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扶光入沧海 > 第238章 故人所托

第238章 故人所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熙帝没有立皇后,但是他有女人,在无尽的寂寞中,他试图用别的女人排解过,这样的女人有七位,皆封妃位,养在内宫,以姓氏作为封号,有两个妃子都姓郭,就大郭妃,小郭妃的称呼着,元熙帝都没有给个封号以示区别。

如今这七个女人,已经故去了三人,戚妃是第四个,太孙妃说,‘陛下身边的人不可怠慢。皇家的威仪也不能有失,你们按着老例办吧。’

那以前的老例是怎么样的?

第三位去世的嫔妃,还是在元熙四十八年之前去世的,那时候元懿太子妃还在世,内廷之事没有交给后妃,一直是元懿太子妃掌管。元懿太子妃先不断的向元熙帝禀告后妃的身体状况,在后妃去世后,草拟丧仪请元熙帝定夺,这里一堆的事,怎么设灵堂;怎么举哀;墓葬的规格;嫔妃们生前都没有子嗣,需要收养一个孩子假充孝子孝女,是从贴心的宫婢中选,还是从后妃的母家中选;还要推恩后妃的母家及乡里,若母家有上的了台面的后辈,可以赐官,没有就厚赏财物,嫔妃所出的县府,可以免除一到三年的赋税,等等死后的哀荣,也与前朝有涉,需要元熙帝最后点头。

帝王之泽,泽披天下,何况是帝王的女人。

帝王的嫔妃生前身后都会得到善待,这是皇家的体面。

所以现在要向元熙帝禀告戚妃的情况吗?

谭慕妍总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好办的话太孙妃怎么不来办?她好像非常爱惜自己手中的权力,吃饭都要儿媳妇喂,这样彰显内廷女主人的大事,她就不管了?

喜欢权力的人,爬也会爬起来管。

且缓一缓,太孙妃把这种大事推给谭慕妍来做,谭慕妍虽然一时无头绪,却有人可以请教。

公主府的老人,元懿太子妃身边的旧人,阿安说他去请教请教师傅,他的师傅是跟了元熙帝几十年的大太监。

这一管,就发现了戚妃区别于其他六位嫔妃的独特。

从宫廷老人的叙述中,戚妃在宫中几十年年,与元熙帝是见也没有见过,元熙帝只是把她纳了进来,收藏起来,却一直没有见她;从各种账目里可以看出,戚妃虽然与元熙帝不相见,她妃位上的东西都是给足的,并没有苛待她。

也是,帝王乃天下供养,集中国家的财富还养不起几个女人吗?

若帝王的后妃都不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这个国家成什么样子了。

“还请内相教我。”

谭慕妍有求于人,对于大太监万泉自然是礼敬有加。

“老奴不敢当。”万泉站着答话,道:“太孙妃殿下所言甚是,是要按着老例,按着戚妃娘娘的老例行事。”

那就是不需要知会元熙帝就可以把戚妃的事情处理了,死都不理,元熙帝可以不理,但是她可以行使那么大的权利吗?

戚妃没有家人,没有母族,说她是自小颠沛流离,籍贯也不知道在哪里,要官要免赋税这些事情是不需要和前朝的官员沟通了,那还有葬礼等诸多事宜,要礼部的人协助;葬礼的花费,要向户部讨银子;还有给戚妃写墓志铭,要让翰林院的学士来捉笔,她的成条写出去,没有元熙帝的认可,她指使得动?

如今朝廷上,有些耿直之臣,连郑焞武陵郡王的身份都不认,她出头,是头伸出去挨削吗?

她话说出去容易,事情办不下来,她没脸公主府也没脸了。

“我看戚妃娘娘缝制过小孩儿的衣物,她是为陛下孕育过子嗣吗?若有,也是她的劳苦。”

民间夭折不序齿的孩子,悲伤若能过得去,长辈们都不会提及以至于晚辈们,特别是她们女儿家,都不知道孩子是那么难养的,生育之苦虽痛,丧子之痛尤甚。

就比如他们家里,若不是她生而知之,知道的多,也不会知道她的父母谭定田桐在她和令驰之外,有孩子流产过未能保住。

万泉摇摇头,只是摇摇头。

后妃们追随元熙帝一场,元熙帝虽然不爱她们,她们也是宫里的小主,尊卑有别,何况元熙帝自视极高,威仪镇四方,他和他的女人们那些事,不是他们做奴婢的可以嘴碎的,尤其是戚妃,妄议之罪,足可以掉脑袋了。

“太孙妃娘娘在病中,我有一点浅薄的孝心也不忍烦扰娘娘;乐陵郡王妃体贴贤惠之处我万万不及……还有几分莽撞,若有不妥之处,只能请众人担待了,看着我年轻吧。”

谭慕妍的性情,是有那么点潇洒的,不喜欢推三阻四的那一套,既然太孙妃要把事情推给她,她也就不谦虚,接下了。

她倒是好奇,也想看看如今她的手上有多大的权势。

一路虽有几番拉扯,也是在应有的流程之内,可算是一桩桩的按着谭慕妍的吩咐办下来了。

“戚妃娘娘没有娘家人,我皇室的恩赏无处使,儿臣以为不美,所以想破例在太极殿偏殿为戚妃娘娘做法事,此外,慈幼堂今年所有的花费,也请户部批条。”

做法事是明面上的事,京城中的慈幼堂相当于孤儿院,这种机构总是经营困难的样子,为他们去要钱也算做一件善事吧。

谭慕妍拿着陈条账簿,一项一项的向太孙妃汇报,表面上恭敬着。

通过了这件事,谭慕妍对太孙妃的恭敬也只有表面上了。

太孙妃往床上一躺真就什么事情也不管了,做长辈的那么坑晚辈,也是为老不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