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康熙侧臣·纳兰容若传 > 第166章 第166章

第166章 第166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公子也是日渐发觉卢氏夫人的好的,别人只当纳兰性德与卢氏是因小日子美满才恩爱似漆,我却知道对公子而言,正妻有三大优点。”

“哦?”容若感兴趣地弯起嘴角,“是哪三点?”

“第一,赌书泼茶,寻常相悦,时光恍惚记忆长;第二,被酒睡重,相互尊重,三月病来自得消;第三,环珏扑蝶,小袖盈香,踏马扬鞭,新姿难忘。”

“宛卿说的,都是我写在词中的生活场景,算不得是卢氏的个性。”

“聪慧贤淑,才能与公子较量学识;互通所想,才能与公子心有灵犀;秀外慧中,满汉皆能,才能与公子情投意合。在我看来,这是卢氏夫人的优点,也是她的个性。”

“宛卿你呢?”

沈宛原本以为容若是想问:“你有什么优点?”

却不料,容若说出的是:“你觉得我有什么优点?”

“公子的优点数不尽。”沈宛俏皮道,“真要一言概括,那就是:好的性子、好的风度、好的文墨、好的出身全都归了纳兰性德,天下年龄相近之辈,都还剩下些什么?”

“自由。他们有纳兰性德所没有的自由。”

容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怎的心中涌出了难过的情绪。

沈宛捕捉到了容若的心事。

她一边怪自己把话说的太快太直接了,以至于容若没接住也没接对;又一边后悔自己就是改不掉让容若“忽地心事上头”的毛病,让他由人及己,伤神多思。

“我知宛卿你是无意的。”

容若吃了一口鲜花饼,让甜馅儿来平抚心绪。

“是我自己常常纤细敏感,改不了这不似满洲男儿的性情。”容若看她,“其实听到宛卿你这么说我,我心里很高兴。宛卿心中的‘纳兰公子’,跟众人心中的‘天下的纳兰公子’不同。”

“所以,公子可否允许我说一句真心话?”

“你我之间,哪有许不许?”容若温润道,“不相瞒,不相欺,话到嘴边自然出,才是宛若的言道和情道,不是吗?”

“公子谈到的:该当下就主动去向皇上领差事?还是等待卢氏夫人产后,再向皇上表明领职之志?我认为选择前者要好。”

“为什么?”

“因为是真心话,我就直说了。”

“好。”

“新皇后确立,漠北蒙古已经有部族脱离噶尔丹主动归属大清,台岛郑氏集团内部矛盾多发……国家正当用人之际,凭借公子的才能,正好是能够在此时助康熙皇帝一臂之力。”

容若忽然低头,用勺子舀了舀碗中的桂花汤圆。

——既然宋公和张岱先生都已经看清了当下局势,与沈宛多有商讨,那么沈宛做出的判断,应是深思熟虑过的。

——只是宋公安插在朝廷之中的眼线,探到了太多情报,日后未必能够步步棋稳,还需适可而止。

“那,我就叫皇上先给我一项差事历练吧!”

容若打起精神,是时候主动出击了。

“嗯,我等公子新任职的喜报。”

沈宛双手合十,祈愿容若的才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挥。

离别之时,容若送给沈宛一只白玉镯子。

镯子圆润圆满,他为自己也为沈宛求一份:事事顺遂,天心月圆,花好人如意。

*

出发去漠北蒙古的两天前,曹寅携了正夫人顾芷清一同,入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孝庄一扫之前对后宫之事的烦扰,爽朗地坐在主座上,看上去神采奕奕。

苏麻喇姑站在老祖宗身后,正给老祖宗捶着背。

“奴才后日启程前往漠北蒙古,特意带着夫人顾氏一起来见老祖宗,老祖宗吉祥。”

“曹寅,你这一程去,”孝庄话里有话,“可要好好完成皇上交待的差事呀!”

“奴才遵命。”

曹寅本就聪明,脑瓜子转得快,他晓得,自己还带着一个隐藏性的任务,那就是从细枝末节处观察:隆科多是否对康熙皇帝忠心。

孝庄看向顾氏,和颜悦色道:“芷清你是开朗且懂得商道的,你阿玛在朝中为皇上效力,你在家中担负着家计之责,老祖宗我都是明明白白的。曹寅也不小了,娶妻过后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你要早些为曹寅延续香火才好。”

顾氏直爽道:“夫君跑外勤跑的多,不然就是在宫中当值,值刻表安排的满满当当,要说与芷清一同行夫妻之事的光景,也是不多的。只求老祖宗给个恩典,等待夫君从漠北蒙古回来之后,能够告假休整时日,多多在家中尽孝和陪伴芷清。”

孝庄回头看了苏嬷嬷一眼,道:“我便是喜欢顾氏说话直接,等到曹寅归来,就由我做主,准了他休假。”

顾氏和曹寅齐声道:“谢太皇太后。”

曹寅为孝庄送上了:装着六颗上等品质的玛瑙珠子的锦盒。

“奴才和夫人祝老祖宗吉祥如意,四季平安,永享尊贵。”

“玛瑙是佛教的七宝之意,有着长寿的寓意。”见太皇太后收下了礼物,苏麻喇姑对曹寅夸道,“曹侍卫总是能把好礼送到老祖宗的心坎上。”

“老祖宗福泽深厚,奴才这一程,既是带着皇上的天恩、又是有着老祖宗的恩泽,双双加持,危机必将化险为夷,灾难必将披靡破浪,不胜感激!”

“曹寅啊,我们蒙古出身的女人,的确是爱玛瑙。”孝庄道,“当年我出嫁的时候,阿玛和玛法就是选了十二条玛瑙链子作为嫁妆之一,盼着我十二个月、年复一年,岁岁美满,岁岁长相安。”

说罢,孝庄又叫苏麻喇姑去取一支孔雀羽的短箭过来。

她亲自赠予曹寅,道:

“一箭双雕之事,尽而知天意;一箭双雕之任,行而知其重;一箭双雕之计,用而知其道。”

“此程风雨,保重自己。”

曹寅双手接过孔雀羽短箭,谢恩道:“奴才不会辜负老祖宗的嘱托!”

*

却说夜间,在漠北蒙古的小型营帐之外,隆科多正与十二名亲信围着篝火而坐。

“佟佳大人骁勇,终于是让三部族归顺大清,想必恩旨到前,佟国维大人和意妃娘娘已经已经沾喜同乐了。”

隆科多冷笑,抬头吸了一口月色下的冷空气。

“在你等面前我不必瞒着,阿玛指不定在心里不知如何嘲讽我:‘隆科多前有谎称中箭之搬石砸腿的糊涂邀功之请,后有真刀真枪的立功报国之举,将功赎罪罢了,我佟国维受不起那些因子而来赏赐,都分拨给家中的其他人吧!’ ”

“姐姐景茵珠向来就是个大家闺秀,阿玛将她当成大清国的皇后来培养和教导,又有我透过德嫔的‘得圣心之法’来说与她听,她得到皇上独宠是应该的。只是她会不会在皇上耳旁为我这个弟弟说句‘尽早回京’的话,也是不大可能的。”

“曹寅曹侍卫等人,正往咱们这来呢!没准他就带来了让咱们凯旋回京的圣旨!”

隆科多甩了甩垂地的辫子,发尾处,竟然绑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旧时德嫔相赠的红珊瑚装饰珠。

——我隆科多出行,阿玛佟国维和姐姐景茵珠,甚至是额娘,谁给我一个保平安的好东西?

——倒是德嫔言冷心温,情断意牵,将我的生死惦记着。

“珊瑚啊珊瑚,祥瑞幸福……心上的姑娘,眸似秋湖……少年郎的马鞭,抽向征途……彼此的誓言啊,哪管世俗……”

隆科多在篝火侧哼歌。

星野广阔,月色存温,最是无端生情愫。

红珠红妆,黑发黑眸,意气少年思红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