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扶光入沧海 > 第142章 最好的枇杷

第142章 最好的枇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喵~喵~喵~”

唐茂养了一只猫,狸花猫,两三个月,还是小奶猫呢,刚刚抱过来没多久,刚刚抱过来现在乖巧得很,一直盘坐在唐茂的腿上,见了郑焞谭慕妍两个生人,就爱娇得很,过一会儿就要叫一下,已经坐在主人腿上了,还要蹭来蹭去的,一定要唐茂不断的抚摸它才安分,然后警惕的看着郑焞与谭慕妍。

谭慕妍不好看唐茂,就一直看着小猫猫。

郑焞觉得谭慕妍也喜欢,轻声的道:“我们也养一只?”

谭慕妍笑着摇摇头,轻声回道:“看见一只逗一逗就可以了,养还是算了,太粘人了。”

唐茂看不见以后听觉越发敏锐了,笑道:“我看不见就忽略了,谭姑娘还在这里啊,听我们说话够闷的吧。”

郑焞没有避着谭慕妍,在和唐茂述说福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传言几十艘船在泉州之前的海域鏖战,是传言,实际上,只是一个追,一个逃,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战就回来了,谭慕妍可惜,道:“为什么追到澎湖就不追了?”

再前面就是台湾了,现在叫东番。

“因为澎湖到东番的海底地形复杂,随时都有触礁的可能,那一片海峡有六百里,再追就有翻船的可能。元熙初年曾投入八十艘战舰追击倭寇至东番,翻船达六成以上。”

郑焞稍稍作了解释。

越过那片海峡有多难啊?就,北上去辽东,南下去吕宋,都比穿过那个六百里风险来得小。

咫尺天涯,或许就是这个意思了。

当然,这样追过去,倭寇的船只不如朝廷的船,翻得更多,追到东番不用打也死得差不多了。

所以一百个人打过去,还没有开打,已经六十几个人死在海里,死在路上了?

谭慕妍可惜不已,道:“我看海图,东番与大陆那么近,那个岛又那么大,很多土地,很多好东西啊,怎么就没有去开垦?原来这么难过去的吗?那么大一个岛呢,不可惜吗?”

“要去东番,路上就是‘六死三留一回头’,东番只有南边部分区域适合耕种,而且,雨季水流凶猛,比起内陆富庶之地也差了很多,当地土著已经成势,民风彪悍,岛上各种热病疫病不断,几百年间,迁过去的汉人存活下来的,十不存一。”

唐茂再做了一番解释。

历史的选择,必有其必然,对于朝廷而言,适宜农垦,能够征税,编户齐民的地方才是值得治理,这样说起来,海岛,大漠,高原,冻土就被中央朝廷忽视了。收的那点钱粮,折损在路上,送到内陆来的路费都不够,所以连续两朝,对东番就是统而不治的态度,有效的官衙,最近就是澎湖巡检司。

谭慕妍还没有死心,道:“那造船的技术,还要精进,进步啊。”

这句话是说到郑焞的心坎上去了,他后面也是要说这个,道:“泉州的造船厂要重新办起来。”

泉州是曾经最繁荣的港口,官造民办,也是最大的造船地,在王朝更迭之际,毁于战火。

唐茂一双眼睛没有眼珠了,眼皮深深的凹陷下去,眼部周围骨骼突起,不习惯看着这样的脸面,看着有点恐怖的,他也知道这一点,与人说话,头低着玩猫,这个时候,脸抬起来,一张脸失去了眼睛就像失去了活气,弥散出死亡的气息。

前朝灭亡,北方动乱,很多赵氏宗室,前朝遗臣,携带大量的财宝南下,从泉州逃离。

传闻,二十年前,宁义郡王起兵被诛,他与郑氏所生的嫡子,并没有烧死在郡王府,而是被心腹带着南下,从泉州逃出海外。

前朝在泉州经营颇深,所以本朝建立,泉州才废弃了,福建的市舶司迁入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福州,从而没落。不过那么一个好地方,不会彻底悄无声息,朝廷不用,自有暗黑的势力涉足。

现在提出来重建,小心把黑白两道都得罪了。

唐茂手抚着猫道:“这件事情先私下与陛下,皇太孙殿下,乐陵殿下商议清楚了,才可施为。”

泉州乃至船业重兴,非一夕之功,要得到三代帝王支持,才能进行得下去,做出成果。

“我知道。”郑焞平静道。

公事说了一段落,唐茂才说起私事,道:“你就和谭姑娘来的?要看我这个瞎眼老头子也不用这样拘谨,谭秀才,我还是可以见见的。”

唐茂失了眼睛以后,变得孤僻了,他现在还不太能接受自己失明的事实,自困宅院,十个人求见,九个半不见。

郑焞看向谭慕妍内疚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