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约莫着就这几日了。”
李砚书眼睛一亮,话里是止不住的高兴,“那得赶紧将这好消息告诉师傅,年前师傅还跟我说‘一别三载,也不知阿寅那臭小子如何了’。”
楚惟点了点李砚书的鼻子,佯嗔道:“没大没小。”
“那阿娘,”李砚书眯起眼睛,“女儿想现在就去……”
知女莫若母。楚惟笑而不语,意思就是准了。
“阿娘最好了!”
李砚书来得快去得也快,风风火火,像一阵风。
伊阙送人回来,上前扶起楚惟来到内室,“夫人,要送信给元安那位吗?”
“不。”楚惟将信纸举至烛火上方,“不能问了。陛下已然知晓,此时再派人进宫为时已晚。”
楚惟方才被气昏了头,才动了去问那位的念头,现下回过神来,不禁冷汗涔涔。溱溪郡那边刚传出百姓跪迎的消息,她这里就送信进皇宫,岂不正好落人口实。
皇后是她亲姐姐,她这封信一旦送出,来日就是一道催命符。
楚惟默声片刻,心下有了决计,对伊阙道:“吩咐下去,即日起王府闭门谢客。”
李砚书的师父是一位武功极高,但身份行踪极为神秘的女子。自小便教她习武,开始几年还好,日日守在她这颗独苗上,悉心照顾。在李砚书十岁那年,毋玄起初是四个月离开一次,一年后,变成两个月离开一次。但自从三年前李砚书能与之过上几招后,饶是她这个亲传徒儿,唯一一颗独苗苗也不常能寻到她的踪迹了。年前更是留下一本心法后就彻底没了音讯。
故李砚书只能将要跟她说的话写下来,藏进只有她们师徒二人知晓的石洞里面。
不出意外的,李砚书此去也没有见到她失踪了大半年的师父。
她照例将信封塞进石洞里,便马不停蹄地下山。
刚行至山脚,李砚书抬眼望去,暮影暗沉,天边已经与夜色接洽,融为一色。她正诧异竟这么快就天黑时,突然听见“噗通”一声。幸好现下四周阒静,得叫这相隔几十米,又有树影遮挡的落水声落入了李砚书耳中。
李砚书顺着声音寻去,很快就看到了落水之人。
这段河流不算湍急,寻常人不小心跌落进去,稍微会点水性的人都不会出事。就算是不会水,也可以大声呼救,引人救援,可河里那人既不挣扎也不呼救,眼看人命在须臾,李砚书也顾不得许多,一个猛子扎进河里。
她刚捉住那人的手,就见那人原本闭着的眼睛倏地睁开,满眼震惊地看着李砚书,似乎是想叫她放手,甫一开口,嘴里就呛了一口河水进去。
李砚书只得咬紧牙关,一鼓作气将人带上了岸。
遂一上岸,那姑娘便扑在地上猛咳了几口水出来,而后难以遏制地掩面抽泣起来。
李砚书拧头发的手一顿,手足无措地问道:“姑娘,姑娘何苦如此,可是有何什么委屈?不若与我说说,无论什么事,我定帮你雪清。”
黄苓恍若未闻,没有一点血色的唇瓣启阖,喃喃道:“你帮不了我,帮不了,没人能帮我……”
“你知道我是谁吗?”李砚书替她拢了拢散乱的衣服,见人终于不哭了,看着她的眼睛说:“我乃渭阳王之女,李晗。在渭阳城就没有我管不了的事,你只管说与我听。”
闻言,黄苓呼吸一滞,声音发抖道:“你,你是,是……”
“姑娘若是不信,大可随我回王府。”
天一黑,这冷风就不知打哪冒了出来,特别是她们现在浑身湿透,稍微一点风就跟刀割似的,短短几句话的功夫,李砚书就见她面前这人打了好几个哆嗦。
这可不行,再吹下去非得病倒不可。
李砚书道:“可还起得来?我的马就在前面,我扶你过去可行?”
黄苓止了哭声,一双柳叶眉因冷风微微蹙起,楚楚可怜,当即朝李砚书跪下,“李小姐救命之恩,黄苓卑贱之身无以为报,来世定当牛做马报答小姐。”
“这是作甚!快起来。”李砚书赶紧将人扶起,“黄苓?山有榛,隰有苓。姑娘今日过后定会遇难成祥,一帆风顺。”
将人扶起后,李砚书才发现黄苓瘦得厉害,十跟手指更是红肿得像小萝卜,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李砚书瞧得心急,懊恼自己今日出门怎地没有带上披风,不然此时也能给这位姑娘披上。
她们身后这座山叫做百鬼山。早年间是处匪山,后被当时的渭城郡守也就是现在的镇国将军杨起剿灭。谁知那山大王宁死不降,临死前一把大火烧了整个寨子。
据说那场大火烧死了全寨上下几百口人,那哀嚎声即便是十公里开外的人也能听见。几年后,枯山居然神奇般焕然一新,郁郁葱葱,竟是比渭城哪一座山都要茂盛。很快就有两个胆大的猎户安耐不住进了山,结果进去了就再没有出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进而就传出了山里有鬼的传言。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就有了百鬼山这个名字。到今日,这座山方圆几里都没人再敢靠近。
难怪黄苓会到这来做傻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真出事了得到猴年马月才会叫人发现。
黄苓一看就是个不会骑马的,李砚书伸手打算扶人上马,谁知她刚一伸手,黄苓就慌忙摆手,说:“怎敢劳烦小姐……”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砚书一把扶上了马背,随着一声惊呼,李砚书翻身上马,将人圈在身前。
“姑娘且安心。”
说罢,策马疾行。
得益于李砚书多年来往于城山之间的经验,对其间的各种便捷小道那叫一个了如指掌。这不,寻常人要半个时辰的路程,她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骨衣与素影早早地便在门口等候,在远远见着那道熟悉的身影时,骨衣率先察觉到不对,对素影道:“快去备热水。”
素影不疑有他,即刻转身回去准备热水。
骨衣会武,眼力比起常人要好上许多,因此她老远就看见湿漉漉的两人策马而来。十米开外,骨衣飞身向前接住已经晕倒在李砚书怀里的黄苓。
李砚书翻身下马,从骨衣手中抱过黄苓匆匆进府,“骨衣,快去请大夫!”
“是。”
……
鸡飞狗跳到子夜,李砚书来到黄苓床前,素影上前小声道:“小姐,大夫开的药已经给这位姑娘服下了。”
说起汤药,李砚书两个时辰前也被楚惟灌了一大碗药水进去,到现在还是一嘴的苦味。
想到这,她眉间幽怨,不禁咽了咽口水。都跟那大夫提了几次了,让他开药时不要放那么苦的东西进去,他偏是不听,开的药是一回比一回苦!想她一个铁骨铮铮的王府大小姐,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上那能苦死脾肺肝脏的汤药,也只能下马认输。
本来喝了药已经睡下,因为放心不下黄苓,故而又起身过来看看。
李砚书“嗯”了声,躬身摸了摸被褥,道:“还是有些薄,再添床被褥吧,夜间风大。”
“是,奴婢知道了。”素影也劝道,“小姐也赶紧回去歇息吧,且等明日这位姑娘一醒,奴婢立刻告知小姐。”
李砚书笑道:“今夜辛苦你了,过两日带你去城固楼吃酒。”
素影喜道:“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