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林之韵今天是特地早回来的,在父母家吃完晚饭后便兴冲冲的赶回家来,因为今天她给潇儒买了双旅游鞋,想让他试一下脚,如不合脚的话,那就明天拿去换。她没留意潇儒的脸色,笑着刚要开口说话,不料潇儒阴郁着脸责问道:“那钱是不是你拿的?”平时两人发生争吵,最后都是潇儒让一步才了的,因为那都是两人间的事,损不着别人,如今这事非同一般,他极是认真,一定得让她认错,永远不做这样的蠢事才行。
自从和倪潇儒相识至今,林之韵还不曾见过倪潇儒这样严厉的神情和口气,那心骤然紧了一下。那一日要不是阿瑜那背时鬼提起,潇儒是绝想不到去寻那包的。她为此直恨那阿瑜。不是自己没想到这一层,几次想去拿,可都被莫名其妙的耽搁住了,把证据拱手让人,如今白白地惹出祸来,不得不面对这难堪。这真是天意哟!她不停的想对策,认定只有原来想好的那条路可走,那就是硬撑到底,来个死不认账。这事最犯他的忌,要是认下这事,那就一辈子都没脸再进他家的门,一辈子都会被他瞧不起。因为这毕竟是声张不得的事,她虽打定主意,但终究心虚而底气不足,心里自然极是担心。她对倪潇儒既佩服又气恼,他学的是中医,而自己则好写作,可发表的那篇小说,若得不着他的帮助,恐怕只能拿来自我欣赏。恼人的是,他什么都好,就是不会想着赚钱。现在看来要想出人头地,要想过体面的生活,那只有靠自己了。我做生意也不全为自己,甚至还想赚钱帮他,谁知老天不佑人,亏个身负重债,直到现在还缓不过气来,不想办法帮我倒也罢了,可他偏要处处拦着,打折你的信心。他这人呀,多亏是人好,不然还有谁愿意守在他身边的?
其实林之韵在得了这笔意外之财后,并不敢马上用来花销,而是一直紧捂着静观事态如何。她花钱虽大手大脚,却也不乱来,之中的一万二千分别用来还了二个债主,余下的四千光景则买了衣服和项链。寻常回家时,林之韵便会事无巨细的把白天的事说与潇儒听,不管他爱不爱听。不过也有例外的,除了衣服首饰之类,她不说实话外,还有两件事,她是断不敢说的,一是拿钱的事;另一件就是与段老板的关系。其实和段老板的关系清白的很,就是暧昧都尽可能回避,有时真的推脱不去,那也只好虚与周旋,总之完全是那种现实和潜在的利用关系。不能说完全是因为怕说不清,而是怕潇儒生出无端的猜忌来。尽管对他心存不满,但心里还是喜欢他的。
最近这几日,林之韵那悬着的心总算又安稳地放回了原处,不料正在她暗自庆幸之时却被突然揭丑,她被这一问给楞住了,但毕竟心里早已打下主意,因而少顷便回复常态,索性来个以攻为守,心虚却嘴硬的说:“真是莫名其妙,我拿谁的钱了?”
倪潇儒极生气地说:“你还想抵赖?既然敢做那也得有认领的勇气啊!”
接着便是一阵沉默,因为林之韵脸朝着别处,装聋作哑,默不作声,反正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死不认账到底。此时倪潇儒心里也在想,这事情虽极气人、极丢人的,但这样气呼呼地和她说是没用的,那只会变成争吵。为这事自己真是又气又羞,情急之下倒忘记她是个极爱面子极爱虚荣的人了。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着口气说:“之韵,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钱,我知道你也不过是暂时藏一下而已,你拿出来吧,我替你去还了!”
林之韵心想,若是现在拿出来,那我同样落下个坏名声,弄个灰头土脸,在人前直不得腰来,再者也没这笔钱。与其名财两空,倒不如赖个干净,因而很干脆的说道:“ 我没拿。”
“还说没拿呢!那包里什么都在,独独少了那钱。”倪潇儒说。
“这个我哪里晓得啊!要是我想拿,留下那包干什么?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会偷”么,我不会傻到做那隔壁阿二吧!”林之韵一副泰然的神情。
“你这样做,就像禅学偈语说的那样:“窃取一百金,奉还一根草。”这是制造假象,用来迷惑人的。”倪潇儒说。
林之韵说:“你一定是受了矮子阿瑜的蛊惑,别人的话可信,那你老婆的话就不足信了么?那人既然可以把大叠的钱随处乱丢,我想这钱的来路也正不到哪里去,还乱赖别人,真是可恶。如是真丢了,不说他活该,那也没损着他。“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吕氏春秋》?秦?吕不韦”如真有人捡着,那也是那人的财运。”
倪潇儒说:“你还引经据典呢!要知道,那是贤者之言。遗而不索,是贤者的做派。可对捡取的人来说,那是倘来之物,是不义之财。”
林之韵仍站在那里,身子靠在桌子上,脚尖却在无意识的摩着地,但就是不作答。倪潇儒虽心中不快,却也只好耐下心来说:“之韵,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这事赖得去么?因为你去过哪儿!”
林之韵微抬一下头,横了他一眼说:“别人赖我那是别人,难道你也一定要赖我不成?去过哪儿的何止我一人?就连那人自己都不敢肯定是落在哪的,现在即便来了警察,那也难以断个明白,你又何必深究呢?”
倪潇儒说:“古话说:“横财不发命穷人。”前几日报上登出一则事来,说是一位拾荒的老婆婆,捡了一大叠钱后,一直守在原处等失主,警察闻讯赶来,老婆婆向其借一块钱买包子充饥。有人问她:“送上门的钱为什么不要?”她说:“不是你的,纵然得了也不会有好结果。”一个目不识丁,身无分文的拾荒老婆婆都知道这个道理,难道你不觉得汗颜么?落下东西在我家的何止只有他一人?可我家的人连迟疑一下都不会,立马还了人。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这样坦坦荡荡的多好,没有一些儿的心理负担!”
林之韵却带着讥意说:“你家的名声是好,谁不知道啊,雷锋第二不就出在你家么?我问你,高尚可当饭吃么,还是可拿去抵债么?难道你还看不清现在的世态,有钱想啥有啥,没钱要啥没啥。你想当雷锋那就当吧,只是别损我苦我来着。”
倪潇儒说:“你不用讥讽,别说是我家,就是再好的人,若比之雷锋,恐怕也只能望其项背而已。别人助人,充其量不过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有的干脆为博个善名,而雷锋助人则是倾囊而出,尽其所有。《圣经·马可福音》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耶稣坐在银库边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些财主往库里投若干钱,有一个穷寡妇只往里投了二个小钱。耶稣对门徒说:“这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投入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而拿出来投在库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的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我们今天要做的只是将别人的东西送还而已,这是不可比的两种境界。”
林之韵说:“可是《圣经》中不也有这样的话么:“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我一直都在暗暗祷告,不想老天真的来眷顾了,我没偷没抢碍着谁了?”
倪潇儒说:“那也须是正当手段才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