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回到卫家涌没能待多久,毕竟她还得回江城去处理店里招人的事情。
她把这里的事情先安排好。
她自己先在记事本上把要说的事情列出来,再一一细说,先是跟苏美兰开个简短的会——
宋盈君:“镇上的小炒店,咱们就只做下午半天,傍晚你做完电子厂工人那波生意,搞完卫生就关店回家。”
苏美兰提醒她说:“电子厂以前五点半下班,现在好像工厂不咋地,五点左右工人们就都出来吃晚饭了,我六点就能回到家。”
宋盈君按上辈子的事情估算一下时间,说:“可能是厂子效益不太好,你……有没有什么熟人在电子厂工作的?可以跟她们说说,得提前准备。”
苏美兰摇摇头:“没什么熟人,我也是听工人们说,说厂里在搞改制,现在也没搞出什么名目。”
宋盈君点点头,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电子厂上辈子跟她幺姨的纸箱厂一样,都是第一批倒的,改制并没有让这俩厂活过来。
这俩厂给工人的安置款和倒闭前搞买断工龄的事儿还不清不楚的,很多工人到上辈子退休要拿退休金才知道实情,可是钱也拿不回来,特别无奈和心酸。
宋盈君想了想,说:“没有熟人,那你就别说了,省得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要赖在你头上的。”
苏美兰深有同感地点点头:“哎!可不是么,我不敢说的。”
时代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宋盈君知道自己哪怕说什么都阻止不了,所以没再多说,还是回到自己的事情当中。
宋盈君清了清喉咙,在记事本上把“小炒店”那项用红笔划掉,笔尖往下移。
她看着本子说:“接下来是宋子君和卫家娣的三餐问题。”
苏美兰说——
“你个这放心吧,按之前的,早餐午餐我现煮,晚饭呢也简单,菜是预先跟火锅店一样事先备好的,我就回来炒一下就行。”
“她们放学早,她们说了能炒的,但是我按你说的,让她们先做作业去,等我回去再炒。”
“那天兰梅说她晚饭也有炒,我知道你不会让人做白工,所以我还没跟她说别的,就想着跟你商量一下,如果有时候是火锅店的员工炒的,这里有没有奖金之类。”
倒也是不苏美兰故意邀功,而是她之前已经被宋盈君说过很多次了,说要立好开店的规矩。
不要老让员工“顺手”去多做事情,员工如果不说,老板或者上级就真的觉得员工真的只是“顺手”。
时间久了,上级或者老板没把员工这点“顺手”的付出当回事,员工呢,又觉得自己多做了工作却没受到重视,久而久之,矛盾就会产生,累积时间长了,肯定得出问题。
所以苏美兰就打算先问宋盈君,这事儿怎么个解决。
宋盈君听了很高兴:“幸好你跟我说了,这个是要分清楚的,我请她们来,工作只是负责火锅店工作,给我的家里人做饭不是她们的本职。”
苏美兰听到宋盈君这么说,也松了一口气,她果然没看错这个老板,她做事一向是很公道的。
宋盈君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她也想出了一个方案——
“这里有个表格本子,每做一顿,就在每一栏分别写上日期,早午晚饭,做饭人的名字,月末统计,按五毛钱一顿饭的工费来算,饭菜那些就做合适小孩子吃的就行,你们看着做,我信得过你们。”
苏美兰手里也有个本子,她赶紧记下来:“哎,这个办法好,到时我去跟她们说!”
吃的能解决就行,家里有洗衣机,大家都会用,只需要把衣服扔进去,放洗衣粉,开水,等洗完再拿进旁边的桶按脱水,等脱完水晾起来就行。
宋盈君也没办法,现在还没有全自动的洗衣机,幸好有半自动的,比起之前还要自己打水打肥皂一遍遍地手洗,那可好太多了。
有这个洗衣机在,大家都不用手洗,省了不少时间。
宋盈君特意交代:“你家里的衣服也拿过来一起洗,怕不卫生你就洗自己家的,其他的让她们自己洗就行。”
苏美兰应:“哎,这个我记得的。”
她本来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宋盈君说,手洗衣服时间长,想让她拿机洗,省下来的时间哪怕是休息也好,休息完更有精神,上班干活的时候也不累。
苏美兰最后才同意的,她下定暗心,再攒些钱,也给自己家里买台洗衣机,老是用老板娘家的水和电她也不是很过意得去。
宋盈君再把“孩子们的三餐”这项划掉,往下移——餐厅管理及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