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身穿着朴素的长袍,系着一条雀翎纹的腰带,头戴着一顶当地特有的彩锦小帽,手持着三根松香。
姬青翰闻出了酒味,那是一种西南特产的青梅果酒,果香清甜,不易醉人。他看向那碟花。
“木芙蓉?”
木芙蓉花是一种清秀淡雅的花,花色多是淡粉与乳白色,生长在西南地域,尤其是川蜀一代。
书生将松香插在碑前,插香时,袖子往下一落,手背上类似图腾的花纹便露了出来。他察觉到了姬青翰的目光,于是收了手,将图腾藏在袖子里。
“我还以为春城的人不认识这种花。”
姬青翰收了目光,瞧着那碟木芙蓉点了下头,自然地接下去:“小的时候,家中有一位姨娘是渝州新都的人。她和我讲了许多那边的风土人情,包括芙蓉花。她曾说,此花皎若芙蓉出水,所以称为木芙蓉,与其他花不同的是,木芙蓉还能入药、做成膳食,她的弟弟就喜欢将木芙蓉制成糕点,酿成花酒食用。”
姬青翰目露怀念之意:“她说了许多,我记得这种特别的花。”
书生望了他一眼,将盛有木芙蓉的白碟往姬青翰方向移了移:“要不要试试?”
姬青翰笑道:“如果我没猜错,你这花是用来祭典石碑上的人,我用,合适吗?”
书生扬起唇角,他笑起来时唇角有一个浅浅的梨涡,看上去年少风流:“我说合适就合适。更何况,碑上记载的人早已不在人世,花和酒却是人间的佳肴。碑上人在九泉之下无福享用,我们活着的人替他品尝了,也不算浪费。”
姬青翰挑了一朵木芙蓉,花瓣沁凉,他犹豫了一下,捧在掌中。
“冰的?”
书生煞有其事地点头:“为了保木芙蓉新鲜,我都用冰镇着这些摘下来的花。自然是凉的。”他顿了一下,“不过你伤势刚痊愈,忌生冷,最好等冰化了再吃。不必紧张,我懂一些医理,能瞧出来你面色不好。以及,我闻到了你身上的……血腥味?”
霎时间,姬青翰目光微凝,答道。
“不是我身上的。”
他伸出一指,撩起腰上环珮的流苏。细密轻盈的流苏顺着风向轻轻晃动,根据风吹的方向,判断出哪里是上风口。
姬青翰道:“楼征,去石碑背后瞧瞧。”
楼征手按着剑,绕过高大石碑。石碑后面便是白洛河堤的尽头,这里有一个已经熄灭的火堆。火堆烧的是灰白帆布,已经有大部分被烧得一干二净,只留下一捆烧得干瘪焦黑的树枝。灰烬打着旋溜过几人脚边,最后摇摇摆摆地飘进河水中。
楼征找了根树枝,刨开灰烬,挑走破烂的风帆,最后翻出了一具不成人形的尸首。令几人在意的是,这尸首没了项上头颅。
姬青翰还未发话,那白面书生已经主动走到尸首边,他蹲下身,捡了一根树枝,在尸首上各处戳了三下,随后丢了树枝,竟然要伸手去碰那具尸首。
楼征的剑鞘挡住他伸出的手。
姬青翰转着车轮来到他身侧:“小友,尸首污秽,别脏了你的手。”
三人心里清楚,不能脏了他的手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不能破坏了现场。
书生没有太坚持,直起身:“来的路上,我听说城中出了案子,这具尸首便是那个案子里的吗?”
姬青翰与楼征都没有回答。
书生恍然大悟:“忘了介绍自己,我名为春以尘,你可以称呼我以尘,阿尘。你呢,叫什么?”
他问姬青翰。
姬青翰对他的印象倒还不错:“赋长书。”
楼征折返城中去叫人,姬青翰便同春以尘在石碑下守着那具尸首。楼征原本万般不同意将姬青翰单独留下,但他也不能真忤逆太子,最后只把自己的佩剑留给了姬青翰。
春以尘抱着自己果酒,问姬青翰:“你的……同伴,是怕我把你吃了吗?”
姬青翰掌中的冰镇木芙蓉已经融化,但面对着那具尸首,太子殿下可没本事面不改色将花吞下去,他将花捏在指尖把玩,闻言笑道。
“大约不是。”
他心道:或许是怕我把你吃了。
春以尘扭过头,目光中藏不住探究之意,打量了一下他。
姬青翰坐在四轮车中,脸庞泛着玉一样的冷光,他眼下浮着一层淡淡的乌青,唇上的血色也浅,颜色甚至比不过食碟中的木芙蓉花鲜艳,虽然看上去是个病秧子,但偶尔阖起次狭长双眼时,视线却徒然逼锐起来,显出几分与众不同的威仪。
少有人敢直视太子真颜,就数春以尘大胆,果然是无知者无畏,偏偏姬青翰还不能拿他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