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霜一顿,道:“洛小姐?”
李砚书道:“洛霓,渭阳洛太守的女儿,我与她自小一同玩耍,拌嘴也是常事。”
“原来如此,”武霜道,“等我日后去了渭阳,我一定要去好好拜会一下这位洛小姐。”
李砚书笑道:“会有机会的。”
祭祀大礼准时进行,百官们朝服整齐,双手持笏,缓步迈入宫门。
按理说李砚书一个县主身份该走在宫眷之后,可她此次是代表渭阳王前来祭祀,礼部再三斟酌,最终将她排在了众位皇子之后,百官之前。
李砚书自从王府出来,遂一进宫门,等她多时的钟嬷嬷便上前来,对她道:“皇后娘娘担心县主第一次参加祭典不习惯,特命奴婢来服侍县主。”
“那就有劳嬷嬷了。”李砚书道。
钟嬷嬷看了李砚书身后的宫娥一眼,屈膝道:“县主这是折煞奴婢了。”
李砚书不动声色,道:“听人说殿下身体不适?可派御医去瞧了?”
钟嬷嬷道:“回县主,御医已经瞧过了,殿下并无大碍。奴婢知县主与殿下交好,待祭典结束,县主再去看望殿下也不迟。”
李砚书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
不多时,一袭红色礼服的李砚书位于百官之前。而站在她前面的则是三位势均力敌的皇子。
李砚书端详着三位皇子的背影,朝服都是统一的样式,可三个人却穿出了三种不同的韵味。
譬如中间的大皇子,身材最为魁梧,一看就是常年习武之人。左边的是二皇子,即使身着朝服,也可以看出是一个风流蕴籍之人。右边是三皇子,三人中他身形最为削瘦,李砚书看着,总觉下一秒来阵风都能给他吹走了。
“皇上驾到——”
御前太监尖锐的嗓音突然响起。
武明帝与楚皇后下撵,身后乌泱泱跟了一群太监宫娥。
百官整齐跪拜:“参加皇上皇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帝后在侍从的簇拥下登上高位,武明帝环顾一圈下面,抬手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最先起身的是三位皇子,而后是他们身后的大臣们。
大皇子率先出列一步,说了几句吉祥话,武明帝满意地点点头。而后就是二皇子与三皇子,三人说的话大差不差,无非是一些国泰民安,四海昌平之类赞颂武明帝治国有方的话。
李砚书垂眸听着,心想,这三兄弟之间看着气氛和洽兄友弟恭的样子,实则私底下各自心怀鬼胎,都想着怎么算计对方呢。
这边武明帝看了王德祥一眼。
王德祥立时明白,向前一步高声道:“祭祀大典开始——”
话音方落,声鼓钟乐声骤起,帝后齐步走向祭祀台。
繁琐杂糅地祭祀仪式终于步入正轨,随着司礼局太监的喝声响起,台下众人开始整齐跪拜。
李砚书随着众人跪拜,有那么一瞬间她抬头往祭祀台那边看了一眼。
巍峨高耸的祭祀台前供奉着巨型香烛,香烛燃起的烟雾飘向空中,李砚书的视线随着那烟飘向天空。她才发现,方才还艳阳高照的天上不知何时多了快阴郁的暗云,像是风雨来临前的预示。李砚书心下一沉,再次叩首间,李砚书再抬眼一瞧,台上那块阴云却不见了。
祭典过后,百官们移至麟德殿。
晚宴同样按照品阶赐座。殿内至少得是四品以上官员,极其有诰命在身的命妇才行。原本李砚书的位置在三位皇子之下,与六部尚书并列。
楚皇后看见后便唤李砚书过去,与她说了几句话后,便起身对武明帝道:“陛下,今日无双不在,便让砚书坐我身边,陪我说说话吧。”
武明帝今日兴致格外好,已经喝了好几杯酒了,听是这件事,眼也不眨地允了。
一瞬间数道目光投向李砚书。
李砚书似有所感,抬眼望去,却猝然对上二皇子的视线。
二皇子淡定举盏,隔空对李砚书点盏示意。
雍容不迫,举止坦荡。
李砚书举盏奉上,浅抿了一口,以示回敬。
或许是因为李砚书坐到了楚皇后身边,席间倒是清净得很,除去面前一桌的素食外,李砚书都挺满意的。
武明帝渐渐有些不胜酒力,说了两句话后便先行立场了。
他一走,楚皇后自然也跟着离席,李砚书想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也跟着离席。
李砚书寻了个由头,带着从王府带来的小丫头往宫门口走去。
一出宫门,王府的马车便上前来,载着两人赶往王府。
李砚书从一下马车没见到人开始,心里便隐隐不安。直到进去后发现三个人都还没回来时,李砚书脑中罕见地空白了片刻。
人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