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 第213章 亲事

第213章 亲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杜翠兰与杜良辰也步入马车,一同挨在了姚姜身边。

车身轻晃,马车已向前而去,姚姜给杜良辰拉正了帽兜:“回去后依旧要认真学书字,将来如何还未可知,但读书能明理,你得做个明理的好男儿。”

杜良辰低着头:“嫂嫂放心。嫂嫂也要保重,我们等着你回来。”

姚姜转头看着杜翠兰,招了招手,杜翠兰附耳过来,姚姜压低了话声:“我知晓你已不是小娃娃,胸有成算,不论你将来嫁与何人我都欢喜,但知根知底,能关心爱护你的男儿最好。”

杜翠兰看着姚姜,姚姜微笑着拍了拍她手:“这事最终还是得你自己决定。”

没等杜翠兰出声,姚姜转而问道:“你们可还记得二婶家的秀兰?”

杜翠兰与杜良辰都没料到她这时提起杜秀兰,愣得一愣,不约而同地点头。

姚姜:“我与秀兰没怎么见过面,先前是杜家二叔二婶避讳我们,后来我带着村中乡邻赚银子,秀兰不出门劳作,我便没怎么见她。”

杜翠兰叹了口气:“二叔二婶对堂兄们看中,对秀兰姐不甚在意,连订亲都是挑着给花红彩礼多的,用她换银子呢。秀兰姐对我们倒不错,时常偷偷给我与良辰塞她做的针线。虽是碎布拼成的袜子手帕等物,但二叔二婶管得严,她能给这些已是尽了力,拼得很是精细。”

“从前嫂嫂的衣裳都是村中擅长针线的乡邻帮做成,但贴身小衣等衣物,我只托她做过,过后也给了银子。她不要,我强塞给她了。二位叔父家中对我们最好的便是她。后来我们突然离开,再也没见过她。嫂嫂怎会想起她来?”

姚姜:“忽然想起来,随意一问,你们也不必放在心上。你们与村中乡邻没往来罢?”

杜良辰摇头:“没有。”

杜翠兰:“张相公与夫人都嘱咐过,我们也格外小心谨慎,且我们离开青川后就在南郡,半年前才去了靖海城,没与三河村的乡邻通过音讯,连莫五叔一家我们也没再来往。”

姚姜点了点头:“那便好。与秀兰订亲是三河村的乡邻吗?”

杜翠兰摇头:“不是。她订亲时我正跟着嫂嫂在私墅忙碌,许多日后才有所耳闻。但我听说不是村中乡邻。”

姚姜一愣:“她订亲时你也不知晓?”

杜翠兰摇头:“不知晓。我当日还想不通,即便我们与二叔二婶不往来了,嫂嫂知晓了秀兰姐订亲,必定也会与乡邻们一同随礼。可秀兰姐的亲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定了下来,没在村中大张旗鼓,没收乡邻们的礼,更没让我们得知。”

姚姜看着杜翠兰想了片刻:“那,你是如何知晓的?”

杜翠兰仔细想了想:“我是听赵丁香说起知晓的。”

“赵丁香又是如何得知?”姚姜盯着杜翠兰。

杜翠兰醒过神来了:“嫂嫂,这事要紧么?”

姚姜想了想:“这事说不上要紧,但我得打听分明,不过,你们不许去打听。你与良辰远离这些人与事,我才能不被人拿捏。”

杜翠兰看着她,忽然伸手搂住她的腰,将头埋在她肩上:“嫂嫂,你太辛苦了。”

“与秀兰姐订亲的是位商贾。”坐在一旁的杜良辰忽然说了这话。

姚姜向他看去:“你知晓?”

杜翠兰抹去眼泪:“你,你是怎生知晓的?打哪里听说的?”

杜良辰:“丁香姐姐的弟弟三宝与我同在书院习字,常一起玩耍,我听他提过一回。他是听家中长辈说的,至于那商贾的姓名他也不知晓。我不记得是何时听到的了,但三宝只听到了这些,因此我也只知晓这些。”

姚姜点头:“这事便到此为止,你们不要再提也不要过问。你们回到靖海就好生在那处度日,等着我回来。”

她郑重地嘱咐:“你们知晓嫂嫂是蒙了冤,能让嫂嫂蒙冤的人非同一般,要对付你们易如反掌。这情形下就更该将自己藏好,不要让这坏人发现你们的踪迹。只有你们不被坏人掌握,嫂嫂才能放心放手做事,设法为自己洗刷冤情,早日来找寻你们。你们露了行迹,就是将张相公与云娘子一干人等都露在歹人面前,他们对我们何等之好,可不能置他们于危险中。”

杜翠兰想了想:“嫂嫂放心,我们心中有数。我们将来的食肆就唤作盼归食肆,盼着嫂嫂早日归来。”

来到北张城外,姚姜让杜翠兰与杜良辰清点路上所需物事:“你们走远路,所需物件可在此间再采买些。”

她独自下车来将谭安谭羽唤到一边,对他们行了个礼:“多谢你们照料他们姐弟,归途遥远,又要辛苦你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