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乡镇税所 > 第207章 发票专案

第207章 发票专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什么,什么外援?”

“小声点!外援在我们内部,叫卧底。她们有两身份,一身份是警校的毕业实生生;另一身份不便公开,专为我们做一些我们不方便出面的事情。比如,这次我们要查雷老板,就由她们暗中去查雷老板的底细,摸排雷老板。查的是雷老板人在哪里,经常干什么、身边有些什么人。要是这些细节不掌握,我们不好提请抓捕!她们身份高度保密,不能跟外人透露。她们的情况,你多多少少也知道些,个个身怀绝技。就你王志山,不一定是她们对手。他日要是你再相遇,你可不能硬扛。”

一席话,惊呆了王志山。原来,传说中的卧底,竟然活色生香的女孩子!

双方别过。

上了车,王志山累坏了。他一头靠在董留成身上,呼呼睡去。

这一睡,睡了一路。

他太累了。

头天晚上,他与李顺六一夜未眠;而李宗盛和所长在会议室,和衣而眠,同样没有睡上几个小时。

两人回江北没过几日,李宗盛向丁家明通报了雷根荣发票虚开案件的后续进展。

审讯之下,雷根荣供认不讳,择日将由检方提起公诉。涉嫌伙同虚开发票的东山钢铁厂,交由江海县税检室侦破。

很快,检察室的丁家明牵头成为专案组长,赶赴案发地江北国税分局。

丁家明身后,多了干事赵祥清、钟巴润。

专案组一辆专车,拉上三人,赶到江北国税分局。三人与董留成、王志山碰头,开始对着保管在分局的会计账册取证。

取证一连多日。

取证完成,又是与老对手陈富华交手的重要关头。

这是专案组首次与陈富华见面。

见面的地点,不是别处,正是东山钢铁厂。

雷根荣被绳之以法的消息,陈富华早有耳闻。只是他拆东墙补西墙,资金链断裂,走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每日上门讨债的债主不离身。

看到丁家明带人找上门来,他自觉大势已去,横竖是死,干脆来了个王八吃称砣——铁了心。

专案组面前,他拒不交待自己所犯之事。

一连多天,双方陷入焦着。

陈富华将案件的始作俑者,全部推到了雷根荣头上,与己无关。他将一切推给雷根荣,他反倒成了受害者;丁家明亮出发票,他一口咬定,自己并非主观故意,而是善意取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富华虚开发票的事情,不胫而走,传得小镇沸沸扬扬。

陈富华陷入风雨飘摇的凄风苦雨之中。绝望的他,负隅顽抗,让张洪寿封存了仅有的银行资金,遣散了厂部办公室,躲在厂里闭门不出。

对着不时前来的丁家明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眼见陈富华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丁家明等人气不打一处来。

撬不开陈富华的嘴,没有供词,案件少了关键证据。为此,专案组紧急磋商,是否再以旁证,指证陈富华无货虚开?

可要证明无货虚开,意味着需再来一场类似王志山等人在雷根荣厂子的清查盘点,还有许多证据要固定,难度可想而知,只能陷入久拖不决的困境。

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专案组成员里赵祥清最为年轻。他刚进高校深造,带薪完成大专文凭归来,年轻气盛,说是没有撬不开的嘴。不想,陈富华失口抵赖,他按捺不住心头的火气,在这一晚,连夜再上东山铁厂,审讯陈富华,来了个面对面。

陈富华依旧老气横秋。

赵祥清一时冲动,拔了枪,顶上了陈富华的脑袋:

“你交不交待?再不交待,老子一枪毙了你!”

此举吓得人人不轻。丁家明、钟巴润慌忙上前夺枪;可赵祥清神情激愤,不肯交枪。场面一度陷入混乱。混乱中,陈富华双膝倒地,声泪俱下:

“求求你们,一枪杀了我,给我个痛快吧!呜呜,我不想活了,活不成了啊!一屁股的债,家里连最后的一栋房产,也让债主给抵了……我干到现在,没一个钱,媳妇还跟了别人跑路,我一个男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人人惊呆了。

最终起诉陈富华的,是高级人民法院。他欠债银行一屁股债务,久拖不还;听说陈富华涉嫌发票虚开案,债主们担心他因此身陷囹圄,纷纷主张债权。最终,由银行和各家债主联合起诉,告上法院。涉案数额巨大,省高法院指定省城法院受理起诉,向专案组发函,是否作为举债人,一并提交证据,追偿相关税款?

丁家明别无他法,将一系列证据,一并提交省高院。

一个阴雨连绵的天气,东山铁厂走出了花明民、宋小华夫妇俩。

两人身后的陈富华,数罪并罚,锒铛入狱。

上百号子人的钢铁厂,最终因发票虚开案,走入破产清算。

企业银行账户被冻结。纷至沓来的债主们,被告知向省城法院主张债权。大小债主们有的捶胸顿足、有的号啕大哭。身为陈富华厂部办公室主任的花明民,手头待报销的发票,成为一堆废纸,欲哭无泪。

上级此时站了出来,为陈富华的东山钢铁厂破产,兜了底。

一家上市国企上门,收购了钢铁厂。在厂子上百号工人的去留问题上,交由职工选择,要么留在新厂子,要么买断工龄回家。

一时间,诺大一个厂子变得空空荡荡。工人们走的走,留的留,散了伙。

花明民夫妇一咬牙,选择买断工龄走人。

临走前,花明民找到董留成,交给他一笔钱,请他代为偿付他背下的债务。

拿到债务清单,董留成傻了眼。

他心下沉重。

一堆债务,是钢铁厂案发前,陈富华巧言令色,哄花明名到江北大小饭店欠账,招呼各路债主,以此来稳住债主欠下的。

花明民职责所在,只有硬着头皮,带客人去了饭店。

不想,钢铁厂的声名狼藉,早让各家饭店心有余悸。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敢买花明名的账?

不得已,花明民不止一次找到王志山,请他出面,说动江北大小饭店,以他背书,打消各家饭店老板顾虑,为花明民赊了账。

如今,花明民要想等来陈富华破产清算拿钱偿债,已是水中月、镜中花。

希望破灭,头上的债务,成了花明名心头一块心病。

思前想后,花明名不让王志山留下骂名。他没有选择逃避,从自己的遣散款中拿出钱来,让董留成交钱给王志山,请他代为还清老板们的欠账。

花明民走后,王志山和董留成出面,清了赊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