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折得一枝春(科举) > 第57章 战火硝烟起

第57章 战火硝烟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宁赵夫妻二人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去给自己妹妹拖后腿。

毕竟他们若是一大家子都去,也不能跟着一起住在六宫局。若真有事儿还得劳蓁蓁出宫捞他们不说,还有更现实的事情摆在眼前:

一家子毫无根基去京城避祸,如何生存?这仗不知道什么时候打起来,打多久,他们总不能在京里坐吃山空吧?是以她们最终让全家武力值天花板赵丫丫陪着妹妹住六宫局,剩下的人另作打算。

赵蓁蓁心下着急,赵丫丫更是放不下这一大家子,可怎么劝不动主意已定的妇夫,京城那边催得也急,两人只好连夜启程了。

待她们走后夫妻二人也默契地行动起来。翟子清目前已经被府城的雁山书院录取,能去大书院自然更安全些。任旭目前还没着落,他们跟孩子爹娘商议后一致决定把事往后稍稍。其余人仍是照常念书过日子。

小暑前后,英国公的消息再次传来时,鄂州急前锋已经拿下两县,离他们安庆不到三日路程。

纵观造反,讲求的是个兵贵神速,旁的不管一举拿下敌人腹地才是兵家常用战术。

所以按理说,鄂州军应该只是借道安庆,并不会经过他们沐县。可事无绝对,尤其是他们沐县这些年靠着运河发展得不错,不能富得流油也因为钱多粮多让他们评上了一个中县,保不齐这战火就会蔓延过来。

赵惟明当机立断决定携家回村上避灾,还强硬地拉着赵敏一家回乡。

留在镇上一旦城破那就是躲无可躲,回乡下能监管自家粮食大本营不说,他还早在去年就包了个远离村庄荆棘丛生的山头,挖了个能住人的山洞往里囤了不少干货和腊肉。

他读书时宝石村赵家老宅久无人居,这几年田家夫妻住着倒是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一行人也是难得回乡下,赵惟明将学生们都召唤到村中上课,夜里他们就去赵小静家和田大郎盖的守稻谷的小屋中挤着睡,大家一块儿照本宣科认天上的星星,当被蚊子青睐的难兄难弟。

宁不屈也带了草垛在内的四个女孩儿在老宅念书,这下连不爱念书的子殷红也没逃脱。

不过宁不屈没待过乡下,觉得新鲜得很,还找隔壁婶子抱了一篮子刚孵出来的小鸡,这会儿还是那群女孩儿教她怎么建鸡圈儿。

赵惟明自来大乾朝就没种过地,到了秋收被宁不屈怂恿着跟佃户们一起挖田坎放水打稻谷,割得双手双脚全是细碎的小伤口。宁不屈一边有些心疼一边发笑,谁知道这人打拳练功看着虎虎生威的,割个稻谷却那般笨手笨脚?

这般岁月静好让人差点忘了是躲灾祸了。可是自他们回乡大半个月后,便时不时就有些衣衫褴褛的百姓携家带口路过此地,他更是还撞见过一二个手中有长刀的落魄青年,看着像是战场上下来的逃兵。这些事情还是让她们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头上永远悬着剑。

重阳时就连蓁蓁的半月一封书信也没了,赵惟明心下着急,叮嘱好一家子自己便悄悄回了趟县里。

这一查才得知是他们安庆步军指挥使李家投了英国公,不仅领了三千兵马投入麾下,甚至还把他们安庆与京城必经之路上的常山山脉给鄂州军建起了营地,据说已驻扎万数的鄂州军了。

消息渠道一断,这下更让人焦灼。他好些亲朋与太后绑定太深,他不想看到太后输。

寒露后天气渐凉,赵惟明几次去县里打听消息,这回都没探得啥动静,这场战争似乎一下子摁下了暂停键。

不过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马上就要过冬了,英国公再打不下来,极端天气与粮草问题就会成为困住他的两把大锁。

赵家人搭上炕准备猫冬,静待这一场战争的走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