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劳模姐又经历了隔壁安妮海瑟薇的儿子坠楼,自己没救下小孩的事,有点心里疾病复发,疑神疑鬼。
那么这个时候,作为观众,其实是不知道劳模姐和安妮海瑟薇谁好谁坏的。
有可能是劳模姐心理疾病,疑神疑鬼,怀疑安妮海瑟薇没了儿子就要害死别人的孩子,安妮海瑟薇其实很无辜。
有可能安妮海瑟薇的确死了孩子精神崩溃,恨死劳模姐没救下自己孩子,想要她儿子陪葬。
这时候我就在心里瞎○○乱猜。
从创作角度来讲,最好玩的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两个人一个纯好,一个纯坏。而是两个人都坏/都半坏不坏。
如果劳模姐和周围所有人都觉得是自己疑神疑鬼,结果最后才发现其实安妮海瑟薇还真不是好人,没猜错,那就挺有意思的。
结果我就猜对了。。。
剧情也变得毫无惊喜可言。。。
只能说我这种菜鸡都能猜到的剧情真的不配用悬疑作电影的tag。
甚至立意都这么普通,丧子之痛让一个母亲大开杀戒,为母则刚,刚杀完人是吧。
整部片子里唯一让我觉得比较有趣的点是:
开头,劳模姐和安妮海瑟薇关系特别好,好到我有点怀疑她俩演的是女同深柜。
劳模姐想在生育后重新回到职场,安妮海瑟薇还非常支持她,说如果劳模姐忙,可以帮忙带她儿子。
蛮girl helps girl的吧。
结果儿子一死,两个人开始疑神疑鬼,互相憎恨。前期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全都不复存在,反而非常避讳。
我看到这里真的笑死。
就真的太搞笑了,如果有导演能讨论一下这个,那我觉得还真蛮需要勇气和思考的。
可以从母子这个角度稍微外延一下,延到竞争上。比如说班级里的两个女同学,成绩竞争非常激烈,这两个人真的愿意发自内心girl helps girl吗
走到社会上,两个人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也没啥堂堂正正的,双方的道德底线都很灵活,而且对方先用了盘外招。
这时候你要不要讲究girl helps girl呢。
我真觉得这话题挺有意思,也不是说探讨伪善吧,就是觉得口号坍塌的瞬间挺有趣挺真实的。
再外延一点,口头说是阶级叙事,实际上永远是靠民族主义解决问题的。
比如某位老大哥,某位慈父,某位勋宗,说是不分国家不分人种,只要舞产阶级就是同志,实际上不还是打着控制别国的主意吗。
说是同志,实际就是小弟。说是联盟,实际就是一个帝国
好像有点敏感,那我还是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