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渐浓,到了夜晚时分,徐庶、诸葛亮,我们三人便总是坐在院中看星空。抬头仰望着星河万里,藏青色的天空上光芒连缀。
“我就认识这一颗星星,北极星。”我指着那颗天幕上最亮的星辰,笑道。
“《论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徐庶回道。
“师父都知道哪些星星?”我问道。
“星象、风角我可不擅长,这个你得问孔明。”徐庶指了指诸葛亮道:“他什么都知道。”
“元直又说笑,亮何时什么都知道了?”诸葛亮轻笑着摇头。
“孔明,那颗星星叫什么?”我随手指了北极星旁边的一颗星星。
“玉衡。”孔明回道。
“你从此方向看去。”诸葛亮也指着北极星,顺势勾勒出一个勺子的形状,边说道:“此七星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我心中一动,试探性了问道:“那孔明观察过彗星么?”
“《春秋.经文公十四年 》曾记:‘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诸葛亮思索了下,回道:“《汉书》将本朝星辰陨落记略的更为详尽,姑娘若感兴趣,可以一观。”
“是么?先生这里怎么没有此书?”我想了想,我好像没见过。
“是不是你平日里摆弄丢了?”徐庶接道。
“孔明带此书了么?”我没有理徐庶,看向诸葛亮。
心脏竟是不受控制的砰砰直跳,只要能知道彗星划过的具体时间与间隔,我是不是可以......?!
“姑娘稍候。”
诸葛亮起身向后院厢房走去。不多时拿了一册书简回来,递到了我手上。
我站在灯火处,手指慢慢掀开,眼睛紧紧盯着书简上的字,生怕错过了一点信息。
......
孝昭始元中,汗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吴莫如,见蓬星出西方天市垣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
......
永平八年,六月壬午,长星出柳、张三十七度,犯轩辕,刺天船,凌太微,至上阶,凡现五十六日去柳。
......
永和六年二月丁巳,彗星见东方,长六七尺,色青白,西南指营室及坟墓星。丁丑彗星在奎一度,长六尺,癸未昏见西北,历毕昴。甲申在东井,遂历舆贵柳七星张,光炎及三台,至轩辕中灭。
......
我的双手忍不住也开始颤抖,努力平复了心情,心中暗暗计算:若按书中记载推测,彗星每65年经过地球,永和六年按时间推算到现在那应是建安......十年?!
去年么?!......本就是悬着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底,世间竟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我努力想要梳理这些事情的关联,但是脑子里全是乱糟糟的,什么也想不出,什么也做不了。
......
自那日后,我便躲在屋里没有出来,或许是我这几日浑浑噩噩的,或许是司马徽交代了什么,并没有人来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