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九卿 > 第6章 第六章:日常

第6章 第六章:日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一个女子,在这偏僻乡下。若真有歹人想对她做什么。难道一个佛串就能挡住那人的歹心?

真有良知的江湖英雄怎么会登门擅闯做宵小之事!

孟先生一想也是便大大方方收下,感激道:“那就多谢小姐赏赐了。”

*

蒋英德心情极好的回了府。得知章询的小厮来过,不顾天色将晚,径直跑到章询的家里去。

章景同吃惊极了,“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蒋英德得意地说:“那可不。你也不问我蒋三少是谁。”他心情极好的往进看,“怎么,不请我进去?难不成里面有金屋藏娇。”

“蒋兄说笑了。寒室简陋,不知如何待客罢了。”章景同大方让开,引蒋英德进门。

章询书卧一处,收拾的简朴干净。蒋英德一进门就僵住了,他还没见过如此小的房子。睡的地方和书房、待客的地方竟然在一处。

蒋英德目瞪口呆的问:“你不是大户人家出身吗?”

章景同微微一笑,提壶给他倒了白毫。笑着说:“我自己家肯定不这样。这不是出门在外吗。”

“对对对。”蒋英德见章询强假装大方也要撑脸面的样子,忙应声附和。生怕自己兄弟丢了人。

另一边,蒋英德心里有了成算。看来章询家大业大不假。估计他们那一房过的也不怎么样。他再看章询心里就不自觉带着点想帮扶的意思。

蒋英德怕章询自尊心要强,和他生分。就没有提要给他换房子的事,只道:“我们家正好要放出来一批仆人。我看他们可怜也没出去的。章兄弟要不要收了他们?”

章景同秘密太多,不愿意收别人家家仆。想了想,问:“你们家放出来的,有没有灶上会做饭的大师傅、婆子什么的。至于服侍的人……我身边有焦俞环俞就够了。”

“灶,灶上的?”蒋英德张大嘴巴,半晌才道:“那,那我回去给你问问。对了,那姓杜的怎么说?”

“都办妥了。”章景同笑着道:“杜师爷答应我,让我先跟着孟师爷做个助手。”

“助手?妈的,这个老滑头。这算什么办妥了。章兄弟你也太好脾气了。孟德春那里你先别去,你等着,我去找他去!”蒋英德火冒三丈。

在赌坊的时候怎么没看出来章询是个泥人。助手,这不是光干活让人摘功的吗!

在朝廷为官都要让皇帝记住你这个人,以后官途才顺。你见过哪个皇帝记得官员手下的师爷了!

在华亭县衙,‘尹丰’就是这个皇帝,杜卫良、孟德春就是‘臣’。章询这是把自己混到哑巴房里去了。只干活不吭声?

蒋英德还没办过这么挫的事。

章景同拦住他,委婉地说:“这样就很好了。蒋兄弟不用再奔波了。”

蒋英德气势汹汹,一副还余怒未消的样子。

章景同劝他作罢,徐徐道:“蒋兄弟这般仗义。章某就实话实说了,我来陇东不过是权宜之计。就是在华亭也最多待两三年。若是家族传唤,我随时就走了。实在不至于在尹大人身边争个先锋。”

“更何况,我如今想补个正经的官都难。还是得另谋出路……”

章景同很喜欢这种大隐于市的感觉。在陇东,他不需要显眼出头。只是来之前,他没想到他还能更不起眼——如果没有蒋英德的帮忙的话。他大概就会在尹丰身边做事了。

“我就知道……你小子……我就说你家族怎么可能会放弃你。”

章询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值得被人放弃的。无论是为人、脑子都不输世家子弟。也就是浙江章家人太多,得让他避两年锋芒。否则他也结识不到这么个兄弟。

蒋英德一想越发珍惜了。和章景同喝了一-夜的酒。却始终不见他醉。

直到蒋英德把自己灌晕过去。焦俞才把他背回了蒋家。

过了两天,蒋英德送来个婆子。

婆子四十岁出头,看起来很是年轻。却做的一手淮扬菜,章景同疑问。

婆子腼腆笑道:“小的是柳姨娘从扬州带过来的。扎根在华亭这么多年,也没有学多少西北菜。公子是吃不惯吗……我们家三少爷说您是浙江人,我做的菜应该合您的胃口才是。”

呃,这要怎么说呢。

章景同是土生土长的京兆人,哪怕说能的一口外乡话。这胃可是地地道道的西北胃,南方菜偶尔尝尝鲜可以。

这么天天吃……

章景同第一次有些头痛,以后再想办法吧。

章景同岔开问题问:“难不成您是六房放出来的仆人?”他还记得蒋英德说的八卦。蒋家六房挺热闹的。

兰婆子道:“是啊。我跟了柳姨娘半辈子。从扬州到陇东,看着她生了八小姐、十二少爷。如今蒋家事态不好。我们姨娘想着我年纪大了,就把我放出来了。”

“姨娘本想把我托付给我们家小姐的。可惜我们家小姐也艰难。还好三少爷朋友多,我听说三少爷有个南方朋友要个做饭婆子。就赶紧来了。”她战战兢兢的,很怕章景同把她退了。

章景同一笑,“你放心吧。您可是我托了好久才来的人。我怎么会把您退了呢。”

先凑合着用吧。他们三个大男人,一日三餐总要有人操心。

“好勒!小的再给大公子添一道平桥豆腐。以前我们老爷、小姐都爱吃这道菜。”兰婆子喜不自禁,转身就钻进厨房了。

焦俞是个八卦的。凑过去给兰婆子添柴扇火,一边问起了那个不是蒋家生的蒋家小姐。谁知那婆子看着嘴大,对自家姨娘、小姐的事却守口如瓶。

兰婆子只说了一句:“小哥怎么不学学你那兄弟。我们家小姐以前常说,清谈高论别家事,背后多嘴真小人。你一个男儿,怎么这么聒噪。”

……噗。环俞不厚道的笑了声,进厨房端走兰婆子刚做好的平桥豆腐。

章景同尝了尝,眼睛一亮。招呼焦俞、环俞:“一起来尝尝,味道真不错。”

其实京城官场多喜欢吃淮扬菜。淮扬菜的好厨子可不好找。兰婆子若是用来待客,迎来送往确是一把好手。

只是章景同是个例外罢了。他在京城还是个‘读书孩子’,哪怕他父辈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在官场展露锋芒。

到了如今,他也只能跟着太子读书。和太子的东宫辅臣们做一些纸上谈兵的事。

章景同和官场打交道不多。口味自然就没改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