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乡镇税所 > 第202章 集资建房

第202章 集资建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万世生行武出身。

和洪跃进坐到一起,一切令万世生恍如做梦。

时事造人。

国地税分家前,万成生不过是原县城分局一名副分局长。可几个月过去,他如今已是副局长身份。

当副分局长时,他更多时候,感觉自己一个兵哥哥,是税务局的一门外汉。更多的,他只知道吼着嗓子,站到街头,与个体和小商小贩们混在一起。国地税机构一分设,他从未想到,自己会从一名小小的副分局长,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手握大权的副局长。

升任副局长,他坦言,他过去一个在兵营里舞刀弄枪的人,来了地方才知道,地方的很多职能部门,象税务局,需要的是专业。

和之前相比,他那几刷子,让他摸枪可以,真让他去管大企业、查税收,账本上的绳头小字,像是苍蝇搓脚,迷人眼,乱哄哄的,让他头疼,要他查税,要了他的命!

为此,分家前,他什么都不想,就想着如何每天带人,帮收街头税的助征员李大富等人上街执行不老实交税的摊贩的税,甚至用强,把税给收进来。国地税一分家,眼看一个个能查账、会翻弄账本盘数字的年青人,一个个去了国税局,他跟着心慌,不知下一步会去哪里?

好在天遂人愿,他分到了地税局。一听说自己到了地税,他要求不高,只要能当个像张家善一样的分局长,他心满意足。不曾想,领导们给了他从未想过的职务,要他协助洪跃进,负起责来,当好洪跃进左右手,当副局长!和之前相比,他感觉自己磕头碰到天,撞大运了!

在班子,跟着洪跃进一连干了几个月。

见识过洪跃进,他感觉自己是跟着能人上了天。

洪跃进能站那么高,一会是解决经费问题,一会又是要改善办公条件,建办公楼,甚至宿舍楼,那样的大手笔,他算是开了眼。

前后对比,要是他留在国税局,绝无今日。他或许也就如同现在样找国税的中层一样,继续担任“爬坡上坎”的角色。

洪跃进面前,万世生自叹不如,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每有意见不一,他不忘时时提醒自己,单位真正的一把手,是洪跃进。他才是班子的带头人,班子的老班长。

几件大事过后,他彻底服了。掌握方向和掌控全局的事情,他全心全意,交给了洪跃进。自己则让位,权当参谋与助手,打起了下手。

这一次,听到洪跃进要将办公楼附属的宿舍楼做成开放式建筑,打通临街商铺,万世生直呼脑洞大开。只是眼下无异于画饼充饥,为示慎重,他提了诸多困难和想法:

“洪局长,你的想法思路,我理解。想法很好,很超前,多方考虑了干部福利。我是跟你站一条线的。我的想法不重要,可以保留,但涉及方方面面,有许多问题,你考虑了没有?你看,改规是要报批的。光是改规这一关,你怎么过?要是城建部门能同意我们方案、允许我们缩小用地,倒是可行;问题上改规已经很难,再请他们允许我们弄成新街道,做下沿街商铺,能行吗?还有,咱们的集资建房面积是不是大了点?这么大的面积,我问过了,在全县已经是最大,成了高规格的了。面积超标,我们有风险。怎么通得审批?就算通过了,不是还有过干部这一关吗?我担心干部们一个个没有经历过,没有这么大的眼孔。我私下征求过几个干部的意见,他们都摇头,说是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了。住房越超标,负担越重。这点你是知道的。以我问的几个干部家底,他们手中没钱,只想搞点便宜的房改房。突然间不搞房改房了,他们想不通;再换成集资建房,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怎么办?如果他们不愿意集资,那我们怎么办?你考虑过这些现实问题没有?”

一连串问题面前,洪跃进沉吟了。

万世生的质疑,并非个人的,而是大多数人的。

看来,步子迈大了,会带来不一样的风险。越是超前的想法,越会面临更多的质疑。

一连串阻力,无异于给兴头上的洪跃进,泼了一盆冷水。

为减小阻力,洪跃进走进了李良书记的办公室。

从李良书记办公室出来,万世生看他满面春风,知道他算是过了县委这一关。

接下来两人要做的,是要面对单位的中层们。

这一次,万世生主动请缨。

一场地税扩大会议,由万世生张罗,召集了各股室负责人、各乡镇分局长、税务所长参会。

中层们来了。

万世生开会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就超标的干部集资建房,听一听中层干部的意见。

中层们意见不一,各说各话。

会议自清早开始,一直开到了下班前。

赞成的,反对的,不一而足。领导们如此大胆的提议,到了中层,众说纷纭。

一时间,会议室无法达成一致共识。

人人交头结耳,陷入一片窃窃私语声中。

没有办法,万世生提出来,要每个人按座位顺序,一一表态。

可表态的结果,与他之前的设想,大相径庭。

洪跃进不得不走进会场,站上台来。

如他所说,单位里每个中层,是单位真正的中坚力量,单位的承重墙。你们的头脑和心智,影响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片天。你们的眼光,承接着局领导最具体的设想与落实;影响每一个基层干部。身为单位的眼睛和脑袋,你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不要仅仅盯着屁股下巴掌大的面积,各说各话。

可洪跃进不管怎么讲,台下仍然莫衷一是。

会场一片交头结耳、议论纷纷。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

令洪跃进担心的一幕,还在继续。

第一个站起身来发言的,不是别人,是于存富。

于存富结巴着,再三声明,他家里口人口最多,负担重、口袋最差钱;这么高昂的建房费,他心有余悸。说到这儿,他可怜巴巴,打了退堂鼓:

“洪、洪局长,我,我就算了。单听你说,不搞房改,搞集资,要我们一家人一下子,拿出六、七、八万块钱,我,我拿不出。七、八万块钱对你们来说,不多,可人跟人不一样。它差不多相当于、我全家一、二十年的生活费,我没有。你让我们集资,我不是不想,主要是没钱。莫到时候,又成了山里人那句笑话:‘人呢人逼胀(背账)、猪呢猪逼养(没有养),亲家,你说我咋办?’我,我想过了。这么多钱,我贱命一条。就算把当肥猪杀了,称、称斤论两卖,我、我也拿不出来。依、依我说,就,就算了。你饶了我、让我赶紧回去。会,我就不接着开了。江北那头的办公楼装修,等着我呢!”

说下这话,于存富匆匆离场。

他的离场,无疑给洪跃进当天一棒。他的心变得刺痛。就于存富这怂样,他认了;可要是他不跟,还有多少人会因此跟风?

很快,会场不少人看到于存富侥幸走人,当即仿效,跟着起身,提出要离场。

场面一度混乱。

局面失控。

万世生坐不住了。他起身上前,对着几个要走的人一阵顿喝,将他们一个个按倒在座位上。

洪跃进面色发白,心下戚戚。

他呆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