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乡镇税所 > 第189章 税所调研

第189章 税所调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下,二人手挽手走进税务分局。

经石党洪引导,业文强走进一间间办公室。

分局人人齐整,迎接业文强的到来。

办公室人不多,一共六人,全部在岗。写着“地税局”字样的区域,空无一人,让诺大的综合服务厅,多少有些空旷。

干部们对于业文强不期而至,惊喜有加。他们齐刷站到业文强面前,问候着业文强,说着“局长好”,伸出了紧握的手。

在几人中间,业文强直奔曾经的老同事普世贵。看到业文强,普世贵伸出手,局促而木讷,不知是紧张,还是高兴,说话结结巴巴,除了笑,只会简单、机械地重复着那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

“文、文强,你、你来了?”

看着他,业文强笑了:

“老普啊,以前我叫您老普,现在我还叫您老普。您是我当年的师傅,现在还是我师傅。以前我们的老所找说你,让你‘少生娃娃多收税’,我那时不懂事,不知道那话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是请你和婆娘在一起,悠着点。我跟着别人叫你‘老普’,现在我同样不改口,省得叫什么都生份。看你,怎么话都说不抻脱了?是不是这几天你又做了错事,惹得嫂子冲你发脾气,不给你开门?”

众人一阵笑。特别年青的杨沁玲、傅晓丽羞红了脸,捂着脸,在“哧哧”地笑。她们知道普世贵家里的婆娘跟他一样,是位彝族女人。夫妻二人,婆娘少有地慓悍,不时手叉腰,站到分局的院坝,大声责骂普世贵呆、骂他傻,惹得年青女干部们目瞪口口呆。

走过普世贵,业文强站到了队伍第二人跟前。他是万浩春,分局年青的业务骨干,经常出现在县税务局的各种集中办公场合,给业文强留下的印象深刻。在业文强面前,万浩春一点不怯生,而是大大方方,伸出手来,耍贫的嘴巴没有忘记调侃:

“局长,你是亲自来的呀?”

看着万浩春,业文强止不住满心欢喜,心花怒放:

“是,我想见你这位业务专家。这种大事,我得亲自来。”

众人一阵哄笑。

气氛友好而亲切。

接下来的几个年青人,张张年青面孔面前,业文强一一与他们握手。双双手握在一起,不用石党洪介绍,业文强一一叫出了每个人的名字:

“你是沈欣兰。和万浩春同班同学,一起分来的。”

“你杨沁玲。税务局去年分来的大学生。来的时候看过你的学士学位,我得叫你一声‘大学士’。”

“你傅晓丽,同样是九三年分来的地区财校生。你姐我认识,你代我向他问好。”

“你何立毅,小伙子,你九三年分来的,电大生。家在玉溪,分工两年,还想家吗?”

何立毅已是队伍最后一员。

走过队伍,业文强回过头来,看向跟前的每个人,满面红光:

“你看看,咱们石局长的队伍,人才济济。有这么多的精兵强将,你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的!”

前卫营分局的基层干部,令业文强眼前一亮。

人人的精气神感染有加,不如业文强一样,多日沉沦于机构分设后琐碎与庞杂,让他压抑、焦虑,甚至患得患失。人从带给他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于他而言,如同内心洋溢的幸福跳动的喜悦。触景生情,油然而生一种豪迈与骄傲。

他的心头,一时间多了冲动。

他不住地反问自己:业文强啊业文强,这么多的同路人,你凭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高能量圈?

检阅过队伍,石党洪殷勤地上前带路,请业文强移步,走入分局长办公室。

进入分局长室,业文强四下打量办公室简单的家具、上了年头的办公桌椅。石党洪忙前忙后,为他沏了茶,请他入座。

业文强没有忘记调研任务。他请石党洪坐下,摊开随身带来的笔记本。

业文强的架式,让石党洪的脸色上,多了一丝凝重:

“局长,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业文强道:

“你说,我们将将成立国税局头等大事,会是什么?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哪儿合适?”

像是采访的话筒递到了面前。石党洪直奔主题:

“我们前卫营的工作,倒不如何满康的县城分局、还有张兴福的江北分局事多。因为我们没有集市,少了烦心的街头临时经营税收。工作嘛,累点、苦点无所谓。谁叫我们吃收税这碗饭呢?我想说的,是咱们的这帮弟兄,他们着实苦。按你局长说的,国税这帮人,能学习、肯吃苦,特别能在工作中学习,差什么补什么,用不着大办什么培训班、脱产班,去集中学习。我们的干部不一样,他们的想法,学习是个人的事情。我们当领导的,是多做保障,搞好后勤服务,为分局立好目标,让每个人有奔头。只是眼下,过渡时期是非常时期,他们目前的肩上的担子重。工作我不多说,只有一个字:‘苦’。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能帮他们谋个念想,再好不过。你看,队伍全是在你的领导之下,精挑细选剔出来的。他们个个独挡一面,算得上人才。特别分家后进国税的,都是经过你细挑慢选、选出来的,肯定是人才济济。我们当了多年的领导,有些事情,讲究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什么?就是撇开工作,站到人性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后劲问题。不是有句老话嘛,叫做‘要想马儿跑,得让马儿吃饱草’。我们得多设身处地,想想他们以后的前途和方向。要是没有前途、没有目标,哪怕一个人有多高的政治觉悟、再好的政治定力,说千道万,等于零。可话说回来,眼下咱国税的晋升通道,少之又少。我听过干部的抱怨,说国税局为什么不跟人家地税局一样?据我所知,地税局一成立,又是另外一个天:他们的局长一把手,在原税务局不过一介股长。股长成了地税局的最高职务。除了洪跃进,地税局没有一个超过他的。这是劣势,换个角度,也是优势。为啥?因为国税这头原先领导干部过来的多。两者相比,像副局长、分局长这样的领导职务,地税局空缺多,也就多了晋升通道,升迁自然快。换句话说,地税局留给干部的晋升,机会多多。相比之下,我们国税局差强人意。国税局的领导全是原先税务局的一帮老家伙、老骨头,包括我在内。要是靠我们自觉,等我们到了年龄到了才让出领导岗位,那年青人怎么办?通道全堵死了,比登天还难。这么一来,留给年青人的盼头、念想少,少之又少。没了盼头和念想,年青人怎么办?我担心国税在多年之后会是原地踏步,沦为一池死水。远的不说,拿我这儿来说,你看我们的年青干部万浩春。他不论工作能力、还是论政治担当,是要担当有提当、要能力有能力;可工作多少年了,混到现在,我们最多给了他一个‘业务骨干’的头衔,连个副分局长也没捞着,你让他怎么想?他肯定有想法。最近,他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国税局怎么啦,什么装备精良、经费充实,我呸!要我选,我还不选国税呢。地税局领导岗位多,以我的能力,去干上两年,还不得混个一官半职?和他一样想法的年青人还很多。于年青人而言,不留给他们升迁机会,继续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图不了清闲,只有苦头没有甜头,图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