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逐梦西海岸[迈克尔杰克逊MJ同人] > 第4章 Grammys

第4章 Grammys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

她其实出生在她22岁生日的12年后。

这么讲起来好像确实有些离谱。

更离谱的是她看到的报纸头条上写着:“Michael Jackson在拍摄百事可乐广告时险些受伤”。不是“头皮二级烧伤”,而是“险些受伤”。

这本不是应该发生的。或者说,在她的记忆里,这不是原本的未来。

原本,事情该是以他头皮二级烧伤收尾的。原本,这个病痛会纠缠他的一生,并伴随着各种揣测和谣言。

而现在,“历史”就在她的眼前改变了,甚至是被她亲手改变的。

她说不清是惊喜更多还是恐惧更多。惊喜的是她真的可以改变“过去”。恐惧的是已知在走向未知,她的旁观者视角和对事情的掌控感也在一点点消失。

就好像她快要融入这个时代了,好像她原本就属于这个时代。

她其实是从拍摄现场离开,回到家后,在看到工作服背后被烧出来的洞和穿在里面的西装外套背后的焦黄时,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原来她听到的那声“着火了”的对象是指她。

幸运的是,那天因为赶时间,她是从公司直接赶去拍摄现场的。工作服也是直接套在西装外面的。正因为穿的厚,火苗才没有触及她的后背,造成烧伤。

她说不清当时自己为什么要溜走。下意识的,她不想让他以这种方式认识她,也不想让他知道她对于整件事情的参与。

她曾经,准确来说应该是在未来的时间里,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可以穿越回MJ年轻的时候,让她完完整整的追一次星,她说什么也要…

仔细想来她也没想过要怎样,不是一定要与他有什么交集,更不是一定要与他相识。她想,只是站在人群中,能够亲眼看到他就已经很好了—甚至这件事本身是很有难度的。

先不说抢票要靠消息渠道、人脉、排队的耐心和跑步速度,即便你凭借超好的运气抢到了票,站在了现场,你还需要有非常好的身体素质,能够长时间忍受高分贝噪音和极度拥挤的环境。

她以为她可以,现在看来她还是盲目自信了。

她此刻站在格莱美现场最高层的露台上,同一众粉丝一起,等待着1984年格莱美最重量级的几项奖项的开奖。

即便她已经知道结果了。

她特意高价请了人从昨天下午就开始排队,这才换来了她此刻站着的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位置是很好,只是周围人的推搡将她挤的一动不能动,而半人高的围栏此刻正好抵在她的腹部,再加上耳边时不时传来的高分贝的尖叫声—她觉得她快吐了。她的脖子上还挂了一个很沉的摄像机,本来她还担心带不进来,但是这个年代摄像机并不普及,安保人员也没有为难她。只是摄像机的重量在此刻让她的状况雪上加霜。

她眯着眼睛能隐约看到第一排穿着蓝金色夹克的身影。

要命,真的要命。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心理层面。

她即将看到他的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之一,这是她以前,或者说未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现象级的历史性事件面前,她特殊的境遇带来的微妙的不适感和抽离感就会被放大、加剧。比如在1980年的Met Gala上第一次见到近在咫尺的MJ还有当他触碰到她时手腕上清晰的温热,比如亲眼见到年轻的David Bowie穿着华丽的衣服踩着高跟鞋唱Rock n Roll Suicide,比如现在。

她并不是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状况。在她小的时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的记忆都很混乱,以至于她分不清什么是过去,什么是现实,也无法理解脑子里一个成年人的记忆和思维如何与过去孩童的记忆自洽。其实哪怕现在,她也并不是很确定她是否真的“第二次出生”在这个时代,还是像一个来自未来的“幽魂”降临在一个小女孩身上。

她也很认真的思考过这一切对于世界的真相的意义和形而上学的假说,还有那些关于生与死,人生的意义的问题。

“年度最佳男歌手是—”台上的主持人激动的大声宣布道,“Michael Jackson!”

她的摄像机聚焦在闪闪发亮的男人身上,他戴着黑色的墨镜,嘴角的笑容难掩此时他的开心。只见他从颁奖人手里接过奖杯,将带着水晶手套的那只手放在嘴边吻了一下,向台下的人飞吻着。

她通过摄像机放大的镜头看着台上的男人,不自觉被他的笑容感染。她将手放自己的胸口,感受着此刻快从胸腔飞出来的心跳,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和周围所有人磅礴的情绪。

“我不想要占据大家太多时间。”男人腼腆地笑着,这已经是他今晚第六次上台发表获奖感言了。“我想要感谢我的唱片公司,我的Motown family,我的父母,还有我的粉丝们。”他咬着嘴唇,向一旁看去,深色的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清楚的印着一个口红印—是刚刚吻面礼的残留。

过了半晌,他又转过头,目视前方,声音明亮而轻柔,“坦诚地讲,我真的不想摘墨镜。但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Katherine Hepburn,告诉我我需要摘下墨镜。好吧,那这就是为了你而摘的,还有露台上的女孩子们。”说着,他单手从一侧捏住墨镜腿,快速摘下墨镜。

帅气俊朗的面容此时才完整的展现在大众眼前,台下的尖叫声更大了。他墨黑色的眼睛分外晶亮,仿佛散发着无尽的喜悦和蓬勃的生命力。

他抬头看向她所在的露台,“我爱我的粉丝们,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的我。”

在这个时刻,她想,那些哲学问题、世界的真相都变得遥远而微不足道。在她数十年的两辈子的记忆里,她第一次这样直观又清晰的感受到一种生命锚点的拉力。

她想要他能一直这样开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话音未落,她的周围爆发出一阵尖叫声和此起彼伏的“I love you Michael!”被人群感染,她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也同身边的所有人一样,大喊着“I love you Michael!”

她用了两辈子,才等来这样一天,能对着他,在他能听到的范围内,理直气壮的喊出她的爱。没有别人不理解的眼光,没有那么多的“but”,也没有那么多的诽谤、谣言和价值立场的辩论。

在她喊出来后,她仿佛觉得有什么重担被突然放下,仿佛一个封闭已久的禁区被突然开放,一个干涸已久的情绪角落突然被填满。

她擦掉不知何时滚落到鼻翼的泪水,吸了吸鼻子。

“I love you more!”她听到男人饱含笑意又不失温柔的嗓音透过麦克风清晰的传递到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她希望时间能定格在此刻。

这句话是字面的意思—她是真的希望时间能够定格在此刻,这样至少那一晚的所有都是梦幻般美好的,而不是—

事情要从一瓶Pepsi可乐说起。

(二)

在她的镜头完整记录MJ获得8项格莱美的颁奖,打破历史最高获奖记录的全过程后,她如获至宝的关上相机,长舒一口气,感到十分心满意足。

能够亲自记录这一切,她觉得她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无论是高价请人连夜排队,还是这一天的争分夺秒和从停车场的一路狂奔。她甚至已经开始构思要把这段录像带摆在她的收藏柜的哪一层。她在她家的书房设置了一面墙的柜子,专门用来摆放她的追星藏品。她和她的朋友们戏称这个角落是精神避难所。

人很难超越一个时代,更难珍惜一个时代下被默认为理所当然的存在。比如没有人意识到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音乐盛况并不会一直存在,也没有人珍惜。

“我们的下一代会更好”是一个像“明天会更好”一样用来麻痹自我的错觉。

但是她先经历的是失去,所以才能格外感激这个时代,这一代人,汇聚起来创造的艺术盛世。

想到这些,她的精神放松下来,愉悦的从随身包里拿出一瓶可乐,拧开盖子,举到嘴边。

但是有的时候人不能高兴的太早。

此时的她丝毫没有想过她在赶来时一路的狂奔会给一个躺在空荡的包里的可乐带来怎样的冲击。

下一秒她就知道了。

充满气的液体从与她嘴角齐平的瓶口直冲她的眼睛,她惊呼一声,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就已经被液体溅到,在刺痛下,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她低骂了一声,有些窘迫的闭着眼睛摸出纸巾,小心的擦拭着眼睛周围的泪水。她扒开右边的下眼睑,本想拿纸巾轻触眼睛内部,擦掉一些可能残留的可乐,没想到并不平滑的纸巾在接触眼球的那一刹那,直接吸住了她的400度近视隐形镜片。在她把纸巾移开的那一秒,镜片也跟着一起脱离了眼球。这让她本就因泪水而模糊的视线变得更加模糊。她心里暗道不好,拿下纸巾,想睁开左眼查看,可惜左眼仍旧被刺激的生疼,她只好连忙用纸巾擦拭左眼。兴许是她揉的狠了,只见左眼的镜片也顺着她的指尖脱离了眼眶,在她的脸颊上滑落数寸后,紧接着彻底滚落到了地面,消失不见。

在她感到不妙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睁开双眼,泪水虽然已经被擦干但是她的视线却更模糊了—模糊到三米外尽是色块。

如果把世界比作油画,那之前她眼前的世界还是写实派的作品,现在就成了抽象派,还多了一种天下大同的美好,毕竟物体的边界都变得不那么清晰。

“…”她闭上眼,脑内滚动的脏话让她的头都开始疼了起来。但是,她想,好在她没有在拍摄完成前拧开可乐,好在她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成了。更好在,她的包里正好还有一副新的隐形眼镜。

她本要在格莱美典礼结束后去Mick和他的伴侣Jerry在洛杉矶的新豪宅参加他们的暖房派对。因为预感这个派对不会在天明之前结束,她原本就打算在派对前换上新的镜片,而现在的状况只是将这件事提前了。问题不大,她这样安慰着自己,她只需要找到卫生间换上新的隐形眼镜就好了。

理想和现实的鸿沟在此刻变得很具体,即她此刻的位置和一个不知在何处的卫生间的距离。

想到这里,她拉低帽檐,扯了扯黑色的口罩,低着头,向后走去。在说了不知道多少句“Excuse me”后,她顶着一头的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挤出了人潮涌动的露台。

来到走廊后,她眯着眼睛左右环视了一圈后,最后决定顺着头顶绿色的指示灯走。她一路沿着复杂的地形和上上下下的楼梯在圆形建筑里不知道绕了多久,就在她已经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她看到头顶上一个白底画着人型标志的牌子,牌子底下对应着的是卫生间特有的厚重的贴着金属片的木门。近乎要喜极而泣,她毫不犹豫的推门走了进去。

颁奖典礼设在洛杉矶的Shrine Auditorium。因为建筑有些年头,剧场卫生间狭小而老旧,但是胜在被维护的细致,显得格外干净整洁。墙面和地面是清一色的白砖,在门的左侧有一面很大的镜子和三个洗手池,右侧则是通往厕所的方向。有两扇半米高的木门悬在腰间的高度,阻断洗手台和厕所的空间。

这两扇木门的设置有些新奇,她好像之前没有见过这样的洗手间。这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一闪而过,她没有过多深思。她通过声音判断厕所应是有人,因此也不想在此过多停留。

她卸下脖子上的相机,与包一并放在洗手台上,又干净利索的找出了备用的隐形镜片。她将身体向前探,凑近镜子,熟练的将镜片安放进了眼眶。

重新获得清晰的视线,她眨眨眼,难以克制的翘起嘴角,麻烦总算解决了,她想。她长舒了一口气,站直身体,准备拿起包离开。

就在这时,随着她的手触碰到包的肩带,立着的背包受力平衡被打破,向下倒去,正好砸到相机的手柄处。在电光石火之间,因为背包的重力而向上倾斜的相机被按下了快门键,“咔嚓”。

快门声在洗手间自带的混响下显得格外突出。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她急忙一手扶住包一手抓住相机防止其坠落洗手台。还没等她回过神,只听一个浑厚低沉而充满愤怒的男声从她身后的厕所方向传来—

“谁在那里?哪个见鬼的在厕所拍照?”

紧接着,冲水声和拉链的摩擦声相继传来,随着几声沉重的脚步声,一个高大强壮的男人从木门后出现。那是一个留着寸头和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他紧皱着眉,眼睛瞪得很大,难掩的愤怒将他下垂的眼角甚至都吊了起来。

她转身看向突然出现的男人,表情显得尤为平静,平静到甚至有些木然。在她越慌,心情起伏越大的时候,她反而看起来越冷静。倒不是她天赋异禀或者磨练出了什么临阵不乱的本领,主要是这种时候她的脑子已经乱成一锅粥,实在顾不上做表情。

如果非要问她此刻在想什么,她其实想了很多。比如,“怪不得她很少见到两扇木门的设计,原来那是为了挡男厕的小便池”;再比如,“为什么在她看不清头顶指示牌画的是什么的时候,就能那么自信的走进来,甚至男厕所这个可能都没有进入她的大脑”;还有,“是多么大的巧合能让快门键被倒下的背包按到这种事发生在她根本不该进的男厕所,还被一个可以把她单手拎起来的男人发现,这简直巧合到像是她的仇家设计的连环计”。

“草。”她脑子里的想法最后化繁为简,浓缩成了一个字的至理名言。

男人的眼神仿佛能将她盯穿,“你站在那里不要动!”男人喊着,推开木门向她走来。

在她觉得情况已经不能更糟时,另一道冲水声从门内响起,紧接着,之间一道亮蓝色的身影进入了她的视线。那是一个年轻的男人,卷曲的黑色短发下是一张棕黑色的俊朗的过分的面庞,一张在过去的将近两个小时内频繁出现在她的镜头下并拥有了很多张特写的面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