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酒店管理,我还需要去学校里学?”
“学校里能教给我什么?”
“我直接回家,连实习岗位都能给我安排好,任何级别任何城市任何待遇,所有事情都能亲自上手干。”
“我连我妈的位置都能亲自体验。”
谷奕给苏琬和黄怀予看自己电脑上提交的结果。
“查了点资料,最后选了一个电子商务。”
他耸耸肩。
“说实话,我选什么都无所谓。前几天问了我妈,她比我更无所谓,讲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所以我就选了这个。我最讨厌理论,不如直接去做事。这个看上去实践性强一点,我看江城经济大学官网还有前几年电商专业的一些论坛活动,似乎平台资源不错,也许会没那么无聊。”
……
黄怀予也发消息询问了其他同学们的情况。
吴如冬考上了江城理工大学,是一所211。
杨捷去了魔都经济大学读会计,一所211,大城市,学校有钱,资源多。
林潇潇没考上帝都和魔都的学校,艺考查成绩发现每一所院校都差那么几分,已经心灰意冷。最后在浙省传播学院查出成绩,全省排第四名,但是浙省传播学院在云省只收三个人。
她多方打听,得知第三名正好是楚门一中隔壁302班的一个女生,立刻就托中间人加上了她的联系方式。两人约定好了,最后确认302班的那个女生填了魔都戏剧学院,林潇潇填了浙省传播学院,两人都成功录取。
李唯艺走的美术生提前批,最后去了综合性院校的江城理工大学,读视觉传达。
程朗去了云省警校。白度考得实在太差,被他妈妈勒令去复读。
卫语去了帝都的W大计算机专业。冯尽欢也在帝都的一所普通一本,离W大很近。
齐龙飞如愿去了帝都的W大考古学,并且听说她是整个专业最高分进去的。
……
301班的同学和老师们最后都在楚味楼一起吃了顿饭。
老师们一个个都和高中三年不一样了,总是在课堂上板起脸的数学孙老师在宴席上也咧开嘴笑着喝饮料,历史老师又像往常一样吹水,马辉招呼大家一起拍了张照。
酒足饭饱,黄怀予出宴会厅溜达,看见角落里一个女生拉着历史老师在说话。
那个女生过了一本线,但是却没到自己平常的水平。她神情恹恹,刚刚在宴席上一直强颜欢笑。
她满是迷茫,却还仍然带着一点希望,最后一次来找历史老师,就像是之前三年无数次来到文综办公室里询问试卷上的知识一样,向历史老师最后一次寻求建议。
只不过这一次,是人生建议。
“老师,你觉得我要不要去复读?”
历史老师看着她,喝了一口手里的果汁,慢悠悠地说。
“别慌。”
“想好了。”
“不要轻易做决定。”
“只要是大学,你去读了,就是好的。”
那女生眨眨眼睛,面上仍是无助和纠结。
她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可是大家都想去更好的学校,不是吗?”
“更好的学校,就意味着更好的前程,对吗?”
历史老师摇摇头。
“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影响你人生的因素多了去了。”
“而且,前程?这个词太虚无缥缈了。过个十年说不定房价都开始下跌了,金融危机世界末日特大暴雨,未来的事你能预计吗?也许你40岁攒够存款就已经决定辞职回农村归隐山林了。你的人生有很多活法。”
“过了一本线吧?那就别折腾了。人生苦短,总待在高中校园里干什么。多出去走走,活得青春一点。”
历史老师慢条斯理说完,又一口喝完了杯子里的果汁,把她拉了回去。
“吃饱了吗?走吧,刚刚又上了菜,去吃吃?”
……
黄怀予跟在两人身后也回到了饭桌上。
她也和那女生一样,不明白老师说的话。
她才18岁,学校、老师和家长都给自己编织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幻梦,她把课本里讲的东西当成现实。她觉得自己是受人艳羡的明日精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是围绕着自己旋转运转的,努力就会有回报,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
要么,以后会从名校毕业,在大城市当月薪几万的白领,踩着高跟鞋拿着咖啡,被人叫“总监”。
要么,在某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干到顶尖,结识各种行业大拿,说着外语参加商业活动。
要么,去做自己喜欢的创造性工作,写文字、画画、设计,任何东西都可以,一堆粉丝在互联网上追随自己,叫自己“太太”,自由职业不用上班,吃喝玩乐旅居全国。
房价?金融危机?存款?辞职?
一个字都没想过。
她想到了之前在1969问李鸣月如何填志愿的时候,李鸣月对她说过的那番话。两者一相对比,似乎能从中看到许多相似性——只是黄怀予就算能听懂也无法理解。
也许要等到她也到了李鸣月的年纪,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吧。
至于现在?
她挤在301班所有老师同学中间,在前方服务员举着手机说“三——二——一”的声音里,大声笑着喊“茄子!”
至于现在,先在被允许幼稚的学生时代里,享受一下她单纯愚蠢的十八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