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荼到温家门口时遇上了挑着水担恰好要出门的温山,看到温荼过来温山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阿荼来了,快进来,正好一起吃午饭。”
“不不,大伯我就不进去了,这鱼是我今天在湖里抓来的,刚好给家里打打牙祭。”
“你这丫头,来都来了送什么东西,家里不差这点东西,拿回去给小礼和小姝吃。”温山故意板着脸拒绝。
“大伯您放心吧,家里还有,这东西花费不了什么钱,这条鱼算是我的一心意,感谢家里帮我修葺草屋的,您可不能替他们拒绝啊。”
温山说不过温荼,只能接过鱼往屋子里走。
“大哥,你怎么回来了,呦,后面还跟个来蹭饭的。”刘秀红先看到了温山后面才看到跟在温山身后的温荼,想到那被分出去的十五两银子她就忍不住想要刺温荼两句。
“三弟妹,你别瞎说,温荼是来送鱼的。”温山连忙解释。
刘秀红这会儿才看到温山手中的鱼,顿时噤声,末了她理不直气也壮的说了一句,“无事献殷勤,说不定有事要麻烦家里。”言罢她直直的走回屋子里。
“你三婶就这脾气,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温山手足无措的看向温荼。,生怕她生气。
“其实三婶说的也没错,我这次来确实是有事。”对于刘秀红的冷嘲热讽温荼已经能做到左耳进右耳出,故而温荼并没有因为她方才的话起丝毫波澜。
温山挠挠后脑勺一脸憨厚,“有什么事你说,能帮忙的大伯一定帮。”
“我看山上有很多竹笋,想借用一下锄头。”温荼说出了她此次的目的。
“那玩意烧胃,只有煮肉的时候好吃,你可别弄太多。”温山一边提醒一边带着温荼往放农具的地方走。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等着自己吃饭,温荼借到锄头就直接回去了。
中午吃的是炒野菜和紫苏烧鱼,都是上午得来的,新鲜的野菜洗净,焯水后切碎,再用猪油炒香,放一点点盐就十分鲜嫩可口,尤其盛出来的时候菜的颜色的似乎绿的能掐出水来,更是让人胃口大开。
紫苏烧鱼更是一绝,先用前些日子买来剩下的五花肉炒出油脂,再把处理过切成块的鱼倒入锅中,只听见‘呲喇’一声肉香鱼香在屋里散开,原本在院子里玩耍的温姝,温礼闻着味道不自觉的来到灶房。
待鱼块煎的两面金黄,温荼往里面倒了些黄酒和少量水然后用锅盖盖上直至锅内的水开始沸腾她才重新掀开锅盖将盐和切成细碎的紫苏放了进去,用铲子将味道搅拌均匀,最后盛出。
整个屋子里飘满了紫苏烧鱼的味道,两个小的站在门口不自觉的咽口水。
“洗完手我们就吃饭了。”
得了命令的两个小的飞快跑去洗手,回来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两人飞扑上桌。
“好好次。”温姝嘴里叼着根野菜一边吸溜一边赞不绝口。
温礼虽然没有说话,但那吃的鼓鼓的腮帮子足以见得这顿饭很合他的胃口。
看着他们大快朵颐的模样,温荼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饭后温姝抱着吃的滚圆的肚子在床上打滚,许是早上玩累了,滚着滚着就出了鼾声。
温荼扛着锄头正准备跟温礼商量让他留在家里,没曾想温礼竟然主动提出了留下。
午后的阳光落在竹林里形成斑驳的光点,清风拂过带起沙沙的响声好似在歌唱一般。
温荼仔细的扒拉这地面上的落叶,她要找的不是那种已经长出的毛笋,而是只露出一点尖尖的出头笋。
这种笋长出地面后就是毛笋,但它比毛笋更加清甜鲜嫩,而且没有涩味,只是这种笋大部分都在地下,只露出一个个小小的顶尖,或者甚至都没有露尖,只是拱起一点点土,所以很难被发现,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她找错了多次后终于找到了目标,她挥起锄头吭哧吭哧的挖土,在挖了有六十公分左右,黄白色比她大腿还粗的出头笋露出全貌,用锄头将竹子的根部掘断,拿出笋重新将坑埋上。
做完这些,温荼已然满头是汗,斜靠在旁边的竹子上大口喘着粗气。
她没想到挖个笋竟然这么费劲。
力不支和竹篓装不下的双重困难让她不得不提早背着两根笋下山。
等她回家的时候发现厨房里堆了不少的柴火,明明她中午走的时候这里还是空荡荡的。
“我看家里没有柴火就去后面捡了些。”温礼听到外面的动静跑出来,恰好看到温荼正对着他饭后捡的柴火若有所思。
温荼微微点头,她此刻只觉得口干舌燥急需喝水,身体的疲累加上肩膀的疼痛让她只想休息。
温礼见状跑进厨房,等他出来的时候手里捧着一碗温热的水。
温荼接过水杯,毫无形象的大口灌入。
喝完水温荼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我们小礼真棒,都能帮阿姐照顾家里了。”
温礼的脸因为温荼的夸奖瞬间红了,古代人讲究含蓄谦虚,在温荼来之前温礼从来没有接受过如此直白的夸奖。
他拿过温荼手里的空碗跑进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