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图南 > 第131章 第二十六章尚农令

第131章 第二十六章尚农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怎么个卖法?还是赚到的钱对半分,亏了,风险也对半分,还是卖给我,风险与盈利我都自己负担?”

图南更无奈了。“虽然我很想继续前者,但官方不允许经商,非常时期违反一两次还行,平时就算了,卖给你。”

水委闻言也松了口气。

盈利对半分,亏了也共同承担亏损,听起来很美好,但这得有个前提:双方平等。

若是双方不平等,必定会往盈利时一方拿大头,亏损时,另一方承担全部发展。

她与图南是一起长大的亲戚,相信图南不会那么对待自己,但一来人心易变,二来怕其它官员学习。

“利益都是我的?”

图南答:“当然,亏损了你自己负担,你买下后再卖出去,盈利自然也是你的。”

水委道:“那我全要了。”

图南:“....你好歹也给别人留一口汤。”

水委不以为然。“才五千石,汤渣都不够,留什么?”

图南讶然。“市场上对纸的需求很大吗?”

五千石纸可不是小数目,都够整座文鳐城一个月的日常消耗了。

“非常大。”水委解释道。“识字的人谁会没有书写的欲/望?长生种族群因为寿命的关系,普遍识字,个别还很爱收藏典籍,尤其是古妖与羽人这俩长生种中的长生种,全世界的典籍,不管是什么族群的,都要抄几百份收藏,是耗纸大户,又因为寿命长,它们的阅读需求也不小。而短生种族群虽然不像长生种一样人均识字,但纯粹短生种的国度,识字率也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之间,看似很少,但必须考虑到短生种的人口基数。若是雨师国与兕国这种长生种与短生种共治的国度,更是会大力扫盲,不能说每个人都识字,但再差也会写百十个常用字,同样有书写需求。全世界对纸的需求就没小过,以前的时候还好,雨师国是最大的耗纸大户,同时也是最大的造纸地。它们培育了可以当饲料也可以造纸的巨菌草,用巨菌草造纸,供给自己之余也能对外出口,但近来战争频繁,百业都受到影响,包括造纸业。”

图南恍然。“我说纸价怎么涨了。”

恍然之后,图南若有所思。“我记得雨师国培育的巨菌草原产地是炎洲,虽然已经被培育改良得亲母都不认识,但作物培育改良这种事,再怎么培育改良也不可能完全变成另一种生物,而且雨师国的巨菌草也是在热带与暖温带种植,那炎洲这地方能不能种植?”

若是能种植,她可以努力一把,让英水流域趁这个机会分一份肉。

虽然芦苇和纸莎草也可以造纸,但原料不同,造出的纸品质也不同,产业这东西,自然是越全越赚。

“这我就不清楚了,我是商人,并非农业学者。”

图南拍板道:“没关系,你先帮我弄点种子过来,我种种看,看能不能活,产量如何,实在不行,便申请几个农业学者来研究如何用雨师国的巨菌草与炎洲本地的巨菌草培育出本土造纸用巨菌草。”

巨菌草这种普及化的作物种子并不难搞,至少普通种子不难搞,水委一口应下。

五艘鲸船装满货物后,水委迫不及待离开。

一旦热带雨季到来,热带区域就不能同行了,必须趁着干季多跑几趟,每多跑一趟就能多赚一座金山。

送走水委,图南寻去一处农场。

鱼宵正在农场里记录不同数量与比例的粪肥对热带土壤的影响。

同样是肥田,在最宜居也是农业最发达的暖温带,一亩地根据肥种与作物的不同,需要耗费两千到四千斤的粪肥料。

在鱼宵看来,这粪肥数量与其说是肥田,不如说是在农田里堆出了一层的新壤,作物便生长在这厚厚的粪壤上。

而这还只是暖温带,在热带这种地方,同样的面积同样的作物,对粪肥需求更离谱,三千斤打底,上不封顶。

突然到来的图南拿过记录的数据看了看。

好消息,虽然对粪肥的需求更大,但粪肥肥田在热带是有用的。

坏消息,热带的草木太离谱了,粪肥不仅让作物生长快,野草也长得很快。导致暖温带,农人每年也就除两三回草,热带这里可好,隔三差五就得除草,在智慧生物的培育下越高产也越娇气的作物在争夺营养上真比不过野草,不及时除草,土壤养分被野草抢干净,农人就别想有什么收成了。

就算开垦田地时将整片土地筛一遍,筛掉所有草籽树根都没用,鸟兽会带来新的草籽树种。

“既然粪肥能让没有火山灰的热带发展农业,你说,能否一岁三熟,两岁七熟?”图南若有所思的看着农田。“热带这里,四季如夏,一岁十二个月,每个月都可以播种。我记得上古人族王朝时,就是这么干的,每个月都播种。”

鱼宵愣了下。“但上古人族王朝时每个月都播种是因为彼时的炎洲地广人稀,人均田土超过千亩,再加上彼时元洲人口稠密,粪肥当地都不够用,没有余的运到炎洲。而且炎洲彼时对粪肥有需求,但不大,粪肥这样的货物,运输量越少,运输成本越高。综合因素下,才发展出将全部田土分成十二份,每份分三块,一块农田种一茬粮食作物,再种两岁绿肥牧草,每个月播种一次的农业。”

虽然时至今日,位于热带的炎洲与温带相比仍旧地广人稀,但与上古人族王朝时的炎洲相比,人口是真稠密。

在人地矛盾比千年前激烈的情况还学上古人族王朝那套农业做法,无异于想不开。

图南道:“将田土分成十二份,三十六块,再每个月播种一次的做法太浪费田,也不适合今时的炎洲。不知你可曾听过叶调岛,它的稻一岁三熟。”

鱼宵道:“可叶调岛多火山,火山灰肥沃,这才能一岁三熟。”

图南看向田边正在沤肥的池子。

鱼宵无语。“种一季作物便需要三五千斤粪肥保证收成,若想丰收,推测至少万斤粪肥。若一岁三熟,需耗费多少粪肥?”

“也就三万斤左右,相当于八个人一岁拉的粪总量,温带人口那么稠密,并不难。”图南答。“反正热带可以往冬季的温带卖蔬果,买点粪肥并不难。”

鱼宵默然。

利用热带的四季如夏,温带的春夏秋冬四季流转卖热带蔬果给温带,太作弊了。

“比较麻烦的是,虽然热带终岁如夏,但热带雨林气候是终岁多雨,不仅能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水量,还能淹死作物。热带季风气候则不同,降雨集中在雨季,干季几乎不下雨,旱得旱死,涝得涝死。前者需要修建排水用的水利,后者需要修建储水与灌溉的水利,不论哪种都需要征发很多民力。若只是征发民力,倒也不是大问题,但修建工程是重体力劳作,食量至少翻一倍。”图南一脸发愁。“如今又正值小冰期,粮食是个大难题。”

鱼宵道:“可以不吃粮食,吃鱼,反正海国不差鱼。”

图南摇头。“小冰期也影响渔业产量,供给不了我需要的口粮。”

说罢,图南目光期待的看着鱼宵。

鱼宵无语。“总管看我做甚?我又变不出粮食。”

图南笑道:“你变不出粮食,但鹊山国有粮食。”

鱼宵:“....”

图南继续道:“据我所知,羽人喜食蜜树,虽然种植成本高,但蜜树做为乔木,比草更耐旱耐寒,产量在小冰期期间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且羽国爱修水利,只要是有蜜树的地方,往往修建大量水库与水渠,小冰期时受到的影响便更小。纵观全世界,不会有哪个势力比羽人的存粮更多。”

鱼宵闻言也不问对方如何发现自己是细作,只问:“鹊山国凭什么帮你?”

我们可是对头,摆清自己的位置好不好?

图南笑答:“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帮海国有什么不好吗?我们都在生洲与雨师国毗邻,在元洲与兕国毗邻,在炎洲,南边的龙伯犀渠国也很令人为难吧。”

“龙伯犀渠是狼,你们是虎,只闻驱狼吞虎,未闻驱虎吞狼。”

图南道:“我们是虎,雨师国却是霸王龙,多个朋友,总好过你们与雨师国冲突时多个敌人,毕竟今日鹊山国可以卖粮食给海国,明日海国也可以卖鱼给羽人。”

鱼宵很想说,海国不比雨师国好多少,都是霸王龙,但她也清楚,都是霸王龙,正在发掘战争潜力,有望一统生洲的雨师国对羽国的威胁更大。

“我需要回国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