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晋江原创独发」
转眼这么多年都已经过去了,当年顾府抄家的事情也已经过去了许久,她还以为自己已经忘却这些痛苦不堪的记忆了,可事实上时间终究不会淡化一切,留下来的还是那些刻骨铭心、久久不退的痛苦和耻|辱,牺牲她一人换来他们一家三口人的圆满,这笔买卖还真是划算,毕竟她顾清微还真是人如其名,轻微,不过是顾家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
明明当年被迫牺牲自己替他们爱女没入教坊司的是她顾清微,他们一家人恶贯满盈,可他们一家三口恐怕现在正在某地和和美美地过着日子,唯有她一人扔在这无边泥泞中挣|扎。
想到此,顾清微妩|媚娇|艳的眼底又浮现了些许恨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攀上沈辞年的决心,富贵有什么用,常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顾家现在仍然是四|大世家之一,便是些偏远旁支也能从顾氏主家捞到些许好处,虽说当年顾父并不得老家主的欢心,可顾家总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而死,顾家富贵百载,便是从手指缝中漏出来些荣华富贵也足够他们一家三口平日里用的了。
她草草嫁给个富商有什么用,只怕那富商还要反过来巴结顾家,又岂敢做出任何得罪顾家的事情来?从她出了教坊司的那日起,她这一生就是为了复仇而存在,当然她也追求权力荣华,可那些事情都要排在她复仇之后。
那段渡是个有才学的不假,今年也确实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了进士的功名,将来倒是能进入翰林院当个七品翰林编修,只是这官职实在是没什么前途,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后才能升官,段渡只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寒门学子,家境十分贫寒,当初若不是她赠予了他一些钱财让他进京赶考,只怕他早就连书都读不起了。
凭心而言,得知他在科举中考取了进士功名消息的时候,她心中是有些惊讶和欢喜的,虽说科举考试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公平了,可是这朝中总归还是四大世家为主,就连朝中的官员也与这四大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年殿试的前三甲定然出自这四大家族的门生,是以段渡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殿试的名次已经是十分不错了。
可惜,七品翰林编修恐怕就是他终生的官职了,世家连理成气,官官相护已是常态,朝廷中的变革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江山社稷,是以只要不是什么大错误,陛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去计较这些事情,只是段渡出身寒微,并且在朝廷中没有任何关系背景,当然这样的人家世清白,或许朝代上的有些陛下会愿意重用这样的寒门子弟、以便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可是当今陛下姒玉玄却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是以只怕段渡此生都不会有任何擢拔了,便是难得有了些许官职升迁,那又有什么用呢,穷其一生不过还是个在翰林院编纂史书的官员,文臣而已,手中根本不会有任何实权,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帮着她复仇。
再言,段渡如今已经成了朝廷命官,他会愿意娶一个扬州瘦马做妻子吗?
便是他痴心不改、知恩图报真的愿意娶她为妻,她这样瘦马出身的人定然会连累到他的仕途,刚开始一年两年他或许会不在意,可是日子久了,他心中真的不会责怪她连累了他吗?
人心是世上最善变的东西,假如两年之后段渡真的变心了,那时候他不过是二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只要愿意修妻、或者将她贬为妾室,有的是高门庶女愿意嫁给他,到时候他娶新妻,过往的一段失败姻缘不过是他漫长人生中一件微不足道的风流韵事,而她顾清微却已经是人老珠黄了,到那时候早就没了任何复仇的筹码,这一辈子困在高高的院墙之中一眼就能看到头,恐怕穷其一生都再不能复仇了。
她如今能依仗的只有这娇艳的容貌,倾国容颜从来都是女子复仇的利器,她要借此一步步往上爬。
有些事情她真的赌不起,如此便也只好舍弃段渡了,她并不后悔写信拖住了他回扬州的行程,将这般忘恩负义的名声都推到了他身上,她也并不觉得愧疚,毕竟若不是她肯出钱资助他进京赶考,恐怕他现在就连活着都是个问题,哪里会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命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