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殿下她过于纯情 > 第23章 投诚

第23章 投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永禄已经在崇政殿外等上许久了,看见顾玉山的身影后,忙打发了左右的小太监,自个凑到顾玉山身边好一阵耳语。

顾玉山听完,眉头是皱的,脸上却是得逞的笑,活像偷到了荤腥的狐狸。

筹谋许久,终于窥得良机。

弘德帝贵为至尊帝王,却也有寻常为人父母的烦忧。尤其是向来让他省心的皇太女,不知为何年前病了一场后,行事就越发冲动草率了。

“爱卿来得正好。”弘德帝接过顾玉山呈献的奏折,没有打开,反而在身边赐座,想与这位老友谈谈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言两语地说完崔府发生的事后,弘德帝叹道:“爱卿伴朕三十余载,最能明白朕的苦心。朕偏心,是因对允慈寄予厚望。而允慈除了有时会仁慈过度,其余都称得上是合格的储君。可如今不知为何,她的举止时而戾气重重,时而又萎靡不振,仿佛与朕之间还生了隔阂。难道真如世俗之说,是朕对允慈的偏爱,使她被妒心生煞,迷了心神?”

这种鬼怪之说,弘德帝是不会轻信的,甚至当时提出这一说法的徐永禄都被他斥责了一顿。可到底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而这些日子下来,李愿的种种变化,就像在给这颗种子不断浇灌雨露,让怀疑生出了丝丝缕缕的根蔓。

尤其是今日,恪守“孝悌忠义”的李愿,居然对两位兄长动了手。这不是邪煞导致,还能是李愿悖理不悌?

顾玉山自然不能说储君的不是,只道:“微臣无能,方才进宫时与太女殿下同行,并未看出殿下有何不妥啊。”刚在崔家想杀了长兄,回宫路上又一切如常了,这转变之快才是教人多想的地方。

他顿了顿,像后知后觉一般,收住了话音。半晌,看着弘德帝紧皱的眉心,小心提议道:“陛下若有疑虑,不如请国师为太女殿下一看?”

弘德帝话只说一半,“玉源道要寻一八字匹配之人,为允慈祈福。”

顾玉山了然,“民间倒是常有这般做法,听说有些顽疾缠身的病者,找到八字相合的人替他出家,而后就不药而愈了。”说着,又不失谄媚地道:“能为太女殿下祈福,可是求不来的福分啊。敢问陛下,不知国师要什么样的八字,微臣一定竭力为太女殿下找来。”

弘德帝在听见“出家”二字时,眉尾一挑,却也没有要纠正的意思,想了想后,说出了玉源当时呈给佟皇后的八字。

顾玉山一听,满脸的诧异与惊喜,当即就贺道:“陛下,微臣的小女正是这个八字,合阴合木,再合适不过了!”

弘德帝也惊讶了,“果真?”

“微臣不敢胡说。臣的小女自小养在她外祖家,微臣思念她时,便常去寺中给她请符。她的生辰八字,微臣是绝不会记错的。”顾玉山神情激动,“那时住持看了小女的八字,还说她是有福之人。看来小女的福气就应在这了。”

弘德帝的心绪转了几个来回,先是拍掌称好,好一会儿后,又忽然问道:“你家姑娘可已婚配?出了家,可就要抛舍万千红尘了。若已有夫家,朕不成棒打鸳鸯的恶人了?”

顾玉山笑道:“小女才二八年华,并未婚配。微臣本想多留她几年,没想到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二八年华,倒是不错……”弘德帝微微颔首。

信臣之女,又是个年纪小、在京外养大的,怎么看都比皇后挑的那些关系盘根错节的世家子弟好得多。

此时还陷于沮丧中的顾妙冉并不晓得,她的老父亲正以呈奏为名头,替弘德帝分忧为借口,顺顺当当地让她入了帝王的眼。

她回府后很是挫败地在东厨里待了许久,鼓捣出了几样点心后,又找来了章氏。这回不仅要章氏品尝,还非要拉着她下厨学一学。

“这是爹喜欢的枣泥酥,红枣要煮至乱烂后再去皮捣泥,枣馅无须加糖。这一道藕粉桂花糕,是外祖母最爱吃的,不过她牙口不好,吃不得太甜,所以糖只加一匙。”

“舅舅与舅母更喜欢赤豆糕,他们觉得模样喜庆,逢年过节总要喜欢摆上一盘。”

“还有这个甜果酥,是大哥二哥喜欢的,加一些松果酒才能味道独特……”顾妙冉碎碎念念地交代着,越说越有一种交待遗言的味道。

章氏侧目看了她好几眼,不明白这位大小姐不过是去勇武侯府上了柱香,怎么回来后就像是不想活了?

“妙冉啊,”章氏拉住顾妙冉的手,顺带帮她擦了擦脸颊上沾着的一抹炭灰,“与姨娘说说,你可是有什么心事?”

顾妙冉看看章氏,又看看几盘点心,圆亮的眼眸一眨,猝不及防地流下两行泪,“姨娘,我会想你们的,如果我还能想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