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所以,其实很多人备下的沉粮没什么意义,因为这些难民还有几个有力气从南河道走到京城呢?
皇帝的怒火也因此事炸开,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去下旨呵斥南河道巡抚,因其失德之举致使中宫不宁,令皇子体弱。
然后皇帝跑到郊外祭了天地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安排赈灾的事项,回来宫才传了大臣商议此事。
如此来看,皇帝是不急的,皇后是不急的甚至松了口气的,京里的勋贵大臣大抵也是不急的,甚至有准备此时在南河道低价买地买仆大赚一笔的。
“南河道就如此扔着不管吗?”贾荀听了先生得来的消息问道。“管?怎么管?谁来管?这种事儿管的好在皇帝那里没什么功劳,管的不好你就是下一个让中宫不宁的,再说了,皇帝群臣都不急,你急什么?”
贾荀看着先生惊骇非常道“先生,那可是一千多万人呐,皇帝就不怕……”“怕什么呢?圣上是天子,他自有解决办法,你文章都写的一般呢,倒是很有野心要替别人做主了。这种狂悖的话,日后不要说了,让人听去,岂不给自己招祸?咱们这位皇爷,可不是宽容的主子。”
老爷子收了纸张,伸手拍了拍贾荀的头道“你是个有赤子之心的好孩子,但日后入仕了,你就要知道,有很多事儿你做的是正事儿是好事儿,但却落不得好,这样的罪这样蠢的事儿我受了半辈子,你要记得,勿犯。”
贾荀听的呆了,他看着师父离开的背影,不由得抬起头看向窗外的苍穹,他从来没有如此清晰的认识道,自己已经不是现代的人了。
如今自己虽是锦衣华服在身,金童玉婢在侧,但到底,已经算不得是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