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还没说话,就被博格喊了回去。
“埃利亚斯,”博格严厉道,“准备下一局了。”
说完,他看向毛利寿三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问候。
第二局,日本队发球局,发球权自然是无可厚非地到了越知月光手上。
比起第一局大出风头的毛利寿三郎,第一局几乎没动过的越知月光似乎并没有什么威胁。
至少在他发球前,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毕竟是表演赛。
但很快,所有这么认为的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发现自己想错了。
“0比15!”
——那是比博格的发球速度还要更快的发球。
根本看不清球的影子,当反应过来的时候,那颗黄色小球已经在地上滚了一周。
就连裁判宣读比分,都下意识地看了眼录播屏上的慢速回放,确定了没有触网与出界的失误才确认了比分。
谁都没有预料到这幅场面。
称霸U-17世界杯长达八年之久的王者德国,在开幕式的表演赛上被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队选手连拿两局,甚至连一分都没拿到。
“本局结束,越知月光,毛利寿三郎获胜,0比2领先!”
但无论观众如何议论,赛事论坛上如何激烈讨论,比赛还是紧接着进入第三局,发球权再次交换。
这一次发球的人是埃利亚斯。
相比于博格,埃利亚斯的发球虽然出色,但只是相比于其他人而言的出色而已。
真要评价的话,放在职业选手里甚至算得上普通。
依旧是毛利寿三郎的回球。
但这回接球的人变成了博格。
如果说前两局结束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那么这一球的持续时间之长,也属实令人震惊。
博格拥有超出常规的身体能力与网球技术,在球场上几乎能轻松回击所有的招数。
而前两局他们能够轻松得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论是越知月光还是毛利寿三郎,他们都选择了先针对埃利亚斯,而不是博格。
博格也显然还在试探。
但到了第三局,博格势必不可能再试探下去了。
只不过,既然都能将博格的试探算计在内,毛利寿三郎怎么可能会一点准备都没有。
漩涡的洗礼。
博格的成名技能。
现在这个技能便已经在德国的球场上崭露头角了。
博格会带着它走向世界。
只不过,在漩涡的洗礼走向世界之前——
会先被猫猫回击!
说白了博格的漩涡的洗礼本质上是拥有超强旋转力的球,借此将对手的球拍网线卷成旋涡状,从而飞拍,从而令人无法回击。
可当初仅仅只有国中三年级的小部长在一局的时间里便找到了破解的方法。
说白了,破解漩涡的洗礼,无非要达成两个条件。
一个是要化解漩涡的洗礼的旋转,另一个则是要在化解旋转并成功回击前掌握球拍的巨大握力。
而好巧不巧,日本队恰好有一位十分擅长“化无”的选手。
至于握力——
博格面色不变,手上的力道却加大了几分。
铺垫了许久的黄色小球在脱离博格球拍的顷刻间便携带上了极其强劲的旋转,气势汹汹地朝着日本队的半场驰去。
王者德国队不会就这样乖乖束手就擒。
他们也有他们的骄傲。
日本队的表演该到此为止了。
下一秒,毛利寿三郎握紧了自己的球拍,直直便迎了上去。
他的身前是仿若带着海浪气势汹涌的水汽而来的黄色小球,身后是观众们的呐喊,而他的手上,有且只有一柄球拍。
这便足够了。
平日并不会特意凝聚、但始终存在的咒力此时此刻一股脑地迸发了出来。
凝聚在持拍的右手之上。
那是毛利寿三郎有意留存的咒力。
咒力顺着持拍的右手,极其自然地覆盖在了球拍之上。
毛利寿三郎确实对现在自己的握力能够完全应对漩涡的洗礼没有完全的把握,可是别忘了,相比于重生前的他,现在的他拥有的技能只多不少,想要在短时间内强化身体的某一部分,对于咒术师来说简直就是控制咒力的基础。
被咒力强化的手腕与球拍在接触到漩涡的洗礼的瞬间便牢牢接住了那颗黄色小球,随后,便是记忆深处极其熟练地化解漩涡的洗礼的强烈旋转的技巧。
那颗小球似乎在毛利寿三郎的球拍上停留了很久。
又似乎只是瞬间。
毛利寿三郎便将漩涡的洗礼给打了回去。
然后,落地,得分。
“0比15!”
结束了这漫长的拉锯似的一球。