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出了北园大门,沿着珠江路向东行走,没几分钟,前面就出现了一条横巷。这是一条与中山路平行、单向行车的小巷,转右是家喻户晓的小粉桥,转左则是天津路,是南大前往鼓楼医院和鼓楼公园的必经之路。
此时,巷子里,空无一人,寂静的有点渗人,范清婉的脚步不由踟蹰了起来,须臾之后,方沿着狭长的天津路,向着鼓楼方向走去。此时,她想起了读大学时的情景,每次路过身后的巷子另一端小粉桥时,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怦怦乱跳,特别是晚上,无论如何都不敢独自一个人行走。
小粉桥是一条以桥命名的巷子,其实这里既没有河也没有桥,与南京的千万条古巷一样,原本一直籍籍无名,后因抗战时期德国的拉贝先生曾在此居住过,并救下了无数的中国人,这才声名远扬,多少年来,很多中外人士慕名而来,前去瞻仰拉贝先生的故居,感恩他的仁爱大德,不过,自从前些年发生了一件碎尸案,小粉桥是其中的一个抛尸现场,就一下子变得冷清了起来。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左右观察,很快就走完天津路,来到了鼓楼医院旁边的斜坡处,却依然未能找到李尔玉的住处。
就在众人感到有点茫然之时,高小双忽见医院斜对面的一棵大树下,正摆着一个补鞋的小摊,一个瘦弱的老头埋头在那钉鞋掌,便快步上前询问。老头皱着眉头听完后,稍加思考了一下,便用手指了指斜对面,然后又垂头去干活了。
顺着老头所指的方向,范清婉这才惊讶地发现,一颗高大的野芭蕉树侧背后,竟然有一扇破旧的小门,并且与校园的围墙连为一体,稍不留意,根本就发现不了,即便看到了,还以为是学校开的一个偏门。当她小心翼翼进入门内,这才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栋独立的小洋楼,并且与学校的北园并不相通。
小楼看上去已有年头,处处破败不堪,门口的西式雨篷,只剩下锈迹斑斑的支架,一块污浊发黑的塑料布耷拉在一角,向上眺望,二楼之上,还设有一小阁楼,并在朝东的方向开了一个老虎窗,整个屋顶呈斜坡面式分布。
很快,一楼的大门被悄然打开了,众人蹑手蹑脚地鱼贯而入。
进门即为客厅,面积并不大,十几平方,在里面靠墙的位置,放着一辆破旧的上海凤凰牌自行车,左侧为楼梯,看上去有点狭窄和陡峭,右侧是厨房,旁边是一间堆着杂物的小房间。
范清婉见众人一番搜查之后,并无发现异项,便踏着吱嘎吱嘎的木梯,来到了二楼。
二楼为两间相连的房间,此时正敞开着,光线很透亮,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其中,朝西的房间为卧室,外面有一突出的小阳台,站在阳台上,虽然有些树枝遮挡,但依然能清楚地看到南大北园内的小礼堂和校史馆等地方,而朝东的房间内,却是另一幅令人惊叹的景象。
在正对着房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幅的教学用白板,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约占四分之一的左边版面,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工整地抄录了一段文字,细细读来,竟然是镇江焦山的《瘗鹤铭》碑文: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声。西竹法理,幸丹岁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鸣语化解,仙鹤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扃,余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将进宁,爰集真侣,瘗尔作铭”。
她细细观察,惊讶地发现,其中的部分文字,还用红色粉笔特别标注,而白板右边的四分之三版面,则密密麻麻贴着一些大小长短不一的纸条,其中一张最大的纸条上,按照叙事的书写方式,作了以下很有规则的注释:
物品:鹤与“和”,同音同义,代表天道,暗指“和氏璧”,即秦玺。
作者:上皇山樵:古称伏羲为‘上皇’;,山樵为“三樵”,即: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
时间:纪,古时,十二年为一纪。 “千年龟,万年鹤”,“鹤千年则
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
壬辰年拿到,甲午年,以瘗鹤的名义,藏在焦山???
包装:玄黄,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玄色,泛指黑色。黄,象形字,为古玉佩之形。玄黄之色曾为楚国的代表色彩,为天子专用。天子专用之巾,包裹的当然不可能是寻常之物,鹤!!!
埋藏:藏,不用“瘗”,《易传.说卦》“盖造化发育之真机,常于此藏焉”。《周礼?春官宗伯》中“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又《归藏》卦序:“坤、震、坎、艮、兑、离、巽、乾”。茅山的勉斋道院门额上的卦为“坎”卦,即水,是否与此相关联?
藏地:莘,指的是远古三皇五帝中帝喾的埋葬之地,暗指埋藏之物实为帝王的宝物。
轨迹: 山阴降迹(为仙鹤降临雷门,鼓声远震洛阳的传说),曹国(洛阳),荆门(湖北荆州,卞和发现玉)等,后荡洪流,前固重扃(描述的是秦玺的流转轨迹,最后一句,暗指最后的归藏之地?)。
而另一张稍长的纸条上,用红笔书写着以下的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