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贾环惹出了事儿,但当时就被贾政按下了,王夫人虽然行事不谨,但当贾政下了死令的时候,贾府知情人还是知道家里哪个人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于是,直到贾荀跟着邢夫人王夫人进宫谢恩,贾环的破事儿都没传出去,旁人只当贾政不满意贾环身边的几个人,所以赏了个丫头下去。
这回进宫,皇后平静多了,她听宫人说贾荀因着岁数大了,所以在外头请安没有进来。就对屋里坐着的邢夫人王夫人道“常常听贾妃提起她弟弟,说这孩子孝顺懂事,读书很好?”邢王夫人不敢托大只说家里宠爱孩子,难免夸大。
皇后就令贾荀进殿,贾荀行礼后不敢抬头,皇后见他低头站在下头道“抬起你的头,让本宫看看,素有贤名的贾妃,有个怎么样的兄弟。”
贾荀抬起头,不敢直着眼看皇后,只匆匆扫了她一眼,发现皇后反而比上回胖了不少,只是看着依旧没什么精神,坐在那里同金座边的金鹤一样没什么生气儿。
“瞧着是个好的,贾妃也恭谨,本宫就赏你个恩典,许你进贾妃宫殿与贾妃相见。”
贾荀听着皇后一口一个贾妃心里生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怡姐儿又不是没有封号,难道怡姐儿和皇后有嫌隙?
但他知道这不是他能问的话,故而他只谢恩,等皇后让他们往宫里去,他才问了领路的小太监。
这小太监看着比上次那个岁数还小点儿,清瘦的很,面上带着几分郁郁,但是贾荀问他的话他还是一一答了。
“不瞒您说,上次小皇子夭折,又有很多事情堆在一起……后来,皇爷有一次一怒之下就去了娘娘们的封号。
当然了,皇爷这个……后来又给娘娘们晋了位,如今贾妃娘娘已经是妃位了,领的还是贵妃的份例,又成了了永和宫主位,福气的很呢。”
邢夫人听了这话倒还好,只羡慕的道娘娘福气,王夫人听了这话倒是险些落下泪来。就这几句话就能知道怡姐儿那段时间的日子很难,特别皇子夭折叠上南河道等事,后宫怕是成了皇帝皇后的出气筒。
贾荀叹了口气,给小太监塞了荷包,又道“劳烦您老,请问我们娘娘身子可好。”贾荀本意是问怡姐儿有没有被捎带着受皮肉之苦,但这小太监却好似误会了。
“您这……娘娘还是很受宠的,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靠缘分的。”贾荀懵了一瞬间,反应过来是小太监误会了,赶紧道“您误会了,我是想问问,我们娘娘身体可康泰。”
太监琢磨了一下道“这个却是不大好说的,您也知道,前段时间宫里事情多,娘娘们难免要跪跪经祈祈福的,这,着凉累到也是常有的。”
王夫人听了这话更是不忍,连邢夫人都不作声了,贾家的女儿哪个不是娇养大的,素日里做个针线,起个诗社,赏园玩乐,什么时候有跪到生病的时候。
贾荀与姐妹间虽不如宝玉和姐妹间亲近,但听了这话也觉得心疼,他只庆幸,姨娘不在,不然亲娘见了这事儿怕不是当场就要嚎啕出声了。
等几人进了永和宫,贾荀抬头就看到贾妃站在游廊下,探着头巴巴的等着家人来看她。
贾妃见了贾荀先是一愣,然后赶紧跪下向坤宁宫方向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