就好。
但旅程也迟迟提不上日程。
俞麒和方之敛十月份有一场省物竞赛,暑假他们要抽出一个月时间补习备考。
对补习和假期向来无所谓的俞麒,这次却难得有意见。他已经习惯身边有朋友的感觉,玩闹有徐澄月江韫北,学习有方之敛岳清卓,对未来一个月孤零零的生活,他有些抗拒。于是颇有怨言地望向方之敛,后者默默脖子,抱歉一笑。
得知他退出物理竞赛是早上,补课时间下来后他说的。
俞麒不解,他明明是感兴趣的。
方之敛也不否认:“我现在也很感兴趣,但是竞赛和高考不能两全,我分不出那么多精力,我也用那套方法给自己算了,得出结果是高考。”
俞麒道出问题所在:“影响因子是什么?”
“你知道我以后想当医生吧?”
俞麒点头,一直听方叔方姨讲,他没事就爱拿医学类的书看,也经常跑去参加医院开的讲座。
方之敛解释:“其实想过退出很久了,只是那时觉得我还有多余时间和精力,但这以后不一样,学习上肯定会侧重竞赛方面,我倒也有信心拿到保送资格,但专业大概率不会是医学类,所以还不如现在就打住,把精力放到高考上。鱼和熊掌,总要选一个。”
换做以往,听到这后,俞麒便会理解并祝福好友,但几年并肩同行下来,他有些不舍,想尝试劝一劝:“为什么那么喜欢医学?”
方之敛说:“受我爸妈影响吧,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就喜欢了。虽然有时候看到一些社会事件会为医护人员感到不值,像上次我妈那事,但还是有种执拗,像看看到底为什么,能改变什么。”
话到这,俞麒也知道他的决心了,但隐约觉得这不是全部,他第一次打探别人的隐私:“只有这个原因?”
方之敛没回答,但脸悄悄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