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道:“这是自然会反对的。”可越是反对,那些宗室才会越相信,相信皇上要重用宗亲。
最好还要他们觉得,皇帝对文臣不满意。
朱然必然是要革除宗室的弊端,他若是不做,那就是他儿子的事情了,他得给儿子扫清障碍。
“你知道如今有多少人吗?”朱然看了一眼张寒英,知道她猜不出,又继续回答道:“八万之众。”
太祖分封宗藩时怕是也没想到吧,当初他不过就是分封了二三十个宗室,如今已经发展到如此庞大的数字。
每年给宗藩的开支就占了户部财政的三分之一,朝廷快要被这些宗亲吸干了,更何况这些宗藩在封地还大肆敛财,侵占民田庄园,弄的百姓苦不堪言。
“就楚藩一系,除了世袭的亲王爵,郡王爵就有二三十个,镇国将军,奉国将军更是不下百人,加上其他已经没有爵位的宗室,每年朝廷要给他们的俸禄就是几十万两钱粮。”
数字一样样摆出来触目惊心,这几十万两够他西北军几年的花销了。
“楚王这次是不是没有进京。”张寒英回想着进京藩王的名字,好像没有听到楚王。
“这是个老狐狸,楚藩经营几代人,他们怎么会轻易进京,就派了个小儿子过来。”
朱然把简王拉出来,也是为了降低楚王的防备心,他有的是耐心把楚王掉出来。
湖广是产粮地,可襄阳和荆州的大片土地都被楚王占了,这是朱然不能忍的,楚王是太祖封的,一向是众藩王之首,朱然要震慑众藩王,怎么都要拿他开刀。
“你别操心这些事了,如今最重要的是你的册封礼,还有你这个肚子。”
早知道当初是应该听她的,把册封礼挪后,可如今他想推迟张寒英不乐意了,觉得迟早有一遭,早弄完早好。
皇后册封礼选在冬至前三日,钦天监选日子还是有一套的,当天难得是个好天气,礼部也知道皇后娘娘的情况,简化了很多流程,就这样张寒英还是累的够呛。
冬至帝后祭过天地后,前朝后宫也都要为年节作准备了,朱然把宗亲都留在京城过年节,那宫里也就要作准备。
首先就是先帝嫔妃的迁宫大事,一切都准备的好好地,太皇太后又闹起来了。
按礼皇后居住坤宁宫,太后居仁寿宫,朱然翻修了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居住,事情就出在这里,太皇太后推三阻四就是不肯移宫。
太皇太后不搬,太后王氏也只能继续呆在坤宁宫中,可新后已经册封了,不能正位中宫,岂不是惹人议论。
太后王氏在宫中气哭了好几回,不清楚此事的人只会说她留恋权位,不肯搬出坤宁宫,谁又敢怪罪太皇太后呢。
这次周氏是铁了心要拿捏一下帝后,就连简王出面都没有劝住。
王氏召了娘家人进宫哭诉委屈,娘家大嫂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先随便找个宫殿搬出来,至少先把坤宁宫腾出来。
“这……是不是不太好。”
她怕得罪帝后,皇上又不是她亲生的,这样做怕是会得罪他们。
娘家嫂子哎呦一声,难怪这小姑子皇后当的憋屈,就这怕事的性子,也难怪过成这样了
“你想多了,我看皇上皇后是个明白人,如今太皇太后不肯搬,你要占着坤宁宫别人骂的就是呢,你要是先搬出去了,那明白的人一眼就看出是谁占地方不肯搬,帝后要恼也恼不着你,你这是不让他们难做。”
仁寿宫可是历代太后居住的地方。
王氏也觉得娘家大嫂这话有道理,第二日就亲自去找张寒英,表明想要搬去长春宫,说那里清净,她很喜欢。
这可怎么成?长春宫多年没住人,一国太后住到了这里,朝中内外还不得议论纷纷。
张寒英自然没有同意,王氏也不是真要搬去这里,只是表达出她要搬家的意思,等着皇帝给她找个地方。
晚上,张寒英把这事告诉了朱然。
“太皇太后还是不肯搬?”
张寒英摇头,很多人都去劝过了,可她就是不搬,再说她就开始装病了,你总不好要个病人搬家吧。
“这次又是为了什么?”张寒英问道,简王的差事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吗?
就是因为简王差事到手了,让她又想为娘家兄弟弄个好差事了,这不,就拿捏上了。
张寒英也对这老太太无语了,这老太太是怎么成为宫斗冠军的,如此看不清形势,她知道朱然定然是不会同意的,便说道:“其实我们住在这里也挺好的,离前朝也近。”
朱然看了她一眼,嫌弃说道:“太小了,以后我们孩子都不够住。”
他冷笑一声:“她不想搬那就让她住一辈子。”
“慈宁宫不是修好了吗?那就让太后搬过去,也不差仁寿宫什么。“
慈宁后何止不比仁寿宫差,花园子是新修的,比知道要比仁寿宫大多少,这次老太太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也好,不过是按照常礼来说太后是住仁寿宫,可当初孙后也不是住在寿康宫吗?人家还是嫡后呢。
“那我明日就给太后说说,她要是没意见我就让人准备迁宫的事情。”
朱然点头,“你也别太累了,让太后再帮你操劳些日子。”
他想了想又说道:“等坤宁宫腾出来,我让人好好修缮下,毕竟是我们住的地方。”
张寒英没有提醒他,那时皇后住的地方,他有这个自觉多好。
太后王氏得知皇帝让她搬去新修的慈宁宫,说是太皇太后住惯了仁寿宫,恋旧,不爱折腾。
她没犹豫就答应了,只要能搬出坤宁宫,那里都可以,何况那慈宁宫她也知道,修的漂亮极了。
等张寒英走后,王氏笑了好一会儿,还把娘家人请进宫,告诉了这个好消息。
“可见皇上也不是什么软性子,太皇太后怕是懊恼的很呢。”她娘家嫂子说道。
太后王氏脸上淡淡的,“那也没法子,太皇太后住惯了仁寿宫。”
这些日子她也是恨透了这老太太,她和皇帝交手,却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上,进宫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以老太太马首是瞻,日日侍候孝顺她,对她言听计从,可到最后,还是换不来一点真心。
所以皇帝让她住慈宁宫,她也答应了,明知道会得罪太皇太后,她也不怕,如今先帝走了,她也熬成了太后,只要她不找事,在宫中安安分分,想必帝后也会留她一碗饭吃,老太太也不是当年了。
太皇太后知道王氏搬去慈宁宫的那天,仁寿宫换了一批瓷器。
王氏搬进慈宁宫的第十日,就开了一次宴,邀请了内外命妇来逛她的大园子,众人纷纷奉承着帝后孝顺,太后笑着点头。
这边宴会正热闹,仁寿宫又叫了太医,宴会也就不欢而散了。
命妇们出宫后都在背后议论太皇太后的糊涂,从而对张寒英这个皇后更恭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