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涛大喜过望,当晚就到霍不疑府上,跪到在霍不疑跟前:“唐某承蒙霍将军赏识,先是赏吾屯长之职,如今又荐举吾为右署郎中。唐某定当殚精竭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霍不疑大步上前扶起唐振涛,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汝不用谢我,吾这亦是为陛下为太子排忧解难,举荐将才。希望唐郎中能不负陛下,太子所望,辅佐万将军,征服异心之人,笼络部落人心,使其为我所用,卫国戍边。”
唐振涛再次跪到在地,叩首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唐某定当牢记霍将军嘱托,全心全力辅佐万将军,绝不辜负陛下,太子,将军厚望!”
次日,唐振涛就走马上任了。他潜心研究西北形势,细心筹划军备物资,虚心请教各方人员,认真斟酌作战方案,忙得飞起,万将军对之赞不绝口,直夸自己这个主帅可以万事不愁,高枕无忧了。
运筹帷幄一个月后,万将军终于领军出征了。另一边,孙雯雯和崔大的定亲仪式也顺利进行。崔佑将军在府上举办了热闹的宴会。作为“金牌奶爸”,上门捧场的王公贵胄真是摩肩擦踵,络绎不绝。崔将军自然安排了丰富的节目供客人消遣,还请来了乐舞百戏供众人观赏。孙雯雯被乐安君主,程少商,万萋萋,程秧环绕着,其她女娘只能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即便是心有不屑,也只敢背地里嘀咕几句“就她这姿色,凭啥?”“崔将军这么不讲究,居然让自己儿子娶了个商贾之女。”
正热闹着,突闻大门外小黄门宣报“陛下,皇后驾到!”崔佑连忙携家眷跑步出迎,其他宾客皆跪到在地。
崔佑俯冲上前叩首道:“臣接驾来迟,请陛下,皇后恕罪。”
文帝心情愉悦,乐呵呵地扶将崔佑:“崔将军太不把朕当回事了,如此喜事,居然不告知朕,还要朕从别处听来消息。”
崔佑不敢起,额首贴地道:“犬子小事,岂敢惊扰陛下。”
文帝一把拽起崔佑:“定亲之事,乃人生大喜事,如何是小事。崔侍郎乃朝廷得力干将,汝家新妇又是多次对朝廷有功,朕亲自旌奖之女娘,朕如何不能来?”说罢,文帝笑眯眯地对四周喊道:“众爱卿平身,今日,朕和皇后都是崔府之客,大家不必多礼,不要局促。”说罢就牵着越后欢欢喜喜地往大堂走去。
崔佑连忙又领着崔大和孙雯雯去给文帝越后请安。第一次见皇帝,孙雯雯趴在地上不敢起身,崔大向文帝揖手禀告道:“吾妇出自民间小家小户,还请陛下,皇后见谅。”说罢麻溜地将其扶起。越后笑着开口道:“予常听乐安提起你家新妇,今日得见,果然是标致甜美,难怪把崔侍郎迷得是七荤八素。”
孙雯雯素来嘴拙,此刻一紧张更是不知如何应对。在一旁的程少商替闺蜜解围道:“启禀皇后,以臣妾愚见,无人敢在皇后跟前说美。”
越后笑着朝向霍不疑:“你这新妇,是夸予呢还是损予?”
霍不疑笑着揖手道:“臣等在陛下,皇后跟前自然不敢妄言。少商和孙娘子情深意笃,她是见自家闺蜜不敢说话,替她回答。”
文帝大笑着叉腰抚须道:“孙娘子不必拘谨,崔将军自小与朕一起玩耍,又一同在马背上打江山,汝就把朕与皇后当自家人看待。汝看,汝这闺蜜程少商可是在朕与皇后面前没皮没脸的。”
程少商笑回道:“那自是多谢陛下与皇后宽宥,臣妾才敢造次。”
在场之人皆笑起来,孙雯雯终于缓过气来,她端端正正地朝帝后二人做了个时揖礼道:“臣妾多谢陛下,皇后抬爱,前有旌奖之恩,现又莅临崔侍郎与吾定亲宴会,实乃皇恩浩荡,令臣妾惶惶不安。”说罢,又端端正正地跪拜在地。
文帝摆摆手,道:“孙娘子不必多礼,汝和汝父几次救朝廷于危难之际,朕感激在心。如今,汝又嫁到崔府,朕感觉就像是嫁到朕家里一样。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如今汝与少商这都城最好的两位女娘都被朕器重的少年郎摘取,朕当真是十分高兴!”说罢,文帝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崔佑一家人连忙又叩谢文帝,接下来君臣畅饮,气氛融洽,也再没人敢嚼孙雯雯的舌根了,大家连连称赞崔大和孙雯雯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