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沉醉的黄丝绢 > 第27章 第二十六章

第27章 第二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十六章

一切布置停当,王大林便抽空去了一趟局里,向韩院长作了阶段性汇报。韩院长虽难得来医院,可医院里的事她却了若指掌,但王大林来主动汇报,情形就不一样了,这使她满意和放心,不过嘴却说:“大林啊,这些事情你只管决定就是了,你可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院长哟!”

王大林说:“副院长向正院长汇报工作这也是组织规定啊!”

“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你的决定我都赞同。”韩院长对王大林的个人能力颇为认可,对他的人品更是放心。这人么有时太过耿直真诚,让人觉得有点酸傻地味道,只知埋头去干,而且不遗余力。这大半年来工作卓有成效,医院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对王大林,她可真做到了知人善用,她真心希望王大林能一直干下去,因为现在比不得从前,她需要局里这家最大医院的业绩来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这就要靠王大林了。因而对他工作上的布置安排从未提过相反意见,放手让他做去。因为这人只为工作,无论他怎么做,都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是他的人品所决定的。尽管韩院长自己的人品见不得光亮,但这并不影响她欣赏王大林的人品。

王大林说:“韩院长,星期一上午能不能抽空回一趟医院?”

“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韩院长看一下王大林后问。

“那个新来的大学生倪潇儒,星期一要来报到,若你在就更好了,可以见个面认识一下,也表明医院对他的重视和期望!”

“噢…这个呀…,星期一上午…这得让我想一想…”韩院长看了王大林一眼,心想,这人的酸傻劲又冒上来了,不就是个小年轻么,无非多念了几年书而已,以后能不能派上用处,听不听话还不知道呢!韩院长和王大林的用人标准截然相反,她喜欢用那些没有多少才能人,因为他们得靠医院这棵大树才可乘凉,而医院却不是非有他不可,只有这样的人驾驭起来才得心应手,俯首听话,绝不敢和自己二心。若是医技好名声响的人,要是以后恃才傲能,桀骜不驯,那还更糟。如今搞得这般郑重其事,就缺没让全院医生列队欢迎了,有这必要么?。录用倪潇儒,自己不但没意见,而且还很支持,报到就报到吧,就是自己在医院,那顶多也是在办公室坐等,自己大小还是个书记院长,现在要屈尊纡贵,垂手相迎,那是万万做不出来的。她轻松地找了个理由,说道:“星期一恐怕不行,我得上区里去,反正有你在,也一样的。”

王大林知道她不肯屈身,因而就说:“既没空,那就免了吧!”

韩院长看着王大林笑说道:“大林啊,你对这位小学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你现在给他所营造的工作环境是医院有史以来最好的,连报个到你都要搞得那样隆重,不知你的这位小学弟将何以为报,领不领情呢?”

王大林说:“我倒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自己不坐诊看病,那就得让别人来坐诊看病,多给人一些尊重,多给人一些方便,让人能早日进入状态,早日发挥其才能。作为医院,不仅需要经济效益,同样也需要社会效益。”

医院的里人对王大林这样的精心布置,这般重视那个叫倪潇儒的人,多持冷眼旁观的态度。王大林才不去理会这些,反正自己坦荡荡地,没为自己谋取什么,只要不妨碍别人的工作,你们爱怎么看就怎么看,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中医科的三位退休老先生,早已到了只看不说的年龄,整日端坐,一手摇着折扇,一手开着安慰方子,他们不会说什么。三位弟子技薄嘴软,当然更不敢说什么了。

那袁胖医技虽蹩脚,找她看病不过是“秃头求医碰上秃头医生”而已,但是嫉妒心却很强,谁比她好一点,她心里就会发酸,总要设法找出你的不是来,挖空心思的贬损他。因为嫉妒者的眼睛能看见他人细微的短处,但却不能看见别人的美德和才能。同时她又极是圆滑,谁来都笑脸逢迎,缠着你有说不完的话,背过身就会把话搬到别人那儿。圣经上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谁稍不留意,说不定哪一日便有无端的气受。

其实她倒也不一定心存什么特别坏的心眼,只是怕别人超过自己,她希望别人能和自己一个样,没有高低之分,那该有多好啊!同时还可以看别人的笑话,若不这样便会觉着没事干。她对新来的人是特别热心,告诉这又告诉那的,那黄萍就是因袁胖这副热心肠,才了解医院里的许多事情。这次黄萍见王大林这般重视那个人,原本也只是不以为然而已,后经袁胖一撩拨,心里倒有了些酸涩涩的味道,她的小姐脾气因此又冒了上来,这时她才不管那三七二十一呢,什么得罪人的话都敢说。当王大林来中医科时,她故意酸溜溜又稍带讥嘲地说道:“哎哟,王院长啊,你今个儿请的是什么宝贝人才呀!值得这样的为他张罗?”

王大林知道她心里不爽,不过懒得理会,他实话实说:“他现在还只是个准人才,不过,几年后他定将是个难得的人才。”

“王院长,我可没有怀疑你的眼力,若真是个人才,那不但医院可以扬名,我们中医科也跟着沾光,这可是两全其美哟!可我不懂,既然是这么难得的人才,那为什么不去大医院?既然是这么难得的人才,一张新桌子岂能留得住他?可别到时落个一厢情愿的结局喲!”黄萍还用那酸溜溜的声调说道。

王大林知道黄萍来头不小,就连堂堂韩院长都把她视作靠山。虽也算个中医,但医技不过是会抄会背《汤头歌诀》而已。正如孔子说的那样:“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与王大林欣赏人的标准大相径庭,因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反感。他用平静但却暗含轻蔑的语气说:“这只不过是在释放一种强烈的信息而已,表明医院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只要有真才实学,谁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点礼遇算个什么?将来条件许可,就是那三房二厅的房子都要给,而且,我还希望这样的人愈多愈好,这样医院才能发展,医疗水平才能提高,当医生的要能断症治病才行,你说是不是呀?”

当着全中医科的人,黄萍非但没讨着便宜,反而落个自讨没趣,这分明是指着秃子骂和尚,骂我不会看病、骂我滥竽充数。这是在鞭笞她的自尊心,因而那脸色也由原先稍带讥嘲转入愠怒不乐。他成了当众轻薄自己的第一人。由此她便与王大林,甚至还有那个未曾谋面的倪潇儒之间埋下了芥蒂。

星期一上午,王大林很早就到了医院,和门卫一起把那横幅挂好,又把自己办公室那台立式电扇搬来倪潇儒的桌旁。他没回办公室,一直就在大门口转悠,他断定倪潇儒必定早来。果然,不一会倪潇儒就来了,因为时间尚早,两人先去了王大林的办公室。过后那些医生和职工才陆续而来,抬头看见横幅都要驻足停留,然后那眼光便会不由自主的朝二楼中医科望去,医院里的人都在悄悄地谈论这个话题。中医科的人也和往日一样,也在悄悄地谈论着,看似漫不经心,一副与我无关的神态,但那眼光却在不时的飘向窗外的大门,可总不见这人的影子,真有那种“只听楼梯咚咚响,不见佳人款款来”的意境。往日的中医科犹如一盆止水,死气沉沉,大家心安理得的整日端坐,聊着闲话,因为谁也不比谁好,“半斤对八两——扯平。”今日真要是来一位拔尖的人,那可不是一件应景美事,大家虽端坐着,可心里都在嘀咕个不停。

王大林早把倪潇儒需要的用品都准备齐了,还特意把自己私章交给他并说道:“一年内,你所有处方和诊断书,在你的签名后面盖上这个章。”

倪潇儒赶紧推辞说:“王院长,这可不行。你是学长,又是领导,而我才刚刚开始从医,需要你把关和引导,要是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还得无辜代我受过,这不行,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