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白雪歌大唐 > 第29章 千佛洞(三)

第29章 千佛洞(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城东南五十里处,有一片东西绵延百里的峭石山脉,山势锋利陡峭,如千万把锋利的铁锥直插在戈壁荒漠上。

山中怪石林立,表面多呈灰黑色夹杂少许红褐色,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满身带刺的黑色巨龙盘桓在鸣沙山旁,静静注视着中间的戈壁断崖。而这条平平无奇的断崖在三百年前因一个叫乐僔的和尚在此建窟而名声大噪,这便是千佛洞所在。

断崖南北长约五里,将流沙与黑山两种景致巧妙的分隔开来。

崖前横亘一河流,名宕河,其河水同甘泉河一样,均源自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冬日断流,夏日充沛。现下沿河一排排杨柳树叶已经掉光,显得这里有些寂寥。

三危峰就位于黑龙龙首之中,峰势高挑,如龙角般曲折朝天。传闻千万年前西王母曾在此骑龙升天,但位列仙班之后便将黑龙遗忘在此处。黑龙心生怨愤,于是在沙州附近兴风作浪,每每有商客行经此处,便掀起狂风将人畜卷至天上再重重摔下来,人畜具不得生还。后来当地人在三危峰的龙眼处盖了一座西王母庙,将黑龙戾气镇压地底,方才保得千年平安。

一路上慕容毅滔滔不绝讲着当地的神话传说故事,李隆基则表现的无甚兴趣。

“沙州翟家有数十人参与造官窟,平日均归翟六郎管理。哦,就是翟四郎的弟弟。翟府那边下官已差人去蹲守了。千佛洞这边常驻三十余人,多为邻近几个州县的工匠应召而来。这边沙石路不好走,少卿本不必亲自过来。。。”

慕容毅的声音渐行渐远,李隆基心中藏着事,早已听不进半个字。

他今夜来此目的其实并不单纯。一则寻人,二则,是突然想起一件旧事,想要问问千佛洞的监造,原工部司员外郎杜晦明。

一行人策马到三危山口时,已是戌时三刻。

此时戈壁滩上星星将才显现,清澈的天空映出眼前尖耸的峰线,像无数个巨大的妖怪张着双臂,倾倒向众人,颇有些压抑。好在前方几里的山凹里射出一些豆大的光亮,方才让此地有了一些“人气”。

“下官去把人喊过来。”慕容毅道。

“等等。”李隆基抬手,“先把杜晦明找来即可。”

慕容毅策马而出。过不多时,一青衣官员随慕容骑马而来。

来人约莫五十多岁,两鬓青白,一双眼睛细长,与略微凹陷的两颊形成一个明显的倒三角。虽是骑马而来,他身上的袍子却整理的一丝不苟,只有少许褶皱。

快到跟前时,他因急于翻身下马,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好在其手挽缰绳,利用马身之力迅速站稳了。这位青衣官员脚下一深一浅踩得砂石悉嗦作响。只见他疾步走到队伍跟前,径直跪下去行了个大礼:“下官杜晦明,请问哪位是凌少卿?”

李隆基微微倾身打量:来人跪拜在地,脊背坚硬,声音洪亮。

“杜工部不必多礼。”头顶响起明朗的声音。

杜晦明抬起头,见为首的骏马吭哧打着响鼻,马蹄焦躁的在地面摩挲发出沙沙声音。马上是一年轻郎君,英武挺拔,正居高临下看着自己。

年轻郎君鼻梁高挺,剑眉高耸,一双凤眼坚毅明亮,虽未表露情绪,却让杜晦明生出当头一棒的感觉。

这年轻后生!为何。。。这般神似!

凌海镇他是见过的,在工部司任职期间他因参与修缮紫薇宫,对百官面孔多少面熟。彼时的凌海镇还是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未曾如现在这般风光。眼前的年轻郎君面相俊朗,仪表不凡,与记忆中的凌海镇相去甚远,倒是与先帝的面相有六七分相似!

这位近来有名的洛阳新贵,怎么是这副面相!

或许是灯火晦暗看不清,又或许是自己常年面壁神佛得了些许癔症?杜晦明那精明的双眼头一次蒙上了一层云雾,仿佛自己在这一刻真的得了大病,灵台不甚清明。

李隆基低头看着眼前的青衣官员,疑惑道:“杜工部?”

“啊?下、下官失礼了!”杜晦明大惊,吞吐道:“少卿踏夜而来却在山口停止不前,是、是否下官辖地有异?”

李隆基眸光微动,眼前的人虽是一小小监造官员,心思倒是缜密,如此一来自己要问的旧事或许会有些眉目。

见李隆基一言不发,杜晦明又小心问道:“不知少卿此番亲自前来是探查何案?”

旁边慕容毅道:“今晨刺史家小娘子李婉静在北辰巷失踪,失踪地有三危山独产的白石粉。”

杜晦明一怔,眼神起了一些奇怪的变化,好在入夜光线晦暗无人看清。他指着身后点点灯光缓缓道:“这静娘子我是认得的,刺史夫人曾带着家眷来石屋慰劳过大家。今日白天下官一直在千佛洞监工,并未见到她。这里的匠人也都是跟了我好几年的本分手艺人。”

李隆基道:“杜工部不必惊慌,你现在回去告知大家,就说山口有五彩流光显现,疑似宝物现世,将众人带过来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