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川补充说:“哦,还有,这个角色,导演刚开始是找纯新人,奈何新人的演技实在是挑战不了难度这么大的角色,所以才放宽了试镜条件。”
薄薄的两张纸,一场戏,戴斯予很快就看完,结合上述的描述,他说:“信息好少,看不出唐静的人物性格,也没有描写外貌,很难拿捏准。”
“是啊,就挺愁的。”朱川抓了抓头发,“间接看出导演对这个角色的看重,咱们只要拿下,升咖指日可待。”
“我努力。”戴斯予有挑战心,既然难,那么更要迎难而上,“其他的演员确定了吗?”
“确定了。”朱川说,“主要人物有四个,其他三位主演分别是,沈谦,沈颐,还有梁承安。”
戴斯予有一秒的停顿,而后恢复正常:“阵容很强大。”
回到家,没多余心思想其他的事,快速洗了澡,钻进被窝,一秒入睡。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醒来后,天是黑的,肚子很饿,给小杨发了条信息,他来得很快。
近期没有其他的工作,主要任务就是琢磨唐静。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唐静角色都很特殊,现存的影视作品对这类人刻画都很少,基本没有参考,还好有纪录片。
动作好模仿,难的是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大众的印象中此类人都比较娘娘腔,可真的是吗?
他认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千人千面。
小杨快速地端上一碗面。
戴斯予看着纪录片说:“我需要你帮我买几套女装,风格多一点。”
“可以,没问题。”小事一桩,小杨动作很快,“我现在就去吧,别耽误时间。”
屋内又只剩下他一个人,怪冷清的,戴斯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自生病后就喜欢一个人待着。
阿耀,梁承安。
人一闲下来就喜欢多想,还是得忙起来。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温柔且柔软的人,柔软可以从外部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心。
接下来的几天,戴斯予都是在琢磨人物中度过。
拿到的试镜片段描述不多,导演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或者说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他揣摩不了他人的心思,只能自己去创造。
量变引起质变,在创造时,他一直用摄影机录着,方便后续检查。
一个人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戴斯予需要第二个人提出意见,他问:“你觉得我这一遍和上一遍有何区别,或者哪一遍更好。”
“我觉得都好。”小杨看不住太大的差别,但还是尽可能给到他想要的点,“上一遍细节很多,小动作、小表情都很女孩,而这一遍更贴合你自己,我也说不出哪遍更好,都挺好,不出戏。”
这就是目前戴斯予困惑的点。
小杨还有话补充:“我这两天也看过很多男女互换身体的剧,男演员在演女孩时通常演得很娇,要让观众看出差别,是必要更女性化一点,可有的真的过头,有点符合大众印象中刻板的女性形象,也不能说明这不好,还是看人物性格。”
他的话给戴斯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万变不离其宗,得从唐静出发,把有限的描述吃透。
戴斯予决定多看导演的其他作品,研究他的风格,摸准他的喜好,然后完善唐静。
看了电影之后,总结出一个道理,连伍导演他的每部电影都在输出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人物也会带有特质。
不难猜出唐静一定不可能是世俗眼光下的形象,她可以是任何模样,一个人代表一个群体。
老公和儿子都喜欢她,所要表露出来的绝对不止她的外貌,一定是行为处事和她的思想。
相通这些之后,戴斯予终于可以好好地放空一会儿。
剩下最后一部电影没看,他决定一口气看完,正欲在搜索框打下电影名时,手一顿,将打好的名字删掉,切换成搜索软件,打下了戴斯耀三个字。
阿耀那么有能力,肯定有他的记载,只要按下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生平,长命百岁、子孙满堂,他肯定过得很幸福。
无论如何,戴斯予都按不下去。
删掉他的名字,换了自己的名字。
果断按下去,跳出来的简介很短,他短暂的一生,短短几行字就概述完毕,其中他演过最出名的一部电影很醒目。
《沉默的时钟》
家人,他也没有勇气去搜索,最后他重新打上戴斯耀三个字,迟迟按不下去。
或许他改名了,或许没有。
思考了良久,戴斯予还是删掉了他的名字。
他才不要像阴沟里的老鼠去偷窥他的幸福美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