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是十日后放榜,赵惟明这回考得轻松,就缺了点大考的实感,除了回去当晚相较往常早睡了些许,第二日便按照正常的作息开始埋头苦读。
没两天陆陆续续有认识的文人捎来帖子清请他一同参与某某诗会。历年府试院试过后,由于学子齐聚,大肆举办各种诗会文会已经变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是这些文会一个都不去参加便会被认为是孤僻。
但赵惟明也婉拒了这些邀约。这种集会上夸夸其谈的人太多,只论出身捧高踩低的更是常见。
赵惟明按照出身来说,只是一农家子,自身才学也无力竞争府试案首,去了大概率会是别人曲意逢迎的垫脚石,不如拿这个时间多写两篇文章。
只是别人邀约大概率是好意,赵惟明婉言回绝的时候只能说等府试后定来参与云云,
之后院试和府试应试内容可不一样,这会儿需更加投入才是。
十日后,安庆府考院大门前挤满了人,这回他不用自个儿挤进去看。王福安比他还高半个头,人却灵活地很,眨眼间便挤到前面去了。
赵惟明被人群淹没,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着王福安报喜。
等到张榜的差役一来,王福安已经不声不响地寄到了最前面,他识字不多这段时间还专门学了赵惟明的名字和籍贯,就等着这会儿了。
“中了!中了!”不知为何,前面闹哄哄的人群中,赵惟明却直觉这声“中了”是王福安说给他听的。
“中了,明弟!你可排十七呢!”王福安高声叫喊,难以掩饰兴奋。嘿嘿,他算数不行,一口气能数的数不多,好在赵惟明排在一十七名,他数得过来,这才没给自个儿丢人。
赵惟明听着倒是有了些笑意,他对自己这次的发挥还是有些把握,这会儿听着消息算不得意外。
随着张榜的差役唱名,大家名次也就依次揭晓。府试今年一共录了一百二十名生童。除了赵惟明排在第十七外。高泽方的表弟排在了第二十六;赵泽芳排八十七。
而尹大壮这会确实没在正榜上,没能过府试。
不过他名次也不低。府试起除了会张贴的正榜外,还有个用作鼓励的副榜。
尹大壮排在副榜第十三。也就是这次府试的一百三十三名。他对这个排名算得上满意,他今年本来就没想下场嘛,这会儿县试过了府试名次也不错。不仅能对他娘有了交代,他对自己也有交代了嘛!
他眉间不见郁色,反倒是落落大方恭贺几人。
赵惟明心里其实也是替他高兴的,二人文章是互相看过的,虽然觉得比平日里发挥更好些,但还是能判断出来尹大壮这回怕是要名落孙山,能得这个名次已经算是不错了。
他还挺佩服尹大壮心态的,回回都能稳得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名利心淡,才能接连两回大考都相较平日超常发挥。
人总要经历起伏的,赵惟明心想,只盼有朝一日自己遭遇坎坷时能有他这样心态就好了。
一旦多了这样的对照反思,赵惟明不知不觉在他人眼里愈发沉稳。
这回虽拿到了童生功名,几人却连庆祝也不曾,除了给家里人去信报喜外,便是全力以赴备考院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