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停了。黑云散了。
一切重归安宁。
遥远的地牢方向发出刺眼的白光,之后又寂灭下来。
人们逃脱此处,安然无恙。
这一场混乱只有梨花枯萎,破败的花瓣潜伏在地面,顺着风沙沉沉抖动,却少有人注意。
艾斯特看着庙前枯萎的梨花树,心情有些复杂。
“你心疼了吗?”达米安轻轻摩挲艾斯特的脸,他又回到他身边。
艾斯特瞥向达米安,神情仿佛在说“我会心疼?”。
达米安笑了一下,还是伸出手,一阵黑雾隐秘飘向梨花树,重现生机。
“知道你不心疼了。”
“你不愿破开的原则,我为你破。”
芬尼安他们走向方丈,鞠躬问道:“敢问方丈,我们的家人是早已离开此处了吗?”
“非也。”方丈看向香客们的住处,“活于记忆之人,跟随心意行动。”
芬尼安随着目光看过去,眼底有挣扎。
辛西娅对艾斯特说:“我想先和他告别。”
梦醒了,就再也没有相见机会了。
艾斯特点点头。
芬尼安踌躇许久,还是跟了上去。
这里就只剩方丈、艾斯特、达米安三人了。
艾斯特看着方丈,他不似佛陀,他胜似佛陀。
金身佛像是他,云上之物是他,方丈是他。
何处寻真理?
无一不佛陀。
“悉达多。”艾斯特念出他的名字。
方丈转头望向艾斯特,正如祂们初识。
“悉达多……是未得道的佛陀。”达米安双手环抱,在记忆中思索。
“正是如此。”方丈柔和地笑着。
“时间并不存在。我们之所以认为时间真实存在,是因为我们受制于幻象。”
“此刻的我是悉达多,也是乔达摩,是释迦牟尼,是佛陀。”
“我并未走在成佛之路上,我并未处于发展之中。现在的我,即是未来的佛。”
“既是如此。”艾斯特张开手,拧动时间之锁,巨大的冲击力自面前迸发出来。
一万个景象都消逝了,一万个景象都增生了。他们悬于世界中心,感知就此湮灭。
自此,时间出现,随河水滔滔不绝。
周围的一切快速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立于时空中的三人,他们再次看向周围。
地点好像变了,好像又没变。他们仍位于前殿广场,远处的大门有梨花开的正盛。
时间流转,梨花开了又去,庙前香客逐渐拥挤。
在逃脱噩梦般的经历后,香客口口相传,打造山顶的神话。
“佛像绽出刺目的白光,瞬间泯灭了整座山的妖魔鬼怪,拯救了世间众人。”
于是百年过后,她们的子孙再一次前往深山。
深山再无残佛,只见梨花绽放,寺庙于光彩中矗立眼前。
庙内方丈掌握真理,引领众生,拨开苦难,步向圆满。
虚空的方丈看到真实的方丈对众人阐释法义。
两个悉达多对视。
他们缓步向前,不断靠近,逐渐成为一体。
悉达多走出寺庙,来到梨花树下,双眼毕见人间繁华景象。
他有些累了,跟随内心的指引,坐于树下闭目歇息。
洁白的梨花掉落下来,逐渐变成了红色的花瓣。
梨花树在众人眼前,重新塑造成菩提树。郁郁葱葱的树叶增多,每一片叶子都是真理,真理随风而动,却也无风自动。
它试图传递给世人无上的智慧与真实。
它就在那里,给所有人以宁静与喜悦。
叶片飘然落于佛陀头顶,他睁开眼,以孩童般的纯真、长者般的祥和目光看向世界。
此刻的悉达多周身释放出纯洁、安宁、光明、神圣与幸福。万千幻象从表面褪去,只留下平静柔和的微笑。
他的每一个指关节都蕴含奥妙,法义在身体的表面流动,光彩环绕四周,述说着真理。
有物自树根泥土中飞出,在空中自动翻阅,一切美好影像在那书上变换,最终落于悉达多的掌中。
“《梨花村记》。”
* *
【有湖在山后一片汪洋,长江带之,远及天际。因其不可毁坏,他们决定将观世音菩萨沉入湖中。】
花瓣掩盖这句话。
“这是你对我的指引吗?”悉达多问。
“观音救人,人也该救观音。”悉达多说。
不可私欲,不可贪婪,由因缘起,必由果结束。
旅行者再次出发。
他看到重重迷雾,看到破败的村庄,看到黑压压的乌云,看到毒蛇与粘液,看到罪恶与贪婪。
他看到潺潺流水,看到鲜嫩的花草,看到无尽洁白的蓝天,看到鸟儿与露珠,看到包容与爱。
河流打湿他的腿脚,似阻止他前进。
“你想告诉我什么?”他问河流。
“建立属于你的寺庙。”河流回答。
“寺庙由谁管理?”
“寺庙由你管理。”
“我何以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