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三奶奶恭敬的持着杯盏,清淡的茶香裹着白色的蒸汽扭曲了她眼前的色彩。
“珠儿媳妇,听说你身边的丫头不太得力。”王夫人没搭理畏畏缩缩给自己倒茶的环三奶奶,只捻着佛珠垂目看着下首的李纨。
李纨穿着件儿半新的墨绿色缎袄,头上插了支素银簪子,蜡黄着一张脸,乍一看竟跟王夫人像一辈儿的人。
她不敢跟王夫人对视,只嗫嚅道“太太,是,是媳妇管教不严…”“哼。”王夫人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水道“珠儿媳妇,你是书香门第的姑娘,进了咱们家也是做了大嫂子长媳妇的人,莫失了这些年你的体面与分寸。”
“我没进过学,也听过珠儿读书,知道相鼠的故事。你没进过学,却也该学了女德,莫要丢了你夫你儿的脸面,让他们在地下也不得安宁。”
王夫人说话时平静的很,但李纨听了话却险些软倒,还是环三奶奶好心扶住了她,没让她直接从椅子上滑落下来。
“还有一桩事儿,环儿媳妇岁数小,不太懂事,日后她就跟在你身边儿了,你做大嫂子的,也该多教教她。”
下头几个媳妇不敢反驳,等王夫人让她们回去,她们才挤挤挨挨匆匆忙忙出了荣禧堂的大门。
“太太可要眯一会儿?”“不了,我如何睡得着,你把荀哥儿孝敬我的那个什么香点起来吧。”王夫人按着头,疲惫道:
“荀哥儿也快下场了,家里也该安安静静的,不能让一群糊涂蛋搅了自家孩子的前程呐。”王夫人理了理手里缠成一团的佛珠,合目诵了句佛。
这边珠大奶奶被环三奶奶扶着出了荣禧堂,珠大奶奶还是软的站不住,环三奶奶无法,只得把她扶到自己屋里去。
“是我的过错,还累了你,被太太责备。”珠大奶奶捧着杯子的手还微微颤着,王夫人那一句别让你的丈夫儿子地下不宁可谓打破了珠大奶奶的心理防线。
她心里甚至怨怼了起来,贾珠和贾兰难道就不是她王夫人的儿孙了吗?贾兰素来不得她重视也罢了,贾珠当年也是王夫人捧在手里长大的儿子,如今竟也能应上一句人走茶凉吗?
珠大奶奶却不知道,她与王夫人是不同的。她只有一个贾兰又是年少守寡,后来儿子又是英年早逝,思念和愧疚让她很难分清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母亲最爱的到底是儿子还是生一个儿子能带来的东西。
而王夫人早年有争气的儿女,后来宝玉虽不上进但嘴甜会哄人又是老儿子,再后来又有了上进的荀哥儿,她自然更看中贾荀。
环三奶奶还年轻,不懂珠大奶奶的愤懑难堪,但她也不是没眼色的人,见珠大奶奶面色不好就问起来她小孙女儿的事了。
“我那孙女生下来没了爹娘,我说要给她去观里寻个干亲,太太也不同意,我就悄悄给她认了园子里从洛阳移的牡丹丛当干娘,还给她偷偷起了个名儿,叫繁英。”
“她人小,却生的极好,也聪明,我给她念女四书她也坐的住。”珠大奶奶说着繁英,人越发慈爱了。
环三奶奶也应和着,还取了几只宫花出来道“这是那天琏二嫂子送的,说是宫里赏下来的,嫂子拿了去给繁英戴吧,我如今也戴不上这些。”
珠大奶奶捻了宫花到眼前,叹道“上回见宫花还是在姑娘们那儿,那时候宝二奶奶还没嫁进来呢,兰儿也小,东西还是咱们太太娘家姐妹那边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