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漫漫,雨声淅淅沥沥。
阿娘坐在廊庑下,将白日里摘的荷叶依次展开,又将黍、米、枣、西极石蜜混合放入其中裹起来,用麻绳栓好。
“前几日端午的米粽三郎一口没吃,他爱吃甜口,我就跟厨娘学了一些。”阿娘把荷叶粽子交给婢女,又谨慎吩咐道:“蒸的时间长些,一定要掌着火候”。阿娘生的一双好看的凤眼,眼里总是带着温柔。她把廊下食物摆弄好,随后往这边看过来,面上惊讶:“你是谁?!”
我是谁?
李隆基刚想开口,庭院忽转,九州池瑶光殿出现在面前。
一老妇人坐于池心亭中,金钗玉钿,玄青华服,她的怀里正抱着一个幼童。
“牧牛童,牧牛童,牵着牛儿到处游,一游游到银河边,抓把星星乐无忧,病气啊病气全无踪。诸方神佛到,病疾快快消。。。三郎不怕,有祖母在,真龙护体,各方邪祟退散。。。”只见那老妇拍拍幼童后背,又转头看过来。
她眼中的慈祥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狠戾,雪白的脂粉衬得嘴唇鲜红:“你跟你阿耶一样,也想反抗祖母,都长大了。”
“不!不是这样!三郎不敢,真的不敢!求祖母放过阿娘!”
“不!”李隆基骤然睁开眼睛,秋蝉鸣鸣,日光甚好。
只是梦魇真实,战栗依旧。
“见鬼,入城几日,都难以安眠。”李隆基扶着心口下床,“裴霖,备马,去蓬莱阁!”
世间事就是这么变幻无常,昨晚还灯火辉煌、宾客宴宴的沙州第一□□坊,今日却萧瑟寂寥。
落叶打着旋儿飘落至庭院,张家九郎抓了一把,又无聊得扔在一旁。他的旁边,此刻正盘腿坐着一水的沙州富豪,个个像打了霜的茄子,一脸焉儿相。这一切,都拜门口那一队冷面夜叉所赐。
“李刺史怎么还不来。”张九郎伸着脖子望门口看了十五回了,屁都没等到一个。
“来了又怎样,没看到外面那几个穿锦衣官服的吗,端着弩呢,你敢动?人家是司刑寺的,李刺史又左右不了。”旁边曹五郎锤了捶腿。
“也不给个机会派仆从回去传话,好带点银钱过来赎人啊。我这一身衣裳都黏糊了,难受。”
“赎个鬼,我们又没犯事。听说是掌柜妙仪参与刺杀司刑寺官员,这才被围的。”
“啊!那关着我们干什么,找抽啊!来人!”一个穿金戴玉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正欲迈开步子往外走,一支弩箭就精准射到了他的靴子上!
“啊!”男子脚趾头被射中,大声嚎叫起来,“我姐夫是台院官员,我要去洛阳告你们!”
“去告。看看是你姐夫权力大,还是我们少卿的权力大。”十四持刀走进来,冷面环视一圈,“忘了提醒各位,司刑寺有调集各州卷宗的权力,在座的平日行什么事,说什么话,只要我动动手指,都可以知道。”
司刑寺最善罗织罪名,特别是言罪。
十几年的阎罗殿名声不是白得的。
众人虽有不服,但碍于司刑寺名声在外,只能忍气吞声。
“进来几个兄弟,去帮衙役查查。”十四朝外头喊。不一会儿,进来七八个近卫,很快散进蓬莱阁的各个角落。十四则带着刀,重新站立在门口。
妙清今日穿了一件素色襦裙,面上淡淡着了些脂粉就出了门,反正不用见客倒也省事了,只是门口这些严肃正经的衙役,一晚上硬是没挪动一分位置,也着实让人敬佩。
“官爷守了整晚,要不入阁内休息一下,喝点酪浆?蓬莱阁别的没有,宴席可是管饱。”妙清笑吟吟道。
十四转头看了妙清一眼,目光寒冷,惊得妙清往后退了半步。
“不理就算了,无趣。”妙清将披帛一甩,转身回阁内。
妙妙今日用了最贵的口脂,装扮了整副头面。她把铜镜的位置挪了又挪,选了个最清晰的角度,调整金玉钗,贴上花钿,这才转身跟妙清说话。
“如何?”妙妙问。
“还是不行,一句话都说不上。”妙清侧头打量妙妙,眼睛里泛着水灵,“东家这身打扮要见谁?今日又不开张。你平日里不是不见客,要专心理佛的吗?”
“等会有贵客到,自然要注意仪态。”
“贵客?你是说,昨晚那个凌郎君?这帮人好阴险,居然乔装出行来打听事情。好在那个劳什子康居富不在咱们阁中,不然难撇关系。”
妙妙重重叹了口气,无奈摇头:“东窗不发西窗发。妙仪做的这个混帐事,比窝藏康居富还要严重。直接参与围杀司刑寺少卿,八百个她都不够杀。”
妙清也开始紧张起来,她抓紧了披帛,责怪道:“我就说她贪财嘛,平时小打小闹就过去了,没想到她胆子竟然比天大,敢去刺杀京都大官,还连累整个蓬莱阁!”
妙妙神色逐渐凝重:“只盼不要连累到少主才好。。。这些年蓬莱阁搜集的情报卷宗都藏好了吗?”
妙清道:“藏好了。”
妙妙思忖片刻,觉得还是不稳妥,她吩咐道:“等会儿有机会,去后厨放把火。”
“放火?”妙清瞪大了眼睛,“你真要这么做?这会把蓬莱阁烧了的!”
“我不能让少主有危险。司刑寺神通广大,既然连冯唤唤的往事都能找出来,在小小的蓬莱阁搜暗龛密信不是难事。这次赌不了。”
“可是。。。”妙清欲言又止,过了会儿还是忍不住说出来,“可是你我连少主的面都未曾见过,一定要走到这一步吗?我们在沙州扎根可吃了太多苦了。”
“妙清。”妙妙肃色道,“要不是少主相救,你我早就是死人了。”
妙清一时语塞。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准备。”
晨光渐盛,蓬莱阁外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李隆基利落下马,径直入了二层阁楼。妙妙早已备好清酒,等待这位俏郎君。
“拜见少卿。昨夜不知是少卿大驾光临,有失风仪,今晨奴特意准备了清酒,望少卿不要怪罪才好。”
“不必。”李隆基走到栏杆处,往内庭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