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一班换课?下一节?”叶霏帆看着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穆娴宸,疑惑重复对方刚刚说的话。
“嗯,我刚刚突然身体不适,确实需要去趟医院。可能只有叶老师你这有时间,麻烦你了。”穆娴宸戴着口罩,蓝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露出的那部分面庞没有一丝血色、白眼球上却布满血丝,更映衬出眼眶通红,手紧紧扣在门框上依然隐隐在发抖,看上去状态真的很不好。
“没关系的。穆老师稍等,我看一下时间安排。”叶霏帆拿过桌上的备忘录和课表,仔细对过时间。
“没问题,穆老师。我先跟年级组长顾老师那边说一声,麻烦穆老师稍后也正式报备一下啦。”
“好,感谢。我会的。”穆娴宸应道,转身向外走去。
“没事的。穆老师路上注意安全。”叶霏帆看着穆娴宸略显僵硬地应下,无精打采地转身走出去,和平时那个随和温婉的同事完全是两个人。
她正感叹着生命诚可贵,打算从这周起每隔几天挤出一点儿时间来给自己安排上久违的锻炼任务,哪怕夜深人静后回宿舍的路上悄悄去操场上顺便跑几圈呢。
正计划着,便看到手机有不少消息弹出。是自己和林巍、还有其她几个入职时间相近的老师的一个摸鱼群。她本打算先过一遍备课记录再看群聊,但手机却响个不停。
她的微信设置了应用锁保护,锁屏时只有新消息提醒,看不出来内容。群聊的消息她开了免打扰,只有有人艾特自己时才会震动。
看了看放在桌上不停震动的手机,她满心疑惑。最终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确认时间尚且充足后,她放下备课记录本解锁手机查看消息。
刚点进聊天窗口,入目就是一张图片消息抢夺了她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忽略掉文字对话框,叶霏帆点开了这张照片。
画面中间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没有拍到脸,只是身形有点儿眼熟、像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她没能仔细想这是谁,因为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后方墙上的大片的红色吸引。
是红墨水?还是油漆?再联想到躺在地上胳膊沾满血的少年,也很容易会往血迹这方面猜测。
但是叶霏帆没有去尝试着推理墙上暗红色和鲜红色交织渐变的笔迹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写上去的。她的目光聚焦在右下角的两个鲜红色字母上。
叶霏帆忍不住去放大图片,确认那两个字母是否真如自己第一眼所看到的那样,是大写的D、F。她希望自己看错了,但是并没有。
英文字母被写得扭扭曲曲,但是写得人相当用心,一笔一划地。字迹边缘有些许液体在未干时下坠的迹象,却很快干涸凝固、如冬季将坠未坠的冰柱,只不过要短上很多,并不妨碍读者辨认字形。
这右下角鲜红的字母是画面里较大的涂鸦。刻意放大地仿佛是在强调什么,写在右下角又让人觉得是惯常的落款。她没有主动去想到这个人,但是这个字母的缩写却太过熟稔。
强烈的不安就这么涌上心头,上一次出现这种惶恐不定的危机感,是在大四拒绝保底学校的保研offer时。
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应该返回聊天框,看看群里的历史消息、去了解来龙去脉。但是手指像被人控制住一样,不停缩小又放大着图片,企图从其它的小涂鸦中找到证据,证明是她想多了,这个缩写并非指向她担心的那个人。
缩写前面有一行小字,中文简体,更是写得歪歪曲曲,让人莫名觉得是由汇聚了许久怨气的幽灵执笔。横不是横、竖不是竖,不知是笔的问题还是故意的、笔触粗细不均,深浅不一的红色挤成了一团。叶霏帆反复眯眼再瞪大、不停地把手机拿远又凑近,如果自己近视、可能她还会尝试把眼镜不断摘下再戴上。
还好是母语,在叶霏帆的不断尝试下总算看清了写得是什么:[这是一场复仇:来自]
“来自”后面,是刚刚看到的两个骤然放大很多的大写字母——D、F。
上面有两行稍大一点儿的字,虽比起两个缩写字母还是很小,但至少只需稍微放大图片就能很轻松的辨认出来:
[浔阳江头夜送客
___叶艹花秋瑟瑟]
《琵琶行》。高一下就学过的全文必背必考古诗文,又是在文章开头。背长篇课文时,文首部分、文末部分、以及文中的名言名句最不易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