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酆都阴阳客 > 第138章 钟先生

第138章 钟先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千面卫只是保我平安,那诏令既出,使命必达的千面令也只是一块废铁了?”

一时间,屋内寂静。

“你什么意思?”南叔皱着眉头问道。

“没什么意思。我只是好奇,太祖已经死了,而千面令在我手中,千面卫的各位,是依遵太祖生前教诲行事,还是唯我诏令为尊,还请两位为我解惑。”

南叔的脸色一僵,眉目中带着些许的不悦,他刚要开口说话,却被钟先生阻拦。

“太祖之命不能罔顾,千面卫誓死保卫殿下性命。但千面令在殿下手中,我们自然唯殿下是从。只要殿下所令,不害国殃民,不通敌外族,不行大逆不道之事,千面卫随殿下差遣。”

“好!有钟先生这句话,本王便放心了。”

姜凝曜轻笑,腹诽钟长荣果然是个老狐狸。

与此同时,钟长荣也在暗付,这位煜王殿下也并非传闻那般…….

“将来的打算暂时没有,不过眼下单于府倒是有一件大事,我欲与两位先生相商。”

姜凝曜将青风寨与突厥人勾结一事简短的阐述了一遍。

南叔不知何时解下腰间的酒囊,已经喝了两口,脸上浮现浅淡的红晕,也不知是气的,还是醉的。

“突厥欺我大酆太甚,若是太祖还在,哪里轮得着他们这群蛮化不堪,茹毛饮血的狗东西放肆!”

姜凝曜慢条斯理的倒上一杯茶水,推到南叔面前,头却转向钟长荣:

“钟先生怎么看?”

“突厥人怕是蓄谋已久,青风寨不过是浮现出的冰山一角,这件事要好好查一查,不然便是后患无穷。”

相较于南叔片面,钟长荣显然看到了此事暗藏的巨大隐患。

“当然,眼下当务之急是先剿匪,昨夜城中三次击鼓,只怕就是突厥人在试探。如我料想不错,何将军应当已经开始安排剿匪一事了,他与夏绥节度使刘兆光颇有交情,青风寨虽势大,但若何将军出马,应当不在话下。”

说罢,钟长荣察觉到姜凝曜若有所思的目光,轻抚了抚胡须,解释道。

“千面卫虽然隐在市井之中多年,却不代表不闻世事,甚至此前殿下在酆都城的事迹,也有所耳闻。”

姜凝曜闻言点点头,示意钟长荣继续说。

“殿下能出酆都城,不止是擅闯城门,吸食禁药此事闹的沸沸扬扬,更重要的是,圣人对二皇子与三皇子不满。”

“二皇子表面贤德,实则阴损。三皇子则暴躁凶狠,冲动易怒。这些年来,他们两个明争暗斗,实在是没有多大长进,圣人难免会失望。”

“而殿下,便是一块磨练他们两个最好的一块磨刀石。”

仅仅通过对几人片面的了解和事情的发生,便能反推出安康帝的心态,钟家人不止是擅谋略,更擅人心。

姜凝曜对钟长荣更多了几分看重:

“钟先生所言与当日德顺高人所说如出一辙。当初,便是他提议让我将计算机,把事情闹的越大越好。”

德顺高人?

南叔皱眉,语气颇有些不善:

“那个妖道祸国殃民,以长生之名残害幼童,殿下如何能与其扯上关系?”

“哦?南叔知道他的事?”

“如何能不知,太祖在世时就曾让千面卫查过这个妖道,他生于邑州一道观,无父无母,而后在江凌府与秦王相识,此后就一直跟在秦王身边,助他荣登大宝。只可惜,那时候已经太晚了,成王,德王已死,连豫王都没能逃过……要不然,哪轮得到秦王!”

南叔越说越气,干脆又拧开酒囊大喝一口。

钟长荣沉思片刻:

“殿下的意思是,此番顺利出酆都城,有德顺高人相助?”

“不错,虽不知他相助的缘由和目的。但他的确为我出谋划策,清执手尾。”

南叔愤愤:“他能有那么好心?”

“其实,这并不意外。圣人疑心深重,他看重德顺,却不代表全然信任。德顺是个聪明人,不会不明白其中道理,兴许他此番相助,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也说不准。”钟长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言归正传,又说回姜凝曜做为一块‘磨刀石’ 的作用。

“此次剿匪,若殿下能立下战功,圣人一定会抬举殿下,以此来刺激二皇子和三皇子。但同时,殿下锋芒不得太过,不然也难免招来猜疑。”

姜凝曜点点头,这也是他为何要假扮成卫羊生的缘故。

“太不中用,尤如弃子。太过中用,易生疑心。煜王注定庸庸碌碌,而‘卫羊生’却可以建功立业,充当‘煜王’手里的一把刀!”

钟长荣侧目看着少年凌厉的侧脸,与眼中毫不掩饰的野心,仿佛与脑海中的故人之姿重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