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沉醉的黄丝绢 > 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百六十一章

倪潇儒足足花了一个来小时才回到自己的住处。他照例拿上房东大姐的热水瓶进了房间。他开了取暖器,直感身子乏力,头脑晕乎乎的,便斜靠在椅子。放下手头紧要的事不做,而在外面奔走了一天,可有什么办法呢!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人际交错,俗务缠绕。你高兴得做,不高兴也得应付。想着想着不禁又想到了王院长,他很想能和王院长说说话。哎…来日无多了呀,和王院长相处的机会恐怕不过一二回了哟!对了,明天就去王院长那儿,他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是一位极难得的良师益友,是一位极有风范的学长和领导。想起这位学长不禁涌起一阵感激来,若没有他的关照,自己也许还没有个固定的去处,甚至仍是个地下游医都不一定,那专业的发挥一定大受影响,在治疗那几个疑难病症时,特别是在治疗冬洁的病时,就绝不会有后来那样顺利的结果。他想到治疗冬洁的那一段时间,自己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那上面,一睁眼想到的便是冬洁的病,做的事都与冬洁的病相关,对医院的事少说也有耽搁之处,要是没有王院长在上面兜着,那自己在医院的处境恐怕就不会那么安宁。尽管他抱定与人无涉,与事无争的信条,但不免一厢情愿,仍有不少嫉妒的眼神对着他,常有冷言冷语灌入他的耳内。眼下住的房子是医院租的,那还不是王院长一手促成的。而他想要的就是希望我能一心行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已。他一直不知道那是王院长自掏腰包给他租的房子。哎呀,刚才忘了先给王院长打个电话,再一想,觉得还是不打好,不然王院长一定会搁下其它事情来等我。明天去了再说,要是在当然最好,如不在那就等一会。他这样迷迷糊糊的想着想着便睡了过去。

催促他醒来的是一阵紧一阵的腹疼,他把手用力按在腹上,但那力似乎不够,他不得不勉强侧过身子,把腹部顶在椅子的扶手上,这样阵疼才减缓一些。已有好几日没出现这般的阵疼,他想,是不是“亚伯拉罕”又来催命了?过了一会腹部又开始疼起来,不过这回是胀疼,整个腹部似乎都在翻腾发酵似的。他上了趟卫生间,然后勉强洗了澡,便赶紧卷缩在被窝里。疼痛终于慢慢的减弱消散,他也随之慢慢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他醒了但却困乏得很,睁不开眼来,似乎仍睡着的样子。光线穿透厚厚的窗帘,使房间里的陈设显出隐约的轮廓,女人们大着嗓门隔空闲聊嬉笑声不时的传入被窝。他在争斗无数回后终于咬牙伸手拿起枕边的小闹钟,哎呀,又这么迟了。于是赶紧穿衣漱洗,接着出门吃了碗稀饭便直接去王院长处。

尽管一路不曾耽搁,但到了哪儿还是过了中午。王院长果然不在。倪潇儒想要不要给王院长打个传呼呢?正在犹豫之际,那门卫对他说:“哎,你看,局长又回来了。”

倪潇儒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问了句:“那个局长呀?”

那门卫说:“噫,你不是来找王局长么?”

倪潇儒一拍脑门,嘴里“哎呀”一声,他忙转过身去,见一辆补习班就把的黑色小车刚转进大门。车还没有完全停稳门却开了,声音也随之而来:“潇儒,你怎么来了。”

“哎,王院长,你回来啦!”倪潇儒面带喜色的说。尽管王院长早攫升局长了,但倪潇儒一直没改口,觉得那样反而别扭。

“哪里呀,我是忘记拿包才折回来的,哪知回来得正好。走,里面坐去。我是在惦记,不知你休养得怎样,不过人虽清瘦精神倒尚可以。”王院长说。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感觉疲倦,还有肠胃不好,常拉肚子。”倪潇儒显出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说。

“哦,那就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喽,同时再作一些个调理,这个你可比我专业多了。不过对医家来说,最难缠的病人莫过医家自己了。”王院长笑着说。

倪潇儒也笑了,说:“是的,是的,有时感觉太直接反而吃不准了。自己的病自己最好不要去想!反正有医生在替你考虑。我就这样,都听那医生的,只管服药休息。”

王院长点头赞许说:“这就好。”接着他又说道:“我看你是体质虚,又长期熬夜透支体力哪有不累的?其实你断断续续也没休息几天,过了春节后就安心休养它个一两个月。身体是靠养的,不要落下什么病根,那就受其所累。”

“好的,不过也不能白白儿的浪费时间,我想趁机整理我爷爷留下的那些方子。”倪潇儒说。

“这恐怕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做成的事,耗费精力哪!我想这事不宜过急,还是先养身体后做事好。”王院长说。

倪潇儒不禁轻轻地摇摇头说:“这事再不能拖了哟!通过整理那些医案方子,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更多的是还没法弄懂。我现在真是后悔的不得了,为什么不早一些做这事?哎…原来我不过是景升豚犬,吴下阿蒙,没能好好的将祖辈医技发挥…”

王院长摆摆手打断说:“这话就不对了,你一直都在整理研究,之中有些已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是继承,就是发挥啊!如没前面的实践,就没日后深厚的积累,那就更没法参透那些古方了。”

倪潇儒说:“是虽是,但还是不够用心,草草地翻来,甚至希望有现成对应的方子,没有系统的去整理研究。还有,我一直没有选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太过依赖单方偏方的奇效,所以收集的方子太过碎杂,很多是独味小方。“医贵专门,忌其杂也。《闲情偶寄》?清?李渔”不知不觉中却触碰了杏林所忌。”

王院长说:“可是李渔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我想,只要有疗效那就没有什么大小之分。”

倪潇儒不由得点头说:“这倒是的,最初让我领会中医独特效力的就是一张独味小方。但是,没有专业方向多少会妨碍业务的提升。”

王院长说:“这一点我倒不太认同你这个说法,没有宽广的基础哪会有金字塔的高度?老子说:“多能必鲜精。”此话的哲理性虽不可动摇,但也要看放在什么地方。专业精深是人才,但面域宽广同样是人才,是谓通才,不然就无需培养全科医生了。”王院长看看倪潇儒,然后说:“你怎么忽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在我看来你一直做得很好,并无不妥呀!我想,要是咱医院的人都能这般敬业,那样医院就未来可期了。”

倪潇儒说:“我的意思是,我本来还可以做得更好,还可以做更多的事。”

王院长说:“你这样想真是让人满意,但也让我担心,我希望你能劳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的悟,这样才能成得道的中医。留点时间闭上眼睛去默想,有时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潇儒颇有同感的说:“是的,是的。”他稍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王院长,你呀真有点生不逢时,要是让你从医的话,我想你的成就一定会很高。”

王院长一边微笑一边轻轻的摇着头说:“这倒也未必,医道是极难的哟!不过要是当年在那场政治风暴中能设法再消极一些,多偷看点业务书,那至少要比现在强。人啊!可以为自己作选择,但那是未来,而对过去只能徒作感叹。一晃十年,把专业晃个所剩无几,不进则退呀!落个滥竽充数有余,治病救人不足的境地。后来把我派去红会医院,留给我的选择要么当铺路石,要么做绊脚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