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群星消失之前 > 第30章 作者的唠唠叨叨

第30章 作者的唠唠叨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尽管她的人生已经被更改,但她也只不过是在博士铺下的路上继续向前走,出现问题,替她解决的人是博士,还有朋友们。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属于她的高光也只在最后按下按钮的那一刻。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很难继续写下去,开始绞尽脑汁地给她俩安排任务,但情况变得更糟,她们看起来像是为了达成某个任务而行动。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错的离谱。

接受生命中的失去本身就是一件难事,更别说带着很多人的信念走下去。

她们不需要我来安排什么“高光时刻”。

萧柏星并不是没得选。

就像她问兰斯特的两个问题,她去做,或许什么都改变不了,但不接受博士的安排,她普通的生活还能继续。

将来,她不会接受赛博格改造,就作为一个普通的心脏病人,过完自己或短暂或长远的一生,宇宙里发生什么,和她并没有太大关系,她的一生不会那么可怕。

萧柏星其实在和博士谈话之前就做好了决定,她会去。

就像前面说的,她认同自己过去做的每一个决定,并且讨厌脱离自己决定的每一个意外。

博士是过去的她,拥有和她一样的过往,还有她尚未经历的转变。就算不细问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但这是已经发生的事,萧柏星没理由否定她。

萧柏星厉害的点在于,她自始至终都尊重自己的决定,也能克服自己的恐惧,去面对那些不受她控制的后果。

同样,艾斯特尔也是这样。

她的故事远不止于这短短的十几万字,那些未能展现的时空里的她,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是一个整体。正是因为有了一次次的选择、行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才会是艾斯特尔。

值得萧柏星喜欢的,才会是艾斯特尔。

艾斯特尔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清楚博士隐藏在无私下的那一点私心,清楚姐姐的心口不一,更清楚萧柏星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所以她做的是等待,同时将最大的信任给予身边的人。

03.

兰斯特·莱德,地下城的首席,在持续了数百年的灾难里的,人类的领路者。她的名字取自物理学家萨莉·克里斯滕·莱德博士 (Dr Sally Kristen Ride)和天文学家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Henrietta Swan Leavitt)。

她金色的头发看着很冷硬,总是一丝不苟地穿着熨烫平整的制服,那双紫色的眼睛似乎从来学不会妥协。

在外人看来,她是个冷漠的人,很少对作为妹妹的艾斯特尔和身边的人表达爱,似乎只有关乎到地下城存亡的事,才能调动她的情绪。

可很多时候,了解她的方法,不是去听她说了什么,而是去看她做了些什么。

像是文中提到过的,地下城会选择最适合它的首席。比起一个领导者,她更像是地下城本身。恒久的守望,坚毅的守护,还有最后关头,义无反顾的探索。

她的存在给了很多人依附和支持,尤其是在博士离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落在她身上,只要她有了放弃的念头,很多的故事,将不会有后续。

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兰斯特在,她们永远有希望。

故事的最后,兰斯特其实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最后一颗星星,却还是将希望留在了讯息里。

毁灭来临之前的地球,像是棵枯死的大树,叶子零零散散落了一地,但有个人强硬地把一根新枝接在了顶端,于是在经历了一场风暴后,新枝的叶子长了出来。

04.

常卿和言尽欢的恋爱有点年少青涩的心酸,还有执着等待换来最甘甜的果实。

常卿家庭条件很好,会无条件支持她的每一个兴趣爱好和决定,在被爱包裹的家里长大,她成为了一个大方又热情的人。

在萧柏星面前,她有着作为姐姐一样的担当,虽然她没有萧柏星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比她更现实。

她会在遇到艾斯特尔这么个陌生人的时候,优先保证萧柏星的安全,又会在艾斯特尔提出留下的时候,向她要一个保证。

她比谁都清楚,在这个社会当中,守序与规矩多么重要,也明白违反规矩的人会有多大的麻烦。

如果没有意外,她会一直遵守规则,然后做规则的管理者、守护者,就像她在之后的时空里成为治安局的局长一样。

她唯一的意外就是言尽欢。

她比萧柏星的救世主情结强一些,但不意味着她就是最无私的那个人。照她的性格,如果发现地球要毁灭,而自己什么都做不到,她会辞职回家,利用一切时间陪着爱人。

不过这么做,很可能要被言尽欢训一顿。

在这群人当中,言尽欢一直担当着年长者的角色,像是博士一样。她并不是枯燥无趣的大人,她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这帮孩子强许多。

她要比萧柏星更早知道宇宙的秘密,也更理解博士所做的一切。

一些关于大人的担当和责任,在言尽欢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擅长从“大局”考虑,只要宏观来说对她们、对世界有益,那么比起这些,微小的损失和代价,她都能接受。

这些代价里包括她的生命。她可以很坦荡地把未来交给年轻人、下一代,并且甘愿俯下身去给她们当垫脚石。

05.

相比起其他人,米娅和乔茜的态度并不坚定,她们是最尊重自己的意愿和情绪的那一批人,同时也更加现实。

让她们感到愉快、开心的事,她们会不计代价去做,相反,如果她们在一段关系当中感受到被强迫或是强大的约束,她们就是最叛逆的那一批人。

写这样的角色令人头疼,因为她们的想法过于活跃,而且很难找到一个模板,将她们的行为逻辑都套上去。

所以不管是米娅拒绝了萧柏星的请求,还是乔茜决定帮忙进入黑市,都像是一瞬间的决定。

米娅在言尽欢死后,仍旧不赞同萧柏星的所作所为,哪怕她知道,宇宙当中正在发生很可怕的事,但这些事本就脱离她的能力范围。

但她看到了萧柏星的行动,并因为自己的退却而懊恼,所以后来,她还是帮助萧柏星进行了许多实验。

乔茜出场时就是一副疯疯癫癫桀骜不驯的样子,她习惯并融入了地下城的环境,并且试图掌握主动权。

她不是一个正派角色,相反,带了些圆滑狡诈。

她会在面对一个弱者时露出獠牙,又会在被“弱者”反扑后放低姿态求饶。

她对金钱其实并没有那么渴望,只是她现实地认识到,没有金钱,就等于失去了试错的机会。

她是个天才的发明家,尽管在外人看来,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他们叫她疯狗,但她只是做了许多人敢想却不敢做的事。天才和疯子的边界很模糊,能够让人做出选择的,只是他们创造的价值。

但那些价值,会让她感到开心吗?我想她已经给出了答案。

要是乔茜不去进行那些疯狂的实验,不和黑市的人打交道,遵纪守法,她在地下城,一定会获得和博士比肩的口碑。

但那就意味着她要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约束,变成一个在自己看来低级无味的人。

故事最后,她得到了作为地下城首席兰斯特的认可,但这并不能扭转她的性格,最多让她小小开心一下。在新的宇宙里,她会进行更加疯狂的尝试,满足自己所追求的快乐。

==

最后是关于作者有话说的一些小巧思。

在动笔前,我就已经把故事缩减到了十万字左右,尽管结果看来,还是超出许多。但想在这十几万字里让大家了解到全部设定细节,属实有困难。

所以我把补充的设定都加到了“作者有话说”里。

这本书的作话就像是一些档案记录,也很像游戏中的拾取物,能让大家了解到一些主视角之外已经发生,或是正在发生的事。

很高兴大家喜欢这样的作话。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私心的话,那就是想告诉大家:宇宙中,很多事情正在同时发生,那个跟我们极为相似的存在,正在努力适应生活,克服种种困难,就像我们一样,偶尔望着划过的流星许下小小的心愿,我们并不孤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