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沉醉的黄丝绢 > 第37章 第三十六章

第37章 第三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严文丽说:“你不是说“知识由于记忆而来”么,只看不记等于没看呀!”

倪潇儒说:“这那是我说的,是苏格拉底说的。我想就是用心的记,等用的时候还直怪自己没长记性呢!”

严文丽抿嘴一笑,说“哦,原来出处在这里,不过我是从你哪儿听到的。”接着她着问道:“哎,潇儒,我发觉你有时很喜欢一个人坐那里冥想,是不是在做白日梦,真的想写小说啊?”

倪潇儒故意说:“哦,真有其事?”

这回轮到严文丽眯眼看倪潇儒,嘴里故意问:“你自己会不知道的?”

倪潇儒说:“我的理解那不叫白日梦,而是构思。以前写作文时倒真是这样子的,有时我妈妈会用手指在我眼前晃晃,摸摸我的额头说没傻吧!”

严文丽“噗嗤”一笑,说:“你看,这不是真有其事么?”

倪潇儒说:“不过我现在多半是在想治疗上的事,遇到那些疑难病例,上班时又没有功夫去多想,只能回家边查资料边思考,你得深入的去考虑,确定病症的基本范围和用药方向,同时还得考虑那些表症相似但病症却不关联的可能,这个过程一定要从容仔细,不能这剂药用一下不行就换一剂,把病人当作试验田,败坏中医的名声。”

严文丽说:“你说的是,我爸爸也说过意思相同的话。当医生就要有你这样认真的态度才行啊!”

倪潇儒说:“多思考才会少弯路,要对病人负责才好。”接着话锋一转问道:“哎,文丽,你做不做白日梦的?”

严文丽斜昂着脸,稍微想了想说:“嗯,这倒好像没有。”

倪潇儒“哦”一声后说:“难道你不幻想什么的?”

严文丽说:“这并非说明我缺乏想象,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好。弗洛伊德说:“我们可以肯定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人要知足才会过得幸福,对不对?”

倪潇儒极认同的说:“是的是的。”

严文丽说:“哎,潇儒,我听说,有的作家凌晨就须起来,每天要坚持写几千字,笔耕不辍,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你说是不是?”

“你说的是,据说写《李自成》这部小说的作家姚雪垠就是这样。若往难处说当然如此,不过我想,做事不能老往难处看,如把事情想得难到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人就会因畏惧而退缩。大家知道成“佛”很难,但只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做坏事那对人来说就不是遥不可及,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去修行。做事要从难处着眼,却要从易处着手。其实,说得白一点,写小说就如同讲故事,把你的人生经历,所见所闻,喜怒哀乐,写与别人看,说与别人听。如写的人阅历丰富,洞察细致,思想深邃且又文字功底深厚,那他所写的故事不是优美动听,就是震耳发聩。

我想啊…只有那些文笔或是优美凄婉,或是生动逼真,或是辛辣棒叩,能把故事写得隐含哲学的光亮,让人不由得心生同情或愤然不平;让人不由得心生钦佩或默作效仿;让人过目不忘,萦绕恒久,和声共鸣的作品,那才是第一流的作品。否则虽也可读可看,但那只是一篇寻常的笔记式作品。从古到今,文学作品虽汗牛充栋,作家也数不胜数,可是象曹雪芹、罗贯中、高鹗、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师却寥寥无几。对于这些文学大师就是心慕手追,也难以望其项背啊!”

严文丽看了倪潇儒一会,然后才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以前念书的时候心里也会傻想,要是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有多好,不过那终归是傻想而已,因为就是一篇课堂作文都觉着无处下笔,更何况写长篇…”她稍停了一下后接着感叹的说道:“这些大师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啊!潇儒,你说呢?”

倪潇儒回答说:“是的,这一点我和的想法是一样的。”他停了停,然后话锋一转说:“其实在我看来,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因而就有各不相同的故事,从这一点讲人人都可以是作家,至少是潜在的作家。”倪潇儒回答说。

“哦…照这么说来,那岂不是满城作家了?可我怎么就没碰上呀?说想要写书的,你还是头一个呢!”严文丽笑着说道。

“我说的是可以成为作家,但不是必然就成为作家。因为生活中的芸芸众生都是现实人物,而小说中的人物是经小说家的艺术雕琢而成的抽象人物,这是一种创作过程,需要相应的生活积累和文学修养。我想,有的人有这个能力却因某些原因而没能去写,有的人有写的冲动却没这个能力,所以,弄到最后才没几人能成作家。”倪潇儒回答说。

严文丽一边想一边说道:“哎,潇儒,我在想啊…要是你写的话那文笔一定…”

倪潇儒赶紧摆摆手,一边说:“我有写的冲动那是真的,而且还不止一回二回的,不过这顶高帽我可戴不了,如我真的写,那顶多就是一篇寻常的记叙文而已。”

“你说想写…嗯…那打算何时开工呀?”严文丽笑问道。

这回倪潇儒倒是显得很认真的说:“现在恐怕还不行,须得先做好手头上的事才行。不过可以先构思写提纲,之于何时动工嘛,也许是四十岁,也许是五十岁,也许…”

严文丽笑着说:“啊…要那么老才…你看德国作家歌德,二十五岁时就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是少年有成。不过,那也不叫老,那叫大器晚成。姜子牙八十方坐车,法国文学家司汤达不就是在四十八岁那年出写成《红与黑》的。”倪潇儒脱口说道。

“我记得清人钱谦益的诗云:“枥中马老空知道,爨下车劳枉作薪。”识途的千里马,因为年老体衰,只能豢养在马厩里作个活标本,曾经背负千钧万石的车轮,因为磨损朽烂而只能充薪烧饭。大器晚成的事是有,不过我想啊…那时人的思维已不够敏捷,记忆也已减退,这时候写那不就更难了?”严文丽还是不解的问道。

“这两句诗的意境太过萧瑟凄凉,不够阳光奋进。一代英豪曹操不也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届暮年,却仍志向高远,这是何等的壮怀激昂!你说的这些当然没错,这是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但是,那时人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却得到加深,足以抵消这种生理衰退。”倪潇儒却从另一角度看这事。

“那好,那我就等着你大器晚成吧!”严文丽玩笑的说。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