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遥遥一声巨响。萧恒举目望去,见太阳傍着鼓声,在窗上露出个头。
到时候了。
裴公海略整衣冠,将大氅重新系好,端起酒杯,问:“陛下知道,我如一死,大王定然会与你反目?”
萧恒点点头,说:“知道。”
这下换成裴公海惊讶了。
“裴公,你忘记一件事。”萧恒手指摸着酒壶,“少卿如知你屡次行刺太子,他可会对你网开一面?”
裴公海沉默片刻,摇头道:“臣不敢揣测。”
萧恒自己满一杯酒,说:“你在南秦威望太高,又是他的老师,他如杀你,南秦朝中就能顺势揭起反旗,征讨他昏庸不义。”
他顿了顿,“生死一念,少卿会不会动你,我不敢赌。但他和我一样,绝不会容忍阿玠朝不保夕的处境。”
“为了他。”萧恒伸出二指,将酒杯挪到自己面前,“裴太宰,你的命,只能算在我手里。”
裴公海凝望他半晌,问:“哪怕你二人从此情断?”
萧恒笑了一下,“少卿清高,总要挣个宁为玉碎。我是俗人,有时候觉得,瓦全就挺好。”
“这不正是你们想要的吗?”
裴公海久久无言。
晨光里,萧恒端起酒杯,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代少卿,送太宰一程。”
裴公海相对举酒,微微一笑。
片刻寂静。
一盏酒饮尽,一盏酒哗啦哗啦,倾地以酹。萧恒的酒杯放回案上时,另一只从裴公海指间滑落,当啷坠地。
一头紫貂扑落在地,像数十年前南秦的平野上,它被刺中了胸膛。
外头天亮了,殿内却依旧昏暗。萧恒静坐了会,撑地要起身,忽地膝盖一沉跪在地上。他脸上的血色一层薄面具般倏地掉落,露出白得发青的真实面孔。
他一只手紧紧堵住右耳,另一只手扳住案角,桌案簌簌摇动声里,攥得骨节狰狞。
在和裴公海交谈时,他就间歇地耳鸣,现在如有尖哨钻着耳道,外界声音便隔了一层。只觉有人扑到面前,剧烈摇晃他,不住地说些什么。
他眼前黑了一会,才看清来人是秋童,一张脸泫然欲泣,嘴也张张合合。
萧恒连蒙带猜,看着他嘴型,强撑着问:“少卿怎么?”
听到秦灼,秋童脸上竟露出极度惊恐的神色,尖声叫道:“大君集结人马,进宫来了!”
萧恒脑子还没清楚,“什么人马?”
虎贲军在长安只有一千近身,什么人马能无诏入宫?
“是龙武!”秋童急声道,“三千龙武卫受大君调令,外封宫城,内逼含元,已经往殿上来了!陛下,咱们怎么办?”
萧恒似被劈头打了一棍,借由秋童搀扶站起来。
马蹄动地如雷,他却因耳鸣没有听到。
殿外,龙武卫破入宫门,快马开道。而后十人一队,一人三步,左右列队包抄,将含元殿团团围住。
兵刃林立里,领头红衣人翻下马背,疾步冲上阶来。
萧恒直直望向殿外,张了张嘴,干笑一声。
秦灼率天子卫,逼皇帝宫。
***
昨天入夜,秦灼刚服药躺下,就听门扇一动,收了个人影进来。室内一无灯火,他乍以为是萧恒,一颗心和浑身汗毛都火舌般一跳。待人影再往前,他突然醒转:萧恒比这要瘦。
果不其然,那人一开口便是褚玉照的声音:“臣恐宫中生变,望大王速速解救太子。”
他头皮一麻,忙翻身坐起,捉住人手臂问道:“阿玠怎么了?”
褚玉照嗓音紧绷:“臣收到密报,太子已被梁皇帝迁出东宫。近日或拟诏令,再行废立。”
听到此,秦灼反倒松口气,笑道:“鉴明多心了,他爹只他一个儿子。你莫告诉我,皇帝还藏了别的相好。”
褚玉照从榻边找着个火折子,点亮灯台时也点亮了自己的脸。他叹口气:“大王曾说,梁皇帝欲废帝制。既然如此,有没有太子重要吗?如今梁皇帝忌惮太子,恐怕……是有了剑指南秦之意。”
秦灼笑道:“多大的人,能叫他爹忌惮,也算长了本事。”
褚玉照看着他,“大王不信。”
秦灼瞧他一会,算是为他的面子,叫阿双取腰牌往东宫探看。
闻得府门一开一合,褚玉照从袖中取出信封,双手呈上,“大王请看。”
就着灯火,只听纸页轻擦。在第一页静了一会,突然快速翻动起来。
秦灼笑意渐敛,眉头蹙起,面色逐渐不好。褚玉照看在眼中,叹道:“何止大王不信,若非白纸黑字,臣如何肯信他动了这样的念头?要收玉龙岩矿脉,这是背信弃义。玉龙岩没有走明账,他当年说着是给大王方便,恐怕早就想好今日这一手!更何况……他还要夺大王太子太师之位。”
太子太师并非什么大名头,但这是秦灼与萧玠在明面上的唯一联系。
夺此职位,无疑是要他二人一刀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