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见青山[诸葛亮]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第13章 第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看向徐庶,心想还是你了解诸葛亮呀!徐庶抬头见我看他,也回看着我,双手一摊,我眼神带过诸葛亮又看回徐庶,也双手一摊。两人眼神交流了半天,谁也没懂对方在表达什么。

我不觉有些无语,瞪着他,天天跟诸葛亮相视一笑的默契呢?怎么到我这就没了?!

徐庶先忍不住了,揉了揉眼睛,伸手将腰间的佩剑一取扔进我怀里:“你呆在这里晃得我眼睛疼,凉亭那里新做了木桩,练剑去吧。”

“你做的?”

“不然呢?”徐庶没好气的说道。

“元直今日起了个大早......”诸葛亮眼眸转动着,露出狡黠的笑容。你别说,真像只漂亮的狐狸。

“打住,我可不是为了她。”徐庶打断道:“小马儿,说你的,你问孔明这些话,莫不是也有心出去闯闯?”

我缓步退出了厅堂,走在回廊上,几人说话的声音渐渐淡了。连廊的尽头空地上立着一个新的木桩,徐庶真不愧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典范。

时间随着院子里日晷刻度的变化一点点的在流逝,突然起了一阵风,从院墙外刮进来了些竹叶,我收回刺出去的剑,又冲着空中轻轻一劈,细长的竹叶落在我手里,然后一分为二开来。

我扒着墙体借力攀上了墙头,倒是没注意草庐旁有这么一大片竹林,清风扫过,翠绿的竹林如同一堵屏障随着轻轻摇曳,发出“沙沙”有节奏的鸣响。我索性坐了下来,一边揉着肩膀,一边看看风景。

脚下却传来一阵响动,我回头时一只手已经扒上了墙头,接着便探出一个脑袋,是马谡,他用力的蹬了下墙壁,可惜手劲儿有些小,身子上来了一半又下去了。我好笑的看着他,他抬起有些涨红的脸急道:“帮我一下。”

“来。”我伸出手递给他,用力一拽,把他拉了上来。

“我叫马谡。听孔明哥哥说你叫叶晴?”马谡挨着我坐下,他倒是一点也不见外。

“嗯。”我点了头,眼光又看向竹林:“你不在屋里陪他们,来我这里做什么?”

“他们说的我听着无趣。元直哥哥说你在练剑,可是你这不是在偷懒么?”马谡一副你被我逮到了的表情。

“劳逸结合,方能长久。”我冲他翻了一个白眼。

“那你不练剑,可以给我耍耍么?”

“你小子原来是这个目的。”我不禁笑了,但也拒绝的干脆:“不行,受伤了我可担待不起。”

“那你年龄和我相仿,你为什么就不怕受伤?”马谡说道。

“我开始时练得是木剑,你若想耍,我去拿给你?”我回道。

“不要,我家里有。”马谡嘴巴撅的都能挂个茶壶了:“那你到底是有什么本事,能让元直哥哥教你剑术,又能给孔明哥哥当书童呢?”

我沉吟了下,回道:“大概,是因为我有一个好先生。”

司马徽的笑容浮现在我眼前,我的好先生,你到底是希望我去往何处呢?

“你这剑练的越发好了,都上墙头了?还带着小小马儿?”徐庶在下面朗声笑道。

“元直哥哥,你也教我剑术吧,我肯定比他厉害。”马谡欣喜的大声说道。

“......”我忍住了一脚把他踹下墙头的想法。

“可别,我就这一个徒弟就够了。”徐庶笑道:“小小马,你学点别的,你不是要做大将军么?读书才是正道。”

身后一阵轻响,回头时徐庶也已经立在了身侧。

从回廊走出来的诸葛亮和马良,仰头神色复杂的看着我们三个人。诸葛亮悠悠开口道:“徐元直,你又上去做什么?”

“带他下去。”徐庶说完,一手揽着马谡纵身跃下:“走吧,你该回去了。”

马谡被带下去明显有些不情愿,嘴里嘟囔着:“我不要回去,我想待在这。”马良拉着马谡,神色肃正道:“五弟,你别闹,等过几日我们还来。”马良这温和的性子,在他弟弟面前倒是有些兄长的姿态。

兄弟二人在诸葛亮和徐庶的相送下离开了草庐。

“你还不下来?”徐庶说道。

“今天的剑练过了,只多不少。让我再看会儿风景。”我继续看向前方,日已西沉,金色的光芒洒在竹林上,多了一分肃寂。

“竹林有什么好看的?”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好句,我也来窥上一窥。”

我无语的看向重新跃上墙头的徐庶,开口道:“师父你再这么来回几次,明天我们就要垒墙头了。”

“错,若真塌了,也是你自己垒。”徐庶剑眉一挑。

“为什么?”

“亮去襄阳城办些事情。”诸葛亮的声音从亭子里缓缓传出。

“我随他同往,两三日便回,你看好草庐。”徐庶接道。

“师父,我有个问题。”我不等徐庶回复,又接着说道:“你是孔明的尾巴么?”

“噗!”身后传来诸葛亮呛着的声响和一阵轻咳声。

“这话何意?”徐庶疑惑道。

“他去哪里,你便在哪里。以后寻你哪还需要提徐庶这两个字,去寻诸葛亮便是了。”我调侃完翻身下了墙,跑到诸葛亮旁边坐下。

“那你身为诸葛亮的童子,岂不是也是他的尾巴?”徐庶并不恼,灿然笑道。说话时侧身屈膝,一手撑着身体一手放在膝盖上,身后残阳的余晖围着他周身,好一个风流不羁的少年郎。

我一时看的晃了神。

“两位都要做我的尾巴,那亮又成什么了?”诸葛亮轻蹙眉头,故意转身看了看身后。

“你呀,自然是......”徐庶沉吟了一声,与我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狐狸。”

毫无默契的两个人在这件事上达成了统一。

“即便是狐狸,要这么多尾巴做什么?”诸葛亮乐不可支道。

“我知道,九尾狐。《南山经》中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生九尾’,是为祥瑞......”我故意晃着脑袋,学着私塾先生的样子,笑道。

“整日里净看些志怪话本,正经书是一本不看。”徐庶翻身下墙,也来到凉亭坐下。

“这不是我身为一条尾巴应该学习的东西。”

草庐里扬起的笑声惊起了一群飞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