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山海册:天命 > 第97章 剑意

第97章 剑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青山练完剑,简单冲了个澡。坐到小木椅上吃早饭。

他看着眼前的小菜园。露水一颗颗饱满的挂在嫩绿的青叶上,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天还未亮,雪山在远方映着连绵且朦胧的影子。十月才过了几天,青海已经有些冷了。看青山看着远处的山脉,心中忽然生出一股眷恋。

龙骨一别已经一个月了,再次体会到热闹和家的感觉,让他从心底里升出不舍。但想要成为合格的五大家人,他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西北地偏,入了十月更是寒气逼人,大雪封山。

看青山来这里一是为锻剑,二是为练剑。这样的冰雪天气是体会完整的青山剑意必经的历练之一。他垂下眼睫,心中却总是不时眷恋家里的朋友和家人……

手机“叮咚”一声,他赶忙拿起一看,有些意外——萧哥怎么来得这么早。

他几口把汤喝完,赶忙下山去接他。

好几天前萧卿言就从“蓝星”上联系他,说想来拜访一下,顺便切磋探讨一下剑法。

两人练得都是快剑,出招迅猛而势利。但其实又大有不同。

看青山的剑势更迅长,因为他出剑即势,如司空破竹,如泰山压顶,无需起势,势已冲勃其中。其中剑意,春、夏、秋、冬各有不同。这正是青山四时之剑。

春意初生,万物始发。凌厉却又温软。夏意火气兴盛,气实而剑气蓬生。秋意千回,如飒飒落叶,回转肃杀。冬意寒寒,万物归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在万籁俱静的白色荒山中,却又蕴藏着春风又起,阳气旺归,万物复苏的四季轮转,和生命休养生息的气脉轮回。

青山四季正如门派诗中所云:我见青山势,青山即照我。绿意满山春不驻,霜飞雪落春又舞。

他于四季四时观山,山势即入他眼他心。

萧卿言剑势轻利,如鸟乍起枝头。剑声若鹊鸟啼鸣,声回百转,而剑式多变。招式大开大合之际又如鹊鸟飞伸般细腻灵敏,一招一式之间,宛若鹊群催云奔徙,变幻无穷。

屠悠年多次提点他“流云”的剑意:如天上云彩,若万马奔腾,若仙女飞天;若琼台气宇,若鱼鳞波起。有时,它似一床温暖的棉被,有时,它又像一张垂挂露水的蛛网,又似,层层尚未厘清的蚕丝。

鹊群盘旋于天空,飞掠舞动,形意若流云。

自然变幻无穷,则剑意悟道之路无穷。流云虽可斩,我意不可凌。

萧卿言在师父的一番话中体会到了天地的博大,生灵的相和。仅仅是流云意,其中蕴含的也是广阔变换的人生之境。

九州文化万千,分源而出,合为一脉,又支系繁杂。而究其根本,则是“阴阳合和,万物方生”。

何为阴,何为阳?

众生皆知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山的阳面为阳,山的背面为阴。我们可见的物质为阳,暗物质为阴。

但剑道之用,身体之理。中医以有形为阴,身体中无形力量为阳。他们深以为然。阴阳辩证,似天地日月流转。其所囊括的范围,远大于此。先祖以”阴阳“概括世间万物,含科学而广于科学,揭示万物之理。

正如一朵云彩。绵白清明处为阳,灰蒙寂寂处为阴。这阴阳合和变化之中构成了云朵的万千姿态。而生于天地之间的我们,才得以享受这万千姿态之美。

人事渺小,而天地之道不可盖。阴阳之道,乃天地之道。这天地之道,对于人类已经探明的,我们以无有用之。

以无为用,凿窗通风;以无为用,开山通渠。以无为用,思之以慧;以有为用,铸之以器;以有为用,学之以识。人为器,是有,思为气,是无。自然与社会皆是无和有的结合。

对于人类尚不可知的,我们以虚怀若谷的敬畏之心保留,而不是狂妄自大,妄称灵长,蔑为伪科学。岂不狭隘?

阴阳合和,万物得以生。我与万物生灵皆是天地的产物,生来相应,生来相和,生来感知。又岂能断联,又岂能自大的凌驾于万物之上?而蔑视其生死。

当作沧海一粟,与众生一起,感悟天地,回归本真。一身自在,方可行如流云,坐如流云。

萧卿言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但少时家教甚严。又因自十四岁起就随屠悠年修剑,在师父的教导下,不仅修武,更修心,所以并没有沾染那些不良的习气。他和风季安不谋而同,直接骑着自行车到了山脚下,然后徒步上山。他不希望飞车等引人注意,而打扰了看青山原本的生活。

走在山路上,尽是无人开拓之地。所以本没有路。他不免新生出一股别样的情绪。大家同为剑派传人,但看青山所过的生活要比他们苦多了。虽然在龙骨行动时相处了几天,但自己后来忙于新型无人机的设计,一直没能好好的关心这位师弟。他自己一个人在这深山里,难免孤独冷清。

看青山从山上跑下来,远远地向萧卿言挥手。远处雪山、师弟、白云,与刚刚升到地平线上的朝阳构成了一幅美到无法形容的画面。萧卿言眼睛一亮,脚一点,两三下就飞了过去。

“云流!”看青山惊喜道,“上次都没能好好看你的轻功。”

萧卿言一听,思绪被带回了那天的战场,他心中一滞,但随即恢复过来。舒朗一笑:“今天切磋的时候也许就能再次看到。”

看青山注意到他这个说辞,两人一边走着,他问道:“言哥为什么这么说?”

“我现在对‘流云’剑的剑意领悟才刚刚起步,轻功和剑招的配合,除了那天山上大开大合之际容易使出来,其他时候我没把握。”萧卿言知道,自己对于流云翻转的细腻之处还缺乏更多的领悟和练习。

“怎么用,怎么更自然的结合,真正让剑招流动起来,我暂时还不熟练。”他十分坦诚地解释道。而第一日体会到流云剑的飒沓之意却是在土包山,他心急着找师妹的时候。如今想来,确实是心无旁骛。

看青山听了点点头,随即去想自己的剑法。

“青山剑倒是和‘流云’剑不同。我们的轻功没你们那么飘逸好看,更像是赶路、爬山用的。这样一想,倒是和剑招好结合。”看青山道。他这样想着,心里更加期待与萧卿言的切磋了。

萧卿言的一番话点醒了他一点。“流动”也就是更灵活,游刃有余。这也是青山剑需要的。虽然自己已经领悟了春、夏、秋的一点皮毛,但是师父说过,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刻去感受同样的风景也会生出不同的心境。而这种心境在不同的秋景中运用不同,也可能相同。

青海此地更是奇妙,它的秋很短,秋冬相连,有时候不注意秋天就已经悄悄离开,而冬雪已经落在你的身边。境的变化也更难以捉摸。因为这可能就是青海人眼中的秋,又是天地里的冬。

这变化也正对了天上流云的变化。四季四时,皆有不同。萧卿言见他面露期待和喜悦,也不由得露出笑容,心中隐隐期待。

“言哥,青山剑的四季四景不正和流云剑变幻的白云相似吗?”看青山笑着说道。

萧卿言仔细思考,片刻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走!”他迫不及待道,“今天我们的切磋一定能获得新进步!”看青山“哈哈”一笑,两人快步走上山去。

萧卿言由衷的喜欢看青山自己布置的小家。看到桌上的饭菜,有些不好意思道:“抱歉影响你吃饭了。”

“没事!”看青山利落地收了碗筷。

他们路过小菜园,看青山请萧卿言先坐,然后进屋拿了两件厚衣服,和两个大水瓶,放在背包里。“山里天气多变,咱们练多久,看天意,看体力。”萧卿言笑着接过。然后两人一起走向深山的方向。

看青山为了练功选了一处天然的山地,就在前面的山脚下。

把包放在石头上,萧卿言环视了一圈,“这里好,没有人,地方也大。”周围山脊伸出隆起,形成一处天然的遮蔽。

看青山拿着剑,看着他,笑道:“那咱们就开始吧。言哥,小心放背包的这块石头,就算是练习的一种,别给劈了。”

“好!”萧卿言右手一划,“流云”飞到他的手中,他拱手行礼,“全力以赴,互相学习。”

双声剑鸣,两人顷刻间打在一起。

看青山自“龙骨行动”后,对于自己招式的灵敏还算有信心。但是敌人接连自曝的“威力”太过震撼,这种自我毁灭式的袭击也给他留下了些心理阴影。让他对自己的剑势和灵力的实力产生了怀疑。

如果自己的剑势可以更迅猛,在敌人到来前将其击杀,也许周围的军人们就可以少一些伤亡。

他领悟了一点剑意,就需要更多的练习,将青山剑的威力更大的施展出来。

想着他猛然挥剑,剑气如夏末实滞的老阳,万物就死气綝綝然。“铛”得一声,萧卿言直觉手被震得发麻。

龙骨之行,让萧卿言对于自己的使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剑修,修剑,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在公司的那几天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踏上这条路是因为真正的热爱。修行不仅仅磨练意志,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让他懂得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道理,以正心明神。

一招一式,顺势或逆势,有为或无为,是心性的历练和天命的结果。

而在天命之外,萧卿言更想去全力以赴,以最大的“人为”,去保护他珍爱的家。

鹊鸟看似弱小,却能用一张小嘴掰弯铁丝,将自己的巢穴铸造得精美而结实。狂风乱卷是力量,而滴水穿石,鸟筑巢穴的细小和坚韧也是力量。于微风之中见流云横越天际,于守势之中积攒大开大合的力量。

他要沉下来,将剑招磨得精细,如流云卷舒般自如。

两人在切磋中你来我往,彼此试探,然后互相帮助着去训练。根据对方的力量和灵力去调整自己的招式。

有时又会提前给个眼神,或者提醒一下,继而变幻招式和所用的灵力。

一式“铩羽”,萧卿言飞了出去。看青山猝不及防,随即立刻追去。

两人你来我往,日头高高升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