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三十七个部落,各出了一名“射雕者”:草原上的顶级射手。
唯独留在漠南的挛鞮氏为避嫌没有出人,但会负担刺杀行动的一切接应工作。
三十七名死士,自带弓箭和弯刀,跟着头曼和冒顿又一次南向穿过寸草不生、砾石遍布的戈壁滩——
连接不同文明中心的道路必定深居内陆,故而多为沙漠地貌。
小心翼翼的马队走了与来时不同的另一条山洞,渡过了秦军把守的阴山,回到了挛鞮氏的牧场——
没有哪个秦朝官吏会发现挛鞮氏多出了三十七个壮年。
稍作休整,等到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刺杀小组穿上黑衣,蒙上脸面,剪去了平素任其生长的长发,然后就开始了行动!
天上的大雕,这些“射雕者”一箭两个。城垛上的守卫,自然也不在话下。
一行人踏着闷声倒地的秦兵尸体,潜入了云中城。他们无需知道太子督军府的方位,只需寻着那被映射到夜雾之上的朦胧金光——朔方军的两位元首,正亲自在院里监督着手下清点偷来的成堆金块!
射雕者们熟练配合,搭成一道人肉梯子,让其中两人爬到了外墙顶上。
尽管各部的射雕者武艺不分高下,但这两名刺客能在人群中分辨出首要目标:太子扶苏和蒙恬大将!
无论是空中或是地面,这些顶级的射手百步之内不会脱靶任何移动目标。
而刺客射向大秦太子的第一发冷箭,也的确直奔后者的咽喉。
只不过,在正中靶心之前,一面自启动的神盾控制着太子爷摩挲着金块的左手高抬起来将箭镞接住,同时将厚重的金块跌落在地,发出清越的响声!
至于射向蒙恬大将的第二发利箭,被另一面血肉组成的盾牌挡住——蒙恬的长子蒙止见势不妙,纵身一跃,为父亲挡住了致命一击!
第一滴血既见,再也无须潜伏。
漠北刺客们嚎叫着翻墙入院,将一发发的利箭近距离射入在场文物官吏的要害。
陆克山是个鹤立鸡群的例外,如山的躯体中了数箭,仍旧勇猛地砍杀着敌人。
而且,朔方军的两位元首毫发无伤,迅速用“勾玉”和“秦镜”呼叫增援。
三十七名刺客,很快就在步兵骑兵的夹攻下全军覆没了。
督军府的院子里,成堆的金块被鲜血染红;侧旁,倒伏着与之等重的两百多具尸体。
这些逝者中间,尽管不包括朔方军两位元首本人,却流出了二者的精血:蒙恬的长子蒙止,以及扶苏的长子季诺。
在府里乱作一团的时候,一名站在屋瓦上放箭的射雕者,被一发流失射中大腿,从屋顶栽了下去。
不偏不倚,落到了寝殿之内!
尽管室内并没有亮灯,窗外并没有月亮,但此时四面八方的火把已然把清雅的寝室照亮。
挣扎着爬起身的刺杀者发觉:自己正背对着锁死的房门,却面对着第三次怀孕的太子妃和她怀中八岁的女儿和七岁的儿子!
刺客的蒙布脱落,露出了一张因祸得福而狞笑的刀疤脸,哗的一声抽出腰间的弯刀,一瘸一拐地迎上来,朝扶苏的家眷猛砍过去!
随着一声刺耳的撞击声,明锐的弯刀竟然被季诺双手握住的直剑挡住了!
只见小男子汉瞪着明珠似的小眼睛,挥舞着比自己还高的铁剑,英勇地护在无路可逃的母亲和姐姐身前。
匈奴人先是一愣,后来又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便狮子搏兔地使出全力,刀刀劈向季诺,很快就把男孩砍得遍体鳞伤,无力回天地瘫软下去。
现在,刺客可以从容不迫地解决剩下了母女了。
突然,他感到两根手指在猛戳自己的后脖颈子——蓦然回首,便见到刚刚赶到的太子殿下,怒目圆整看向自己!
未等匈奴人反应,扶苏便高高举起左腕上的神盾,重重地劈砸下来,一击就让草原人宽阔的头颅裂成了两半。
之所以要先给对手预警,是因为大秦帝国的储君若用背后偷袭这招,着实有几分掉价。
院外的喧嚣,渐渐平息下来,让人愈发听清伤者垂死时的呻.吟、妇孺受惊后的啼哭。
太子爷倏地缩回了白虎盾,盾面上的沾血哗啦一下洒落在地。
他快步上前,俯下身子,张开臂膀,与妻女一同抱住了儿子冰冷的遗骸。
善后:
三十七名刺客,无疑是草原之人。
虽然找不到直接证据,漠南的挛鞮氏肯定逃脱不了干系。
始皇帝通过勾玉批示:如果严厉惩罚挛鞮氏,那么一是有违程序正义,二是会影响招安漠北诸部的大局;因此,这起刺杀事件,只有挛鞮氏的一份子受到了惩处。
首领头曼的长子冒顿,被秦兵从牧场大帐中抓走,编入朔方军为奴,战斗到死,方能归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