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乡镇税所 > 第196章 江北查案

第196章 江北查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伴一声惊叫,要上前拉他,被他摆摆手,退了后。稍息,他张了口。话语间,近乎成了哀求:

“各位乡亲、街坊邻居们。今天在这里的,还有我的家人、亲戚,算我李八六,今天求众人了!你们体谅一下我的难处吧!张书记说的好,我们江北人穷了这么多年,不能等了,等不起。与其穷,不如办企业、给国家上税,留够集体、再分红钱给大家。工作是全镇的,可不是为了我一个人的哪!大家不看看钢铁价格那么好,我们不办炼钢厂,是不是眼睁睁看着白花花的钱走人,我们穷、跟钱有仇呀!再说了,我们一亩三分地,能苦下几个钱?‘栽田种地不会富,卷烂衣裳麻烂裤’,大道理你们不懂,古老古辈的老话,你们哪个不听哇!吃不好,穿不好,大家总骗不了自己吧。有人笑我们江北人穷,说是‘跟着江北人,年都过不成’,大家不能再穷了呀!我求大家了。请大家理解我、支持我们工作。作为村一级组织,想带领群众过上富裕不容易。我们不是想害大家,是为大家好哇!有人跟我说,炼钢厂有烟、有污染,不让我们划线;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守着这点田地,即便是种金子,也刨不出钱来。守着它,与其困死,不如大家办厂。只要办厂,我保证给大家拿租金、分红。大家信我一次。大家算盘账,如果今天放着炼钢厂不办,我们是不是想连口袋里都装不上几个盐巴钱,等着穷死?什么污染,什么没污染?生火做饭还冒烟呢!大伙是明白人。与其什么污染都不想沾,穷,穷到饿死,为什么不换个活法,受点污染,跟着我,一起办厂、增加收入呢……”

这天晚上,张兴福带头,将自己家的自留地,交到了李八六手中。

再回分局,他请来了董留成:

“老流,咱们的‘大包干绩效’,该你了。该我做的,我做了。三个乡镇的考核责任书,我拿到了。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你。在这里我先申明,查案的事情,我不干预,我们该怎么查,就怎么查。只是查案有了结果,你们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毕竟,我得对分局负责,保证你们也不能蛮干、乱干。”

听说董留成要查账,王志山吃了一惊:

“老留,你不是要搞税收、税法宣传的嘛?你都准备那么长时间了,怎么,现在说不干就不干了,要我去查账?”

董留成道:

“阿瓜。不是你、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之前我想搞的税收、税法宣传,但现在来了个‘大包干绩效’,两者不矛盾。长远来看,税收宣传对我们的税收来说,有一定作用,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缓一缓。多年的税收宣传,我看出来了,我们哪怕搞上一百次,也不如彻彻底底地办一个案子实在。我们的宣传晚一步来。查案也是一种宣传。你查案,我兜底。你准备准备,咱们要查哪些企业,怎么查,出个方案。”

两人分头准备。

准备来准备去,王志山遇上了老问题。

人手是绕不开的老问题。

分局能查账的人少之有少。分局老的老,躺的躺,新的新,不是理想人选。

他找了老同志李八一。可李八一一听说要他查案,头摇得厉害:

“我说大组长,你就放过我吧。你让我在街上收税收点小摊、小个体户的税,再难,我认了;可要我查案,你莫难为我了。我差不多老头老倌的人了,一摸账本,我就头昏。账本认得我,我不认得账本。你们翻账,能跟账本说话;我一摸到账本只会睡觉。账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

分局里的两位新毕业生。一人是省税校的中专生,另一名是税专来的大学生。

王志山在两人中试探着,想挑出一个来。

大学生是国地税机构分设后,分来江北的李正。

他税专毕业,一张口,说话倒是头头是道。

从他嘴里出来的,除了理论,还是理论。理论多了混乱,少有的夸夸其谈。除了一时搞不清他想要说的,反倒是多了建议。建议让他来了兴致。

他把新成立的税务稽查局捧上了天。

他说他一毕业,是奔税务稽查来的。他当初就是在地区稽查局实习的税务稽查。可一不小心,来了江北。江北没有他的用武之地。税务稽查是未来的重中之重,你们当领导的,为什么不跟着,要我去查什么案子?

至于如何查案,李正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另一名毕业生马荣,虽说是中专生,没有李正的能说会道,却多了动手能力。王志山给了他一份询问笔录,他看后,能将里头的重点,一一道来。

王志山相中了马荣。

仅三个人的查案队伍,令王志山泄气。查案的艰难,让他心悸。找董留成诉苦前,他得怀念前组长张家善一分钟。那时的张家善,不会把这么重的担子,压给他。

董留成看出了王志山的心虚。他极力安慰王志山:

“阿瓜,打虎离不了亲兄弟。没有人,你上,我也上。你来当主力,必要的时候,我来打你下手。你办事,我放心。”

在这一晚,两人去了荒天野地。

四面是风的江北坝子。

几年过后,它仿佛一成不变,静默无语。

董留成对着一个又一个山头,凝望许久。他一会面朝坝山的西南方,一会面对东方,最后回到正北方向来,拉上王志山,道:

“这三个山头,是压在我心头的三个心病,差不多成了三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过去我当稽查组长的几年,我无能为力。看着你当年收税挨打,我一直想,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强大的一天?时机不对,我忍了。几年过去,我们有了绩效,不会干了无果;再者,兴福人回来了。你和我一样,多了经历。查案的事情,兴福说他不干预,我们只能进、不能退。时机成熟,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对得起我们之前多年的心愿。我的计划,是拿一年的时间,查几个山头。三个山头,一家黄磷厂、两家钢铁厂,一家火炮厂,全是我们的纳税大户。几家纳税大户,不查都知道有问题。几个老板,占着稀奇资源,拿着我们子孙后代的山头挖钱,钱花着,却不想纳税,是一毛不拨的铁公鸡。铁公鸡们只希望别人纳税,不想自己纳税。甚至有人以此为本事,拿税法当儿戏,是典型的为富不仁。他们在向我们示威。就为这个,国家在成立稽查局。李正懂个皮毛,把税务稽查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无可厚非。我们再不出重拳,说不过去。于公于私,我们无路可退。多年来的偷税漏税问题,积重难返。我听过风言风语,说老板们对付我们税务局,表面一套、背地一套。他们有两套账,账外有账。抱给税务局看的是一套;自己留的,又是另外一套。几年来民间传闻,老板们堂而皇之,把两套账叫作‘内账’、‘外账’。有些是明目张胆,少报收入。它们摆明了是挑衅。群狗狂吠,对我们来说,不是一般的羞辱。我们再不发威,真拿我们当病猫。疯狗敢跑来我们跟前,我们只有直接开战。依法纳税是宣传,但不能停留在口号。肤浅的□□,再不能拿来当摭羞布。这个世界最大的悖论,就是人人都想营造良好局面。市场经济,人人盼公平;我们的税收应该是秩序的缔造者。只有打击不法,才能公平。所有公平,都是从打击非法开始的。不打击,从来就没有公平。打击不法,依法纳税才会成为犯罪谎言。查办案件,是我们必须付出的。这是基层税务所的周期律,也是公平魔咒。所有的依法纳税,只能我们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斗争。既是斗争,就会有残酷和野蛮,甚至旷日持久。我们计划拿出一年的时间,先行先试。什么事情,都是人做的。事情再难,我们也得迈出这一步。你查过钢铁厂,赢得了尊重。所以我请你带队。只要我们复活,我们一定会再次打败对手。从江北走出去的人,包括我们张家善,没有孬种。我们收税人想要像他一样,就不能缩头缩脚。今天,我们必有一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