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 第305章 喜信

第305章 喜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杜秀兰去拉开屋门看了看,关上屋门来到姚姜面前,“嫂嫂,”

她低着头,过得一阵才道:“嫂嫂与卫姓兄长是难得登对的好夫妻,情意深厚又能相互扶持,从前我不知深浅,话说得过了,嫂嫂别跟我计较。”

杜秀兰来到此间,帮着琼叶再招将家中杂事都做得妥帖。

她极少出门,即便周家二人已被送走,她也格外小心,能不出门都不出门,闲暇时不是做针线便是与苏季扬照料院内的庄稼。

姚姜与卫骏驰的衣裳大多出自杜秀兰的手,也因她的针线好,性情沉静,姚姜想将棉花种出来后的纺纱织布交与她。

姚姜还在仔细回想杜秀兰哪有话说得过了,杜秀兰已推她起身:“嫂嫂快去歇息,我再将我的行装检视一回。”

直至回到后院正屋,姚姜才想起杜秀兰曾对她说过:“我看到千户看嫂嫂时眼中有光,看到嫂嫂时会含笑,很是温柔。嫂嫂可不要错失了良人。”

那时她想不通杜秀兰是如何看出她与卫骏驰是假夫妻的,如今与卫骏驰做了真正的夫妻才明白,真正的夫妻与假夫妻在细枝末节处大不相同。

真正的夫妻能心有灵犀,一言一行不必多加提醒,都能心领神会。

假夫妻不能做到心神合一,会在许多事上露出破绽来。

再招、琼叶、苏季扬都没成家,看不出这其中的差别。

但杜秀兰嫁了人,她与她的夫婿虽没有情意,但她的夫婿身边有两位相伴多年的侍妾,她看到了他们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再来看姚姜与卫骏驰,自然看出了端倪。

如今姚姜与卫骏驰琴瑟和谐,已心有灵犀,杜秀兰看到了,才会说她从前的话说得过了。

翌日上午,一驾马车来到。

一名身形高大满面虬髯的男子下了马车:“我来接卫千户的表妹去往京城。”

姚姜没去农庄,一直在家中等候,这时见到来人,心中的担忧都放了下来。

她识得这人,这人在静王府内曾对她施以援手,之后又引她去见了六皇子,她身陷青川大牢时,他也来过。

他必定是六皇子的亲信!

姚姜知晓这人身手不凡,杜秀兰路上有他关照,必定平安。

而杜秀兰到了京城,在六皇子的关照下,周家即便有通天的手段,也不能为难她了。

她行了个礼:“我家表妹就拜托先生了。”

那人对她拱手:“请卫夫人放心,我必定将她平安带到京城。”

再招和琼叶将杜秀兰的随身物事都放上马车,杜秀兰对着姚姜行礼:“嫂嫂,我在京城等你。”

她对着再招琼叶与苏季扬都认真行礼,再招等人连忙还礼。

而后,杜秀兰登上马车离去。

回乡兵士纷纷离开,欲留在北疆农庄的兵士有数十名,他们不能再在大营居住,姚姜便将他们暂且安置在农庄内。

这数十名兵士在农庄住下时,姚姜说得分明:只是暂且住下,他们的情形已由牢城上报给了朝廷,待得朝廷传回文书才能知晓他们是否能留下。

这些兵士都道:“我们听候朝廷的调派,若朝廷下了公言不能让我们留在此间,我们便离去。”

他们在农庄住下的头几日都跟随农庄内的伤兵照料田地,几日后索性新开辟了田地。

姚姜知晓时,他们的田地已建到了八成,有的已在挖水渠要引水来。

这些兵士也为农家子弟,也熟知农事,比照着农庄的田亩,开出来的田地甚是齐整。

见姚姜来到,他们都笑着道:“我们还想等田亩开好,水渠修好再请卫夫人来看。”

姚姜:“那就晚了。我先来看田地的情形,而后给各位准备肥田的种子。”

看过田地,她问:“若是最终朝廷没让各位留下,这田地,”

“留给卫夫人与此间的同袍。”一名年长的兵士道:“我们知晓卫夫人有难处,但也还是先将我们收下了。农庄里人人都忙,我们也闲不住才开了田地。若最终还是要离去,这田亩就留下,卫夫人分派给同袍照管便好。”

朝廷的批复半月后便送到了,廖管营即刻差人来将姚姜请了去,将朝廷的批复递给她。

姚姜看完,便往农庄来。

那数十名兵士正在田间忙碌。

姚姜将他们都集拢来,取出朝廷的批复:“各位可以留在此间了。”

兵士们互看一眼,齐声欢呼,纵声大笑:“可以留在此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